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的传统和现代慈善理念的双重浸染 造就了广州慈善事业的丰饶土壤
慈善组织的发展与公众的参与度,被视为一个城市的爱心温度计。乐善好施的传统以及西方现代慈善理念的双重浸染,造就了广州慈善的丰饶土壤。伴随着《广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一蓝皮书的发布,慈善再度成了这座城市的焦点话题。为何广州人如此热衷慈善?当超过7成的身边人都在参与慈善,你有什么理由说“NO”?遭遇前所未有诚信危机的慈善组织,究竟怎样才能让更多人对慈善说“YES”?本期城市生活研究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慈善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广州慈善势力知多少
根据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统计,2003-2012年广州市的各类社会组织由2577家增加到4738家,其中有一大批社会组织明确将公益慈善作为发展宗旨,组织实施了众多的工艺慈善服务项目。
广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先胜介绍说,目前广州市参与慈善的主要有七类。一是从事工艺慈善事业、官方色彩比较浓厚的社会团体,比如说广州市慈善会。二是国际的人道主义组织。比如说广东省红十字会、乐施会、狮子会等。三是基金会组织。截至2012年底,广州的基金会达到155家,其中132家为非公募基金会,23家为公募基金会。四是参与慈善活动的事业单位及群众团体组织。如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五是社区型的草根慈善组织,如广州市文昌慈善会等,主要开展一些助学、助残、助老和济困等慈善活动。六是依托企业成立的慈善组织,比如说时代地产公益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等。七是志愿者组织,比如说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民间慈善的种子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种子,在广州萌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州不仅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公众参与慈善的热情也与日俱增。从2008年-2012年,各大组织获得的捐赠收入总数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福布斯慈善捐赠榜上,来源于广州地区的企业家捐赠金额同样排名靠前。
“我们提倡参与式公益服务,从2002年成立至今,每年的参与公益服务的人数、次数和小时数都有20%-30%的净增长。”在广东狮子会现任会长蔡力看来,虽然广州人的慈善参与度与一些慈善事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但是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无疑是走在前列的。短短十余年,截至2013年7月,广东狮子会已经组建了113支服务队,会员总人数更是多达3800多人。
对于广州人的慈善热情,广东济德文化公益服务中心副秘书长郭媛也深有体会。“8月20日,广州多家媒体和慈善组织临时组成的粤界公益联盟,为广东特大水灾灾区募集和配送物资活动。在广州建设大马路保利中环西广场现场,很多市民看到我们在组织募捐,就直接到附近的超市买米、买油送到捐赠地点。有个73岁的老奶奶,亲自推着50斤的大米前来捐赠。”作为一名曾经的民生线记者和如今的慈善从业人,郭媛说,每一次大灾来袭,她都能感受到广州人的大爱涌动。
在慈善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广州还形成了一批高知名度的慈善项目。比如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广州慈善日活动。为了缓解广州市特困人员重大疾病就医指南的问题,广州市还筹建了广州市慈善医院,并于2010年印发了《广州市慈善医疗和应急救助试行办法》。截至目前,广州市的慈善门诊已经发展到31家。除此之外,还有慈善超市、慈善杯高尔夫球赛、关爱空巢老人服务,以及“视觉第一”和“血液银行”等影响深远的慈善项目。
问卷调查
慈善离我们有多远?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总计调查了500名广州市民)
1、在过去的一年中,你参加过慈善活动吗?
A、参加过(56.2%)
B、没参加过(43.8%)
2、你参加慈善活动的类型是?
A、捐款(85.3%)
B、捐物(5.2%)
C、做志愿者(15.3%)
3、你参与慈善活动的途径是?
A、单位组织(42.7%)
B、网络(30.6%)
C、街道、社区(12.5%)
D、公共场合(6.2%)
E、慈善会(5.3%)
F、私下捐赠(2.7%)
4、促使你参加慈善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想帮助有需要的人(77.6%)
B、学校/单位强制要求(3.1%)
C、别人都参加了自己不好意思不参加(2.9%)
D、被慈善组织的宣传感动(8.3%)
E、其他原因(8.1%)
5、你对广州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评价如何?
