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绿到添彩 从单一到多样 宁波万千行道树的变迁之路
共青路上的悬铃木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是作家张晓风笔下的行道树。
行道树,指的是沿道路两旁栽植的成行的树木。道路系统是现代社会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而行道树的选择应用,在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高道路服务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主动的生态环境作用。
理想的行道树种选择标准,从养护管理要求出发,应该侧重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从景观效果要求出发,应该侧重干挺枝秀、景观持久。行道树不仅能为城市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还能减少噪音。
今天是第36个全民义务植树节,记者从我市城管园林部门获悉,目前,我市海曙江东江北已栽种行道树7万余棵,种类有近30个。漫步在市区的道路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以前满眼绿色的行道树,如今正在悄悄“变脸”,取而代之的是既有绿树成荫,又有花团锦簇的多彩道路景观。
满眼绿色入眼来
老宁波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宁波和各大城市一样,行道树基本是法国梧桐“一统天下”,少量的是香樟。
法国梧桐被称为“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我国许多城市均大面积推广种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市开始零星种植法国梧桐,六十年代开始大面积引种,七八十年代,市区街头巷尾、工厂、庭院、机关等随处可见法国梧桐。
但是法国梧桐根基浅、怕涝、树干脆弱,我市台风频繁,每次台风登陆过境时,总有一些法国梧桐惨遭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的厄运,导致数量逐年锐减。
病虫害也是法国梧桐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一位老园林工作者介绍,随着老城区临街木结构房屋的拆迁,木屋滋生的白蚁蛀蚀法国梧桐,使其根部被蛀空,如遇大风就容易倒掉。此外,法国梧桐常遭受一种被称作“悬铃木翅网蝽”的害虫侵害。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现在市区仅江厦街等少数几条路还可以看到法国梧桐的身影。法国梧桐“退役”,什么树来顶这个缺?据悉,选择行道树,首先要符合“夏天能遮阳、冬天不遮阳”的功能;其次要便于养护管理,能够抗病虫害,适应本地气候;再次,宁波常有台风,要选择深根性、树枝有一定韧性的树种。此外,还要根据路的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选树种,方便行人和车辆行驶。而香樟基本符合这些条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市开始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当时绿化建设以“绿起来”为目标,所以行道树种选择上以常绿树种及乡土品种为主。从这一时期开始,香樟作为宁波市行道树绿化的主体,逐渐代替法国梧桐成为行道树的当家品种。
四季分明有变化
专家说,樟树是常绿树种,树形美观,又特别适应宁波气候,是宁波适生树种之一。我市开始大面积种植樟树后,给城市增添了不少生机。记者发现,在海曙的永丰路、望京路、长春路、孝闻街、镇明路,江东的兴宁路、桑田路、中兴路和江北的范江岸路、永丰北路、文教路、新马路、环城北路西段等路段,香樟树普遍的胸径为30厘米—40厘米,竖立在道路两旁显得郁郁葱葱。
单一的樟树容易滋生病虫害,每年入冬后,园林工人都要给樟树刷上一层石灰浆,以防病虫侵袭,但到了来年春季,还是难以完全阻止樟树发生病虫害。不过由于受苗木供应的限制,目前市区的行道树还是以香樟为主。
据悉,老三区行道树目前共有23个品种、合计7万余株,其中香樟占了82%。
走在路上,满目皆是千篇一律的常绿树种,渐渐让很多市民觉得单调乏味。
为了改变樟树唱“独角戏”的状况,2001年前后,全市推行双排行道树,并在隔离带中增加一排乔木,或建设一些街边小绿地、小花园等,成为“准双排”。苗圃内种植15厘米—20厘米的树木,修剪成杯状造型,树冠展开,遮阳效果更好,目前在环城西路等路段,已经有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据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王彭伟介绍,2003年,行道树“变脸”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市对行道树的种植要求着眼于季相变化,要求四季分明。从那时开始,越来越多的落叶树种进入行道树的行列,其中主要有黄山栾树、青桐、马褂木、重阳木、无患子等乡土树种。此外引进的还有金叶垂槐、金花合欢等。
品种的丰富使我市香樟一树独占的行道树种格局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行道树也渐渐变得丰富起来。
打造“一路一品”
宁波该如何种植行道树?对于这个问题,市城管园林局的专家们有着成熟的思考。
据介绍,宁波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多品种种植。
