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四千里的动人故事
宁波公益网讯:宁海和贵州惠水,两个相隔2000多公里的县城,正共同演绎着一曲法律无情人有情的动人故事。8月29日中午,烈日炎炎,室外的气温飙升到40摄氏度。宁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冯吉军等几位民警,带着食用油、饮料等,驱车来到梅林街道岙胡村,为即将返回贵州老家读书的王江勇送行。王江勇是冯吉军两年前在贵州追逃时结下的帮困对子,这次是趁暑假来宁海探望他的父母亲。
重逢不需要彩排。再次相遇,让12岁的王江勇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小手拉着大手,高兴地喊:“叔叔好!”
法律无情人不能无情
时光追溯到两年前的2011年7月17日,宁海县公安局民警冯吉军、陶建新和葛宣辰在赴贵州惠水县芦山镇的追逃行动中,抓获了曾在宁海盗窃作案的犯罪嫌疑人罗某。罗某在羁押期间对冯吉军说:“我早年丧母,靠父亲拉扯成人,家里穷,我娶不起老婆也就算了,可我放心不下的是患心脏病的父亲。”听了此话,冯吉军觉得罗某的担心也是人之常情。他和同事们商量,决定绕道去芦山镇民主村看看罗某的父亲。
当日下午,冯吉军等3人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来到罗某的家。此时,吸着长长水烟杆的罗父,目光充满了戒备和敌意,根本没有搭理冯吉军。但老人因为儿子即将去远方改造而流下的泪水,让冯吉军萌发了帮助他的念头。告别老人后,冯吉军和同事找到了芦山镇政府,希望当地政府给罗父办个低保,让他老有所依。第二天,冯吉军三人又一次走访镇政府,希望落实低保之事。芦山镇政府被这几个远方来的民警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考虑到罗家的实际困难,答应给罗父办低保。7月19日,当冯吉军三人再次来到罗父家中,把镇里正在替其办低保的事告诉他时,老人激动得浑身颤抖,哆嗦着手将那根长长的水烟杆塞给冯吉军,说:“谢谢远方来的民警,我做梦也没有想过你们会这样关心我!”
离开罗父的家,冯吉军一行路过芦山镇麦旁村时,又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五个矮小的孩子背着柴禾佝偻着前行。五个孩子中,除一个女孩拖一双鞋底豁裂的凉鞋外,四个男孩都赤着脚。冯吉军拉住一个全身蒙着污垢的孩子的手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小男孩惊恐地望着眼前的陌生人,怯生生地说他叫朱元豪,9岁。冯吉军抚摸着他的头,心想自己的女儿比他小2岁,可比他高出一个头啊,这孩子很可能是营养严重不良。
此时,一旁穿夹克衫的女孩也引起了冯吉军的注意。他思忖:大热天怎么不穿衬衫呢?询问后才知道小女孩叫王敏芬,13岁了,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由于要供养她和两个弟弟,已独自去宁海打工。现在奶奶要她做干活的帮手,小女孩新学期将面临辍学。听了女孩的话,外表刚毅的冯吉军流下了眼泪。他拉着王敏芬的手说:“请放心,叔叔帮助你,不让你辍学!”
次日,冯吉军、陶建新和葛宣辰3位民警又一次找到芦山镇政府,要求和朱元豪、王江勇、王敏芬等5个贫困留守儿童结成助学对子,并当场捐出2500元钱。他们还让镇学校的校长提供一个账户,做到每学期开学前,把资助5个学生的钱汇入账户。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追逃民警在芦山镇演绎的大爱,使罗某被扭曲的良知逐渐复苏。他对民警说:“我一定交代清楚自己犯下的罪行!”