A、完全不可靠(32.30%)
B、不清楚(40.10%)
C、基本可靠(24.00%)
D、非常可靠(3.60%)
[结果分析]
77 .6%的广州人想帮助有需要的人
对捐赠动机的调查显示,77.6%的广州人“想帮助有需要的人”,一方面证明了广州市民的乐善好施;另一方面反映了广州市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有经济能力参与慈善事业。8.3%的受访者表示,参与慈善是被慈善组织的宣传所打动,说明慈善组织的宣传对慈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不过,也有6%的受访者表示,是由于外部强迫性范围而被迫进行慈善捐赠。
广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披露的一项针对500名广州市民的调查显示,56.2%的受访者在过去的一年进行过各种类型的慈善活动。在参与过慈善活动的受访者之中,有85.3%的受访者参与慈善活动的类型为“捐款”,15 .3%的受访者曾经做过志愿者,另有5.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参与过慈善捐物。说明目前广州的慈善捐助依然以捐款为主,捐物则较少,做义工作为一种新的慈善方式越来越受到推崇。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参与捐赠的途径比较多样化,其中单位组织进行慈善捐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2.7%.其次是网络捐赠,已经达到30 .6%.通过街道、社区捐赠比例达到12.5%.通过公共场合捐赠和通过慈善会捐赠的比例分别为6.2%和5.3%,私下捐赠给慈善组织或者个人的,仅占2 .7%.进一步调查还发现,目前广州市已经有一批中高级白领,工作之余自发参与志愿者活动。
问卷调查显示,在所有的受访者之中,仅有3.6%的受访者认为广州的慈善组织完全可靠,回答基本可靠的比例也仅为24%.有高达32.3%的受访者认为广州的慈善组织完全不可靠,另有40 .10%的受访者表示对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是很清楚。从整体上看,说明广州市民对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评价偏低。进一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很关注慈善信息披露,希望了解慈善组织的业务活动和财务信息。
专家解读
为何广州人热衷慈善?
文化传承
“广州文化中,有着乐善好施的深远传统。咸丰四年的润身社,是广州最早的善社。同治十年的碍于善堂,是广州最早的善堂。光绪二十五年,便有了最早的慈善医院。”广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先胜指出,早在清代的时候,广州一些商绅,就开始通过募捐集资,来兴办慈善机构。近一百多年来,广州成立的善堂和善院之多,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
在公益达人区建业看来,由于广州临近港澳,受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也比较早。教会在传教的过程中,一些团体办理慈善救济业务,也在广州播下了慈善的种子。“香港在英政府统治时期,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一些慈善观念、公民意识的教育影响。由于广州临近香港,因此本土的慈善传统与西方外来的现代慈善理念得以结合,并很快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广东大地上扎下根来。”
政府推动
不管是蔡力、郭媛,还是区建业,在谈到广州慈善事业繁盛当下时,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广州市政府对于慈善的推动作用。
“1989年,我们就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慈善团体和个人的梳理,并组织了一个表彰慈善的票选,以弘扬慈善行为。”广东省民政厅厅长王先胜透露,广东的慈善事业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是因为政府比较早地给民间慈善让渡出空间,没有搞慈善垄断。区建业则认为,广东对于慈善事业的推动更多是在模式和体制层面。广州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广州市募捐条例》,这是首部放开慈善公益组织公募权的地方法规,它破除了公办慈善机构在慈善募捐中的“专权”,让民间慈善组织获得一个与公办慈善组织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制度上鼓励了民间慈善的发展。在广州,公益慈善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不用前置审批,也无须找业务主管单位挂靠,社会组织登记更加便利。此外,广东公民强烈的慈善意识也是让广东慈善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保证。
媒体宣传
2012年,广州最感人的公益事件,应该要数“全城义剪救碧心”。小碧心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女孩,她被查出白血病送到医院治疗,短短一年多时间,小碧心花光了70多万元的治疗费,医院劝说放弃治疗。但小碧心的爸爸刘任能坚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人剪发,想通过有尊严的劳动来筹集医药费救女。此事经过全城媒体联动,最终在小碧心学校附近举行了“爱从头开始十万火急救碧心”的爱心义剪活动,共有2800多人进场捐款或者剪发,参加义剪的发型师近200人,共筹得善款39万余元,广州市场陈建华也以个人身份前去探访并捐款。
郭媛说,媒体介入公益在广州俨然已经成行成市。在每一期微公益的背后,都能发现媒体的影子,不少媒体都设立公益慈善专版。目前,包括《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信息时报》、《新快报》、《羊城晚报》、南方电视台等在内的主流媒体,都在发挥各自的影响力,开设慈善专刊、专版或者专栏,挖掘这座城市的慈善感召力和内驱力。
建言献策
广州慈善事业如何推广?
