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守望才是真正公共参与
“多背一公斤”主要是发动大众在旅行时背上一些图书或者文具,在途中顺路探访乡村学校,并和山里孩子做些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只要你去旅行,自个儿顺便去做就行了。可是这几年来,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居然是:“你们什么时候组织活动呀?”
我于是无语。一说到丽江、阳朔、凤凰这样一些地方,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背包,或者约上三五好友集体出游。可是为什么跟公益沾上点边,大家就会突然变得没有独立行动能力,理所当然地认为需要一位“带头大哥”来组织大家做好事呢?这说明,在公共参与上,我们还太缺乏自信。
这种自信的欠缺也许是从小被有意识地“培养”的。我们做好事都习惯了被组织,例如每年3月5日雷锋叔叔的忌辰,学校就会组织同学们上街扫地,或者到街道探望孤寡老人。这种被组织的活动非但没有养成我们做好事的习惯,反而让我们牢牢树立了公益价值观:做好事是上面的事,与己无关。
于是乎,由于这种组织经验的欠缺,当面对真正需要参与的局面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得笨拙以至狂躁。有趣的是,越是离我们遥远的事物,我们的用力就越猛,例如针对某国总统、某邻邦货品或者某外资在华经营的超市的讨伐等。此时发现,我们不但不会如何理解不同的想法,甚至还不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于是表达出来的都是暴力,不管是语言上的或是肢体上的。
不过,我倒不认为那些参与是真正的公共参与。在中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越是公共的,就越不需要负责任,于是,到最后就越容易变成私愤的爆发——不管这种爆发是顶着爱国主义又或是道德伦理的光环,但说到底,只是私愤而已。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一些本来很私人的权益表达,到最后都戏剧性地上升成为了公众参与事件。举一个常见的桥段:一根高压线从我家小区前面经过,影响了家人的幸福生活,于是业主们开始联合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然后地方部门介入,事件升级……这样的剧情在近几年不断上演,以致参演双方都逐渐成为了一个更专业的演员。
我不认为这只是单纯的私**益表达,因为小区会扩展到乡镇,乡镇会扩展到城市,这样渐进发展,到最后总会波及到我们身处的公共空间。几年前杭州青年谭卓被飙车夺命后,近万名市民自发悼念,并要求伸张正义。坦率地说,这些悼念者绝大部分都不认识谭卓,他们聚集起来,只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件事得不到公正的处理,那么下一个受害的可能就是自己。
这些事件表现出了公共参与中美好的一面。人们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少数人。如果我们不去伸张少数被侵害者的权益,那么,这种侵害总有一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到那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就是那个被撞飞二十米的青年,又或是那些被埋在瓦砾中无名无姓的人们中的一员。
这种认识会带来超越个体的互助和协作,如果我们学会了这种邻里守望,也许就离不用被管的那天不远了。 (公益项目“多背一公斤”发起人 安猪/文)
来源:公益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