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 有规则才有公信力
遵义籍爱心人士发起的“红雨靴”捐赠行动,先是活动网站遭遇攻击致数据丢失,继而交易平台遭投诉被冻结。据悉,该活动计划冬季前募集1万双雨靴,目前完成还不到一半。
此事难免让人感慨,为什么做个好事还会这么难。其实我们也心知肚明,捐赠活动遇到困难,在于其公信力不足。
对于慈善事业,这些年我们的负面事件太多。在很多人的眼里,一些慈善机构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零点。在这种情况下,慈善活动难以靠个人的道德力量来维系,即使活动能够取得暂时的成功,也必然难以长久。不管是官方慈善还是民间公益,有规则才有公信力,一切还得靠严格的制度说话。
网友对活动的质疑,其实正戳中了“红雨鞋”活动的软肋。一个没有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组织,偶尔还需要用个人账户收取善款,没有第三方进行监督,难免让人心里没底。一个慈善组织能够健康运行,政府监管、内部自律、社会监督,这几点缺一不可。遗憾的是,“红雨鞋”活动在这些方面做得并不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是慈善业发达的国家,慈善捐赠量居世界第一,大小慈善机构100多万个。其经验在于有一套机构自律和政府监管并重的机制。在美国,慈善捐赠是透明的“玻璃口袋”,任何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账目,慈善组织需要经过外部的财务审计才能吸引到资金。正因为慈善组织的运行透明公开,群众才会放心地捐出善款。
当然,我国现在慈善组织遇到的难题,很多并非单独的慈善组织能够解决。比如,呼唤已久的《慈善法》尚未出台,整个社会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使得很多慈善活动还处于无序状态。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也坦承,我国已有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与慈善事业的发展已不完全适应。这显然需要多方发力才行。
把公益活动建立在对个人信任的基础上是危险的,因为一起负面事件,就可能使得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坍塌。抱个募捐箱就四处接受捐款,在网上发布个账号就等着汇钱,这样的慈善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让慈善活动步入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才是解决“红雨靴”活动之惑的根本办法。
来源:西安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