猴子 发表于 2013-6-4 17:35:30

大学生志愿者 走家入户推广垃圾分类 一篇篇日记记录酸甜苦辣

  
  

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宁波公益网讯:他们是一群有着执着信念的年轻人,为宁波的蓝天白云自发组织起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绿色风”。他们,就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绿色风协会的志愿者。
  
  自5月3日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开始垃圾分类模拟运行以来,每个星期的周末,绿色风协会的志愿者们都会来到划船社区,和墙门组长一起走进居民的家里,宣传垃圾分类的理念,手把手教居民怎样垃圾分类,风雨无阻。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志愿者们已经走进社区5次,几乎走遍了社区近4000户家庭。在这个过程中有不理解、有不支持,但在他们一遍又一遍的不懈努力下,志愿者们逐渐走进了居民的心里,居民为他们敞开了一扇门,甚至开始聊起家常。
  
  其间,大学生志愿者写下了一篇篇教居民垃圾分类的日记,记录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5月10日晴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今天开始,“绿色风”垃圾分类实践小组将常驻划船小区做垃圾分类的宣传了,对于我们团队来说,跨出了具有纪念意义的一步。
  
  虽然经过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也参加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几次交流会议,和社区及墙门组长们进行了一次次沟通,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希望我们整个团队能够尽心尽力,做好垃圾分类的入户宣传。
  
  今天,我们一共结对了7位墙门组长,墙门组长们都很热情,我们跟着她们把荷花一村走了一遍。绝大多数居民还是比较认可垃圾分类的事情,因为社区也一直在做宣传,大家都感觉这是一件好事情。但大家普遍的疑惑就是垃圾分类好像是一件很深奥的事情,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在做,但做得好的不多,宁波会不会也是这样。围绕着居民们的疑惑,我们对他们进行了一一解释,有些居民听后很明白,有些居民还是将信将疑。这也在预料之中,毕竟居民的接受肯定有一个过程。(记录者王心怡)
  
  5月12日晴
  
  今天,我们一共走访了2幢的4户人家。在走访的4户人家中,居民普遍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对于社区下发的垃圾袋也已经开始使用了。
  
  202室共有8口人,因此产生的垃圾比较多,但在小组成员的观察之下,发现他们的垃圾分类还是做得井井有条。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用过的纸巾等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有些居民将其看做可回收的。我们对易溶性纸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这一知识进行了专门讲解,居民们终于明白了。
  
  401室只有两个人居住,与202室不同的是,401室产生的垃圾较少,主要是厨余垃圾,居民对于厨余垃圾的处理比较清楚,厨余垃圾都是单独一个垃圾袋分开处理,而且都是当天就处理掉,拿到屋外厨余垃圾箱集中清理。
  
  还有些住户还是没有及时对垃圾进行分类,对于社区发放的垃圾袋也没有开始使用,对于这一点,我们共同向这些居民解释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记录者何康)
  
  5月12日晴
  
  今天,我们来到划船社区的荷花庄小学进行了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该小学四年级的3个班都参与了该活动。活动持续了40分钟,现场的气氛也非常热烈,同学们认真听讲,并且积极发言。
  
  我们共派出了3名志愿者,都穿着“绿色风”的服装。他们制作了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PPT,然后给同学们讲解PPT的内容。PPT展示了很多污染环境的垃圾的图片,让同学们知道了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并给同学们说明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和垃圾分类的颜色标志。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也准备了垃圾分类小测试,让同学们来回答。四年级的小朋友们都举起了手,认真地说出自己对垃圾分类的想法。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宣讲活动也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好多同学说,以后不但要主动把垃圾分类,回到家里也会教父母垃圾分类,我们听了都很开心。(记录者金海霞)
  
  5月19日晴
  
  今天,我和我的搭档去划船社区做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第一站是栎木巷27号,墙门组长是郁爱珍阿姨,在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去了8户家庭。第二站是栎木巷36号,墙门组长是刘阿姨,我们在阿姨的带领下去了6户家庭。两位阿姨都很热心地帮我们宣传,刘阿姨自己做得也很到位,能起到榜样作用。
  
  在宣传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因家里没有或很少有有害垃圾而未利用社区发的有害垃圾桶,有小部分家庭用来做厨余或其他垃圾的垃圾桶;还有少部分家庭认为社区发的厨余袋有点大;另外,绝大部分家庭都会自觉处理厨余垃圾,但很多可回收垃圾却没有分开,因为嫌麻烦,家里也没那么多的垃圾桶,而一些由外来人员合租的家庭则往往不分类。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社区可以发放可回收垃圾桶;同时,厨余袋可以按照家庭有差异地进行分发;三是对合租的外来人员则需要进行重点宣传和关注。(记录者胡青青)
  
  5月25日晴
  
  又一次来到划船社区。社区里除1幢的204室与2幢的101室为青年人及其孩子居住外,其他大部分都有老人居住。据统计结果来看,这次走访的住户垃圾分类情况都还不错,分类意识清楚且态度积极。这里面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想想心里就乐开了花。
  
  有居民向我们反映楼里住的多为中老年人,年纪大,易忘,易混淆。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在分类垃圾桶上贴一些标志,可以让人一目了然。(记录者邱碧英)
  
  6月2日中雨转阴
  
  早上8点,我们38名绿色风志愿者从学校坐着公交车辗转近一个小时来到划船社区,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给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想想还真舍不得。
  
  进行简单分组后,志愿者们两两搭档,开始了一天的入户走访任务。根据事先和墙门组长的联系,今天的任务是250户。
  
  分配给我的是栎木巷的几个楼道。我和我的搭档最先联系的是9号203室的童阿姨。她是这个楼道的墙门组长。
  
  阿姨一边拉着我们的手进了屋子,一边主动跟我们说起她家垃圾分类的情况。她说厨余垃圾都放进了社区发的垃圾袋里,像平常的灯泡、过期药品之类的有害垃圾都会放在专门的一个桶里,社区会定期举办活动,有害垃圾可以换盆栽。当我们问童阿姨,你们会不会嫌这样麻烦呢?阿姨很自然地摆摆手:“不会。怎么会麻烦呢?不就平常稍微注意点把垃圾放不同的袋子嘛。”
  
  随后,阿姨带着我们参观了解楼道里其他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根据走访的情况,居民家中最多的普遍都是些厨余垃圾,他们垃圾分类的意识正在增强,有的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的心血看来没有白费。
  
  (记录者胡青青)
  
  记者回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一致欢迎,从刚开始的有些不愿意配合,到后来的开门迎客。社区居民陈阿姨说,这些学生娃儿可乖巧了,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垃圾分类,现在我们都会了。现在听说他们要回学校准备考试,暂时不来了,还真是有些舍不得他们。
      来源:宁波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生志愿者 走家入户推广垃圾分类 一篇篇日记记录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