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3-9-26 20:07:39

孩子想换同桌要不要跟老师说



  开学前一周,李女士发现女儿闷闷不乐的。多番旁敲侧击,女儿透了底:想换同桌。

  “‘你们都不知道我上一学期是怎么过来的!她太不像话了!’女儿说这位同桌态度不友好,成绩也一般,还有个坏习惯,就是撕纸。”

  “一张白纸没写几行就突然哗啦啦撕掉,常常吓女儿一跳。”李女士说,女儿有一回忍不住说了一句,对方将动静闹得更大。之后,两人相看生厌,谁也不跟谁说话了。

  知道了事情原委,李女士却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确实是个小事儿,人家撕人家的纸,那也不是欺负人呀。我劝女儿别管同桌了,自己听自己的课呗。可女儿说,情绪不好听课也听不好,劝到后来,她竟然哭了起来,说我们都不管她。”

  “孩子爸爸说不能听女儿的,可是我又想去找老师,到底该怎么做呢?”

  受同桌事宜困扰的不止李女士一人。

  张先生儿子是班里的优等生,各方面表现不错,自控力也很好。“老师总会安排一些调皮的学生在他边上,让儿子做个榜样,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正常。但儿子毕竟还小,怕时间久了,还是会有些‘负面’影响。”

  不仅老生家长有困惑,新生家长也担忧。

  “听‘过来人’说,教室座位中,前排容易得到老师关注,后排的,容易被忽略。真希望能靠前些,最好不在角落。”

  观察&建议

  班里的座位究竟怎么排?

  “排座位的标准,身高是第一位,再结合视力、个性以及男女比例搭。为了让孩子左右眼调节,每两个星期、甚至一星期会按纵队顺序轮转。”不少小学班主任表示。

  “现在教学电子显示屏用得比较多,座位并不是越靠前就越好。而且,自实行‘零择校’等一系列均衡教育举措后,每个学校学生生源均衡、合理,正因为人数均衡,靠后排的座位一般不会离黑板太远。老师讲课时,每个孩子也都会关注到。”

  “至于换座位,很多时候并不是座位本身问题。”一位语文老师直言,“其中,有孩子人际交往的困惑,有学习注意力的欠缺,有自我的过于膨胀……想要洞察背后的原因,需要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外一个人的心灵,作为老师,一定要琢磨学生在想什么,才能解决排座位、换座位中遇到的问题。”

  在心理咨询师看来,提出调换座位是件很微妙的事,投射出一个孩子甚至家长面对人际关系困扰的应对模式,是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冲突的缩影。

  挑选座位,事实上,就是在挑选人际环境。在这个世界上,人是难以选择自己的人际环境的,因为人不可能决定环境。如果孩子一提出换同桌、换座位,家长就想着法子去满足,容易酿成两种后果:一是容易造成孩子“我想要什么都是可以被满足”的错觉,长此以往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品质;二是为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换座位,反映出孩子在遇到挑战时选择了回避冲突的消极应对方式,这两种后果都将妨碍孩子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同桌是孩子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当人们所处的环境对自己不利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一般有三种选择:逃避、适应、改善。如果只是一味地换同桌,或建议孩子“冷对”同桌,实质上都是选择了“逃避”。长此以往,当孩子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只会采取“逃”的方式去应对。

  家长可以这样做,心理咨询师建议,在孩子提出同桌影响自己的学习想换座位时,妈妈可以和孩子充分讨论:“为什么容易受同桌的影响,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定力不够?”“可以怎么做不仅不会受对方影响,还能反过来影响对方?”也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是同桌提出要换位子,自己会不会有被排斥、被抛弃、不被尊重的感受?”、“如果全班同学都这样,学校的规则该如何实行?”

  家长不妨抓住这个机会,协助孩子思考和分析,通过实例促进自身的改变,理解并遵守学校规则,珍惜与同学的关系,学习人际冲突的有效应对方式,这将有利于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发展。

  (王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想换同桌要不要跟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