另外,城市绿化不仅要考虑生态效益,也要考虑其景观效益。应做到春有百花齐放,夏有绿荫遮日,秋有色叶缤纷,冬见暖日阳光。各个季节、各个树种都会展现不同的色彩和风貌,整个宁波才会色彩斑斓。
同时,按照“一路一品,一街一景”的标准种植。市区道路包括居民区应多以树冠广茂、形态优美的落叶乔木为主,所占比例应达60%-70%,香樟等常绿树仅占30%-40%就足够了。
而郊区、环城绿带及一般等级公路,则多侧重生长快、抗污染、易管理养护的常绿树种,给来宁波或路过宁波的人留下一种“绿都”印象。
从2008年起,我市园林部门就开始注重道路绿化的特色风格打造。保护好一些林荫路段,如永丰北路、长春路等等。同时,积极开展道路绿化特色升级改造工作,运用植物造景的手法,采用色叶树种,通过乔灌木、地被、花卉合理搭配、互相衬托,来营造“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道路绿化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
去年,我市围绕“美丽宁波”建设,加快城区绿地生态化改造进程。城管园林部门提出各区要在1到2条道路的行道树上试种新优品种,进行特色路段升级改造,营造一路一品、一街一景的景观效果。
事实上,“2012年开始的江北区湖西路改造,行道树就选用了樱花,这也许是宁波城区第一条‘樱花大道’。”
而在镇明路上,黄山栾树早在2003年就开始试种成为行道树,效果也很不错。
除了这些新的备选树种外,城管园林部门还在试种七叶树、三角枫,作为新增的行道树备选。
目前,宁波在建的道路中,已经开始试点一些新的行道树树种,比如福庆路鄞州段的“玉兰大道”和东外环鄞州段的“桂花大道”,都是一路一品的试点。
据城管园林部门透露,接下来,我市的行道树还将变得更加美丽,届时“四季有花、五彩缤纷”的道路景观将会让甬城变得更加靓丽精致。“2013年开始,我们尝试开展了增色增花为主线的道路绿化改造工作,去年,我们对海曙区的丽园北路、丽园南路,江东区的福明路、江南路,江北区的大庆南路、湖东路等六条道路进行增种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紫荆、木槿等开花小乔木的改造工作。今年,我们也计划了镇明路、百丈东路、大闸北路、城庄路等路段的改造任务,努力朝着‘美化彩化’道路的目标前进。”王彭伟说。
延伸新闻
行道树来自何处
据悉,我市的行道树进城前,一般都需要进行试种。
试种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观察它的习性和适应性,二是观察它的抗病虫害能力。据了解,不仅外来树种需要试种,就连本地树种在大规模栽种前也需要试种。
市园林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市现有的行道树品种中,除了樟树,黄山栾树、重阳木等树种较为常见。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镇明路两旁高大的黄山栾树,树身挺拔,树冠呈伞形,到了八九月份,会开出金黄色的花朵,花凋谢后结出的果实如同小灯笼,煞是好看。
事实上,在推广之前,黄山栾树曾在苗圃里试种了3年。苗圃工作人员发现这种树喜欢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属阳性树种,耐干旱、耐盐碱,也能应对短期水涝,还有很强的抗烟尘能力,非常适合用作行道树。
在储备的苗木中,山上常见的苦楝树也在其列。试种的苦楝树来自宁波的山上,春夏之交会开淡紫色的花朵,花朵秀丽淡雅,有着淡淡的香味,是行道树的优良品种。不过,记者了解到这种树目前仍然在试种中,今后是否会大面积栽种,要看试种的情况而定。
市园林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驯化”绿化植物并不容易,有些树种的“驯化”过程相当漫长。“原本长在山村的树木,生长环境跟城市环境、温度有很大区别,如果贸然‘进城’,最终可能导致树木死亡。”
据了解,宁波本地的树种相对好“驯化”,一般经过一年半载就行了。比如宁波产的桂树从山上移植到苗圃当中,只需要几个月。相比之下,外地绿化树种引入一般培育期在3-4年。
以我市现在比较常见的喜树为例,这是一种暖地速生树种,喜光,不耐严寒干燥。10年前,从江西等地引进喜树树苗,让它在苗圃中经历我市一年四季中的梅雨天气、台风天气、干旱天气、雨雪天气等气候状况。经过3—4年的循环培育周期,才确定喜树适宜引进我市进行栽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曲折进入宁波的还有铁树。铁树作为南方特有的品种,引进到宁波,前后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铁树先是被引进到厦门一带,再引进到温州,后来引进到宁波,在宁波经历第三轮“驯化”后,最终才成为绿化品种。
据了解,驯化这些绿化植物是一个寂寞而漫长的过程,有时候还不一定成功。
比如竖立在我市东门口和宁波大剧院附近的银海枣。银海枣树干高大挺拔,树冠婆娑优美,富有热带气息,可单独作景观树种植,也可以成排作为行道树种植。“这种生于南方的树种,引入宁波后一直不能彻底‘驯化’,适应不了宁波的湿冷气候,每到冬天,都要采取保暖措施,以免其被冻死。”
如此这般的还有加拿列海枣,目前,在我市的广场、小区、行道树中引种数量不少。但是一到冬季,市民想看到它们的真容有点难。
有个别绿化树种虽经过长期“驯化”,最终还是未能适应宁波的环境而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令人惋惜。比如,生长在北方的彩色树种北美枫香,来宁波后一直“水土不服”,导致红叶的观赏期大大缩短,未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最后停止了试种。
园林局专家说,宁波的绿化多样化目前已经形成格局,将来会有更多的行道树种进入甬城,扮靓市民的生活。
(易鹤朱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