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草根组织发展的忧思
一、草根组织的"极端"式治理
在这些年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国内的草根组织,在管理上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泛民主"化,一种是"独裁"化。所谓的"泛民主"化,是指事无大小,动则需要全员投票;一种是"独裁"化,强调个**威,机构几近成了一言堂。
出现"泛民主"化现象的,往往有多名发起人的机构,而"独裁"化的,往往只有少数发起人。
在对数个草根组织的观察中,我很遗憾的发现,很多人员在谈着"民主",却没有"民主"的精神,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内斗,无休止的争吵之上,把民主简单的等同于投票和自由的言论,忘了在民主的社会里,互相尊重和必要的妥协,也是重要的一环,很多人员遇到有不同的意见,非坚持到底,动则怀疑动机,质疑个人品格,乃至最终不欢而散。对于"独裁"化的机构,也很遗憾的看到,一些个人,把机构视为私囊之物,成为个人扬名立万的工具,从早期为公众服务,到机构成为私人用品,逐渐变了样。
作为一名观察者,我有一点小小的提醒,对于"泛民主"化的机构,我要问的是,"在组织中实践民主的精神,是否为组织的目标?""机构如何理解"民主""?对于强调"权威"的机构,我也有一点提醒,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离开机构,机构将怎么办?你又为何而创立机构?
归根到底,这里面临草根组织所有权和创立目标的问题,谁是草根组织的所有者?谁代表组织行使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组织为何而存在?
基于篇幅的关系,暂时不在本文进行过多讨论,欢迎有更多朋友与我一起探讨。
二、财务的透明与问责
本土的草根组织中,资金来源无外乎几种,基金会、公众捐款、企业、政府、服务收入。
互联网的普及,已让不少机构有了自己的宣传网站,如若我们查阅本土草根机构的网站,可以看到,接受基金会捐款的机构,绝大部分不会披露机构的财务信息,有向公众企业筹款的机构,网站则有一定的财务信息。
我在对国内逾二十家有网站的机构的随机调查中发现,接受公众捐款的草根组织,其财务透明度要比其它类型的为高。
这里有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草根组织网站,都是比较简陋,有接受公众捐款的草根组织,也有义务接受公众的监督,所以透明度相对高一些。
但此也并非必然,绝大部分的草根组织,都没有在网上披露其财务信息,接受公众捐款而出现财务问题的草根组织,也是屡见不鲜。
举例来说,我曾接受某一机构的人员咨询,该机构没有注册,从事慈善救助的工作。在咨询中了解到,该机构长期接受公众的捐款,但财务管理极其混乱,在早期,接受捐款甚至没有登记,即使到了后来,迫于压力,机构负责人不得不公开部分财务,也仍拒绝向财务人员提供原始单据,财务报告只为大概数字,引发捐款人、志愿者大量的质疑。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案例之一,此外,有的本土机构,因为资金的原因,导致内部分裂;也曾风传过某个本土机构向一国际基金会申请资金,项目批准实施后却有逾十万的资金无影无踪,而碍于该基金会在大陆没有合法地位,最终只能是打落牙齿自个咽,还羞于让外人知晓。
行文至此,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草根组织,尤其是没有注册的草根组织,其财务状况谁来监管?换句话说,一个没有注册的草根组织,在财务上出现纠纷,可有什么方式来解决?
