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垃圾分类试点将扩容,每区一个街道加入,怎么做,不妨学学划船社区
宁波公益网讯:5月3日,江东划船社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现在正好满两月了。要说这两个月的变化,确实挺明显的,看居民家的阳台就知道了。“这些花草都是用有害垃圾换来的,有十多盆呢。”划船社区荷花一村的张老伯,现在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特别高。
这个月,更多的社区将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怎么做,划船社区的做法也许值得大家瞧瞧。
试行两月,八成居民已有分类意识
划船社区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有3891户家庭,约三成居民是60岁以上老人。这样一个老小区,目前八成居民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
启动试点后,社区内的垃圾房都进行了改造,被隔成3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存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昨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随机挑了一个垃圾房打开瞧了瞧,发现居民扔出的垃圾基本上都在它应该呆的地方。厨余垃圾桶最满,大多数都用专用的厨余垃圾袋装着。可回收垃圾桶内,只有两个矿泉水瓶。其他垃圾桶内,则是一些树叶、纸屑等,还有一个本该扔进可回收垃圾桶的塑料瓶。
“可回收垃圾我们鼓励居民自己处理,比如塑料瓶、废报纸都可以变卖,因此垃圾桶内不会太多。”社区主任余佩宏说,现在社区八成居民已经有分类意识了,约一半家庭分得挺好。最明显的就是厨余垃圾,现在每天能收约50桶。也有两成居民分类意识不太强,主要是出租户,偶尔想到了才会进行分类。
举手间的事,问题也不少
垃圾分类,虽然看似只是举手间的事,但要改变居民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并不简单。划船社区在试行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余佩宏讲了件挺有意思的事,社区每月都会按照一天一个的量下发厨余垃圾专用袋。5月下旬,社区发现垃圾桶内扔出来的厨余垃圾袋越来越少了。打听后才知道,厨余垃圾袋是定制的,有些老太太舍不得用,嫌太浪费,说是买菜装回来的垃圾袋也能用。“我们马上联系墙门组长挨家挨户做工作,希望通过专用垃圾袋强化分类意识。”
也有家庭起初不习惯分类,就请志愿者、墙门组长挨家挨户做工作。也有居民在家里是分好类的,可拎到垃圾房时,就顺手都扔进了一个桶内。
怎么办?“接下来,社区计划表彰分类分得好的家庭,让分得好的和分得不好的结对,先进带动后进。”余佩宏说。
这些做法可以学一学
本月,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扩容”,老三区的海曙白云街道、江东百丈街道,江北文教街道将要加入进来。划船社区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我们不妨来瞧瞧。
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去年年底到3月初,宣传阶段,向党员、墙门组长、居民骨干、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不同群体分别介绍垃圾分类工作,形式有开会、横幅、宣传窗、小游戏等。
3月初起是培训阶段,分批向居民介绍具体要怎么分类。社区老年人多,关键要好记。比如第一步分出染发剂、日光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第二步干、湿分开,湿的主要是厨余垃圾,干的多是纸巾等其他垃圾;剩下的就是可回收垃圾了。
5月3日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前期培训,大多数居民只要有意识,还是能准确分类的,关键是保持分类习惯。
为了激励居民养成分类习惯,启动至今,社区已开展了五六次活动。比如窗台绿化,用有害垃圾免费换绿色植物,还请来园艺老师教绿化种植;也有旧衣回收活动,强化居民环保意识。
来源:钱江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