王先胜:推广慈善,首先必须建立在政府履行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指责的基础之上。其次,政府与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做表率。在美国,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再到奥巴马,公职人员都会亲力亲为去做义工或者社区服务。除此之外,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政府设立一个配对基金。民间慈善组织负责发现项目,并筹集部分慈善款项,同时可以向政府申请配对资金,经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并出具可行性报告之后,由政府和民间慈善组织共同出资完成某个慈善项目。
蔡力:捐款,只是慈善公益的第一步。推广慈善,应该倡导为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世界上没有一个穷人穷到帮不了别人,也没有一个富人富到不需要帮忙,慈善的关键是能否树立起为他人服务的观念。相比捐款,参与式的慈善,能够给行善者带来更多的体验和快乐,并且能够在行善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碰撞。一个慈善组织,只有有了帮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系统,所筹得的善款,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区建业:国内的慈善机构,应该借鉴国外慈善机构在民主决策和财务管制方面的经验。国内的很多慈善机构存在的问题是,发起人或是负责人卸任之后,还是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决策上,就会影响决策的民主性。
郭媛:目前广州的慈善组织很多,但是想要真正把慈善做好,所有的慈善组织都必须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慈善组织的目标和愿景,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分工。不同的慈善组织,服务的诉求和对象应该有一些差异性。其次,在慈善组织的管理架构上,必须用项目来带动筹资和队伍建设,如果没有核心项目,这个慈善组织就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此外,还要注意人才的培养。不管是慈善组织还是公众,都应该转变观念。慈善行业,也要用合理的薪资制度来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而不能过度强调所谓的“纯”公益。
B B S
@ L iu yin:中国的慈善刚刚处在启蒙阶段,急待引导和完善。不能只看到他贡献了资源,就是做了慈善,要看他的钱是如何挣来的,社会名人梁冬说得好:1、是不是靠偷税漏税省下来的钱;2、是不是靠添加三聚氰氨等违反国家食品监督法的添加剂获得的;3、是不是靠搞黑心房地产、强拆挣来的钱;4、是不是靠发布虚假信息、虚假广告骗取来的黑心钱。其实,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善待自己的员工,让每一个员工拥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去辐射周围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员工家庭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慈善。总之,做慈善,首先自己先做一个善良的人,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问心无愧!
@冬不拉:套用白展堂的话,这么多年来,我命再苦没怨过政府,点儿再背也没怨过社会。以前我一直梦想,全中国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有13亿了!如今,我自己连房子都买不起,可每次赶上天灾都有人号召我捐钱给别人建房子。话说这灾后重建和安置工作不是政府的本职么?公款吃喝少点,估计也就用不着我们小老百姓做贡献了吧。
@古剑:参与慈善,一不小心就成了“让吃泡面的人给开宝马的出点油钱、养个小三”。
@西西:爱心与善行,无大小、高低、优劣之分,所以对于慈善我们应该关注结果,而不应该关注动机。因此,慈善本身,不应该有纯粹和功利之所。只要行的是“慈善之实”,不管是高调的做秀还是低调的捐款,都值得喝彩。
他山之石
美国:慈善全透明,穷人更慷慨
美国相关法律要求,慈善组织完全公开透明,捐款、会员会费、管理人员薪酬、慈善开支去向都有记录,任何人都可查阅,并且有专门的“慈善导航”网,负责对全国5500家知名慈善组织进行信息发布和评估。在美国慈善绝非富人的专利,穷人行善往往比富人更慷慨,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美国最贫穷的2 0 %的人捐出自己收入的4 .3%,而最富的20%的人仅捐出其收入的2 .1%.
英国:注册的慈善组织有20万家
英国共有注册的慈善组织约20万家,对慈善组织免征收入所得税、资本获利税、遗产税、印花税和增值税。早在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就颁布了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慈善法》,明确了慈善的4个目的:弘扬宗教,消除贫困,发展教育,对慈善的受益人也有严格规定的,并非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捐赠。
大事记
1904年
广州市红十字会成立。
1994年
广州市慈善会正式成立。
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
1995年
广州市直供济难基金会成立。
广州市首个慈善门诊投入运营。
2002年
广东狮子会成立。
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
广州市慈善医院建成开业。
2003年
广州首批慈善超市投入运营。
2004年
“慈善杯高尔夫球赛”创立,每一届都有一个筹款主题,目前已经举办了9届。
2009年
“广州慈善日”活动首度开启。
广州市羊城职员服务基金会成立。
2012年
5月1日,广州实行《广州市募捐条例》,该《条例》作为全国省会城市首部规范慈善募捐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创新性地将“微公益、微慈善”的监管纳入了《条例》的范围,既培育了民间公益慈善力量,又以制度的形式完善了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记者 米春艳 实习生 邓敏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