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潜力巨大 缺的就是锻炼机会
“海之梦”中小学生暑期实践·追踪
“90后”在校外教育机构的老师眼中是啥样?经过前期的招聘和5天的暑期实践,海曙区少年宫的老师们有了更深的体会。
“孩子们兴趣广泛,所学多样,但主动意识欠缺,跟陌生人沟通有待加强,不过,潜能无限。”
收获求职体验
适时做出调整
这个暑期,海曙少年宫推出了三类实践岗位:活动、培训、团队部长助理;舞蹈、书法、美术、科技、声乐、电子琴助教;大厅服务接待员。
“因为助教要进课堂,指导小学员学习,所以招聘时,我们还是有一定的‘门槛’。比如孩子要应聘电子琴助教,就需要他有这方面的基础。”徐波老师说。
招聘当天,海曙少年宫的展台前,人头攒动。从小接受过艺术培训的孩子,都跃跃欲试,纷纷展示自己的获奖成绩、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领导才能。
岗位的吸引力,让现场的竞聘气氛一度白日化。
“高手云集,让孩子们提前有了一番求职体验,这样的真实‘模拟’,正是如今大学生也欠缺的。”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说。
“不管最终成功与否,都会成为孩子人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令少年宫老师们惊喜的是,不少孩子在竞聘失利的情况下,重新认识自我,马上做出调整,再次物色、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打电话也是技能
孩子学会以小见大
和很多“90后”一样,怎么跟不熟悉的人沟通,是小赖很犯怵的一件事。
适逢海曙少年宫要举行一次“队长学校”活动,亟需把活动开展的事项一一告知给60位中小学生的家长,为了锻炼孩子,徐波老师把这项任务布置给了小赖等几位参加暑期实践的孩子。
“事先,我做了一个示范,说清楚电话中要交代的几个要点。”徐老师说,起初,孩子们互相推脱,谁也不愿意打第一个电话,等到开始尝试,电话那头一有个“风吹草动”,孩子就感觉无措,不知如何应答。
“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很强,第二天就应对自如了。”徐老师说,他们缺少的就是一个锻炼机会。
别小看了打电话,小赖觉得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样的内容,经过不同人的解读,给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而反应又无法预期,如何应对,就很考验人。”小赖说,刚打电话那会儿,有关接送的、午餐的、活动时间的,家长疑问很多,问得又非常细,怎么说让对方觉得舒服,不琢磨不学习,还真不知道。
究竟学到了多少
认识与态度很重要
不可否认,对于暑期实践,由于认识不同,在一些家长的应对态度上,还是不免带上了一些功利色彩。
“只要加上分,就可以了。”在实践活动中,家长的态度直接传导给孩子,反映出来的就是孩子的身心状态。
“对实践的重视与否,支持与否,真的不是靠嘴巴说说的。”徐老师说,让她感动的是,由于这次临时增加了名额,在最终确定名单前,时间上并没有确定,等到打电话通知,有几位孩子因时间冲突,不得不放弃。但因为珍惜,孩子家长专程跑来面谈,希望能改一下时间。
“出于安全以及效果考虑,最终没能成行。但家长的热忱,潜移默化中给了孩子最好的支撑。家长对实践的态度,会最终沉淀在孩子对实践的执行力上。”(王佳许玉芬朱尹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