在我前面所举的案例中,该机构的人员提出了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让机构公开财务,又不对机构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不想让机构关闭又要让机构能够运作,除了向组织相关人员施加足够的压力(包括志愿者、媒体),指出问题的严重性,从内部改良,别无它法。因为在法律上,这近乎是一片空白,从法律层面,他们是非法的组织,不允许面向公众筹款,如若政府介入,最好的结局也是被接管,否则只能被取缔。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我相信除了法律层面的监管,媒体与公众舆论(包括志愿者)之外,国际机构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促使被资助的机构公开透明财务,这种透明公开不仅是向资助方,也是向这个领域的人员,向社会公众负责。本土机构出现财务问题,国际机构仍有意无意的进行掩盖,是在助长不良风气的增长,如果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机构存在财务问题,仍有公众及其它机构提供捐赠,极有可能造成下一次的捐款被滥用,客观上是在损害NGO这个行业,造成整体公信力降低。
三、职业道德
从200年至今,开始有商业人士关注NGO,他们的参与开始让一些NGO人员有了经营、市场、效率的概念,但很不幸的是,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风气。
07年初,我曾担任某机构项目顾问,期间陪同一国际机构的项目官员对项目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该本土机构的负责人向该国际机构官员赠送了价值不菲的礼物,以期能获得更多支持,后来该项目官员直言无忌的告诉我,按礼品的价值可说是贿赂,他难以相信这样的人员能够做好项目。
据我所知,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包括向媒体记者派发红包、在项目中拿回扣等等,不是极少数,有的人员选择拒绝,也有的人员欣然笑纳。
我们不能把这些现象全部怪罪于商业社会的介入,NGO中从来就都不是完全的净土,这也可以说是NGO发展的一个必然,商业的介入充其量是一剂催化剂,发展工作的"异化",一方面是取决于机构自身的考虑,还有外部的监督,一方面也需要行业人员的自律。
自律取决于行业人员,关系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品质和职业道德。NGO带着天然的道德感和使命感,对于"道德"本应更加重视,但实际上不少机构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对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在现有NGO从业人员里,鱼龙混杂,各种稀奇古怪之事,屡见不鲜。例如,在有的领域,因为机构间存在矛盾,双方人员互相攻击,大骂出口,这些都非奇闻,甚至者,在数年前,某人员离开一机构,因之前与机构人员存在恩怨,在离开前竟然将该机构存在于硬盘的数据全数毁坏,致使该机构损失惨重。
这样的事件如若发生在企业,该人员都有可能因此获刑,而在NGO里,该人竟然安然无恙,又抛头露面重现于世。
作为NGO的从业人员,请考虑基本的个人伦理和职业道德,如若自已做不到洁身自爱,也勿提那些响亮的口号误导公众。
四、缺乏合作
缺乏合作的精神,既在草根组织的内部,也在组织与组织之间。
对本土草根组织发展有些了解的人士都知道,很多机构的分裂,新机构的成立,不是外部环境的压力,也不是主动的分离,常常是因为内哄而起,一群人聚到一起,大声吆喝着做点事情,不用几年的时间,内部有了矛盾,一些骨干拉着原来的一批人出走,成立一个新的机构。还有,一些机构信誓旦旦的在提着如何合作,真要到了实际讨论合作的阶段,需要付出了,觉得对已不利,马上后退,没了下文。
没有一个良好的磋商机制、包容的态度让不同意见者在同个机构共同工作,是一些机构"短命"的原因,如果说管理的技能、工作的技术是草根组织专业发展的技能,那宏观的视野、合作的精神、包容的心胸,是草根组织发展的基础,在这其中,草根组织领导者具有多大的视野和心胸是极大的因素,这也是多数草根组织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草根组织创立之后,要么是固步自封,要么是领导者害怕其它人夺取了领导权力,有意无意的抗拒改变,结果只能是在崛起之后,数年内迅速走向衰落。
媒体很少会曝光NGO的问题与不足,偶有所谈,也经常是提到注册难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对于内部,出于爱护或是不了解的原因,很少触及。实际上,究竟有多少草根组织是真正因为外部环境的原因而无法生存的?稍微注意一下,维权等容易触及官方敏感的草根组织在大陆是相对少数,更多是慈善救助、社区服务、环境教育等类型的草根组织,对于此类组织,官方仍是处于相对开明的态度,外部仍是有较大的周转空间。
由此我认为,外部压力是一个原因,更多是内部,大陆的绝大部分草根组织,最大的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出在领导者身上,缺乏宏观的视野,职业道德的沦落和缺乏合作精神,这些不能一味怪罪于外部压力。
如同以上提到的几个问题,民间草根组织的整体发展趋势良好,对于存在的问题,也要客观的看待,对草根组织只有表扬,没有批判和反思,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看到NGO发展交流网开设观察反思栏目,由衷感到高兴,借NGO发展交流网这个平台发表此文,希望能让更多人触动深思。
作者:大贾来源:NGO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