当年8月,宁海县公安局跃龙派出所抓获了一名贵州籍犯罪嫌疑人。时任副所长的仇存明在办理这起案子中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和孩子暂住在宁海西店。在把犯罪嫌疑人送进看守所的当天,仇存明带领一名民警来到西店找到犯罪嫌疑人的妻子郭某,告知其丈夫被公安机关抓获。仇存明看到郭某生活比较艰难并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柱”,遂劝她带着孩子回老家。可郭某说,她无脸回贵州,也不想回去。看到郭某孩子无助的眼神,仇存明心里一阵刺痛,默默地离开了郭家,前往有关部门反映郭某的情况,希望能为郭某孩子办理入学手续。但由于政策原因,一时面临困难。此时,仇存明想到病蔫蔫的郭某和她的孩子,就像一部悲怆电影的特写片段,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回放。几天后,仇存明再次走进了郭某的家,拿出500元钱对郭某说:“既然你执意要留在宁海,那你就在西店好好打工养育孩子吧,我以后每月资助你500元直到你丈夫出狱!”当仇存明如释重负地离开郭家后,攥着钱的郭某久久地站在暂住房的门槛上,用带着两行清泪的目光送仇存明远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仇存明并不是每月给了郭某500元钱就一了百了。他觉得,钱能解决的只是暂时的困难,惟有真情才能安抚一个罪犯家庭,并让罪犯早日改邪归正。他又和时任西店派出所的副所长卢学洋一起,找到设在梅林的民工子弟学校校长邹新意,介绍了郭某孩子读书困难的情况。仇存明和卢学洋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而奔波忙碌的精神,感动了邹新意校长。郭某孩子如今已顺利上学。仇存明对郭某和她孩子的帮助,一直不被外人所知。直到今年春节期间,宁海县公安局信访室来了拽着孩子的郭某时,才知道郭某是来公安局“上访”感恩的。
爱心善举情动芦山镇
在冯吉军等3名民警在贵州追逃途中关爱困难家庭,还和当地赴宁海打工人员的子女结帮困对子的事迹传出后不久,时任宁海县公安局副局长胡华新带队赴贵州抓逃途中,再次来到芦山镇。当地派出所所长罗继文告诉胡华新,芦山镇有常住人口2万多,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平均每户每月消费不足50元,绝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目前有9000余人在宁海及周边地区务工。罗继文还说,“留守在芦山镇的3000多名儿童中,大部分儿童多年没有见到父母亲。”
听了这席话,胡华新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这些留守儿童过着宁海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艰苦生活,连和父母亲相处也成为奢望。返回宁海前,胡华新和随队的民警们又和芦山镇的5名留守儿童结成帮困对子。
宁海公安民警不事声张地结对帮扶贵州贫困家庭的真情故事,通过众多务工人员的短信、电话等反馈到芦山镇后,也深深感动了芦山镇的当地居民。“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宁海民警,他们用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我们也应该伸援手帮助乡亲!”前年10月,芦山镇的一些养牛、养猪大户,赶到芦山镇派出所所长罗继文的办公室,要求派出所帮助物色父母外出在宁海打工、家境困难的孩子。他们也要学习宁海民警,出自己的一份力。接着,这几位当地企业负责人认助了10名父母在宁海打工的留守儿童。
当罗继文把这个消息告诉在宁海的冯吉军时,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两地结对的联络员。而冯吉军也在工作之余,像模像样地干起了这个额外的工作。他把芦山镇务工人员在宁海的情况反馈给罗继文,而罗继文又将一些治安信息通报给他。两地的治安工作实现了良性互动。
在真情的倾注下,古道热肠的贵州人也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回报宁海民警。去年4月,芦山镇党委副书记带着派出所所长罗继文等4人,悄悄来到宁海。他们没有将自己抵达宁海的消息告诉“联络员”冯吉军,而是走访在宁海跃龙、梅林、西店3个贵州芦山镇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街道,并在务工人员中物色了10多位政治素质高的党员和村干部,担任芦山镇在宁海务工人员的管理员。当罗继文将这份名单交给“联络员“冯吉军时,冯吉军感动了,这是一份无法用任何方式来衡量的大礼。冯吉军拉着罗继文的手一个劲地道谢,而罗继文说:“首先是我们要感谢宁海民警的人性化执法和关爱留守儿童的人文情怀,是你们感动了我们!”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在宁海的工作,解决他们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宁海公安局所属的各科所队民警,目前与包括贵州惠水芦山镇在内的留守儿童帮困结对的已有近60对,原来一学期500元的资助也提高至1000元。
反哺效应促宁海和谐
在采访中,宁海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叶警青说:“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实现平安宁海的重要保障,但我们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做到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即严厉打击与人性化执法,这是宁海县公安局近年来将其作为提升打击实效、推进平安建设的主要思路。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宁海县公安局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主导,建立了挂牌督办、区域联动、合成作战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机制,使宁海全县社会大局和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发案率逐年下降,一些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也使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把宁海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积极参与和维护宁海的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今年40岁的李文学是一个来宁海多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去年,他务工所在地的宁海梅林街道发生了一起务工人员下班后去某水库游泳意外死亡事件。当时,死者的家属认为自己的亲人死在宁海,工厂有一定的责任,于是带着许多老乡聚集在工厂大门口。李文学得悉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配合当地街道、派出所上门做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他苦口婆心地对死者家属说:“我以前也和你们一样,会有这样担心,我们外来务工人员会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宁海的这十多年生活证明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里的人很友好、和善。我现在还被评为浙江省百佳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采取过激的方式不利于解决,听我一句话,先坐下来!”作为一个外地务工人员,李文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语,终于平息了死者家属、老乡的情绪。最后,善后事宜在他的积极协助和斡旋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从外来务工人员中来,到外来务工人员中去,这只是宁海县公安局创新群众工作之路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宁海县公安局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警民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有序,“警爱民、民拥警”的良性互动在不断延续……同时,这条特殊的群众工作之路也让宁海县公安局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在宁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位民警给记者看了一张治安情况统计表,在2012年全县刑事发案数量同比下降20.8%的基础上,今年1月-7月全县刑事发案数量又同比下降8.4%,尤其是近三年来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率年均下降9个百分点。
来源:宁波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