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4-4-4 17:56:03

五乡中学和一位百岁老人 永久的约定 徐周阿花教育基金已资助3000多人





  昨天,阴,有时有雨。鄞州五乡中学的20多名师生带着鲜花,来到5公里外的徐荣根墓前祭扫。一束束鲜花寄托哀思,一个个鞠躬表达感恩。

  校长王耀鹤说,祭扫是让学生知道一个百岁老人爱和坚守的故事。

  一场坚持20多年的祭扫今年依然等待她的到来

  这样的清明祭扫,在五乡中学坚持了20多年。

  五乡中学团委书记罗红飞说,从2005年参加工作起,她就开始带着学生一起祭扫。

  “有一个封藏了近30年的故事。”她说。

  宁波公益网讯:昨天,她这样介绍:徐荣根先生,鄞东五乡人,早年偕妻赴日谋生,筚路蓝缕,终成一番事业,勤俭持家,乃积一笔财富。徐家绝非巨富,却以报效桑梓为己任:慷慨倾囊相助,建成徐楼犹雪中送炭;涓涓细流不断,润泽五中还桃李争荣。

  27年前,1987年的清明时节,一位穿戴清爽、精神饱满的老人敲开了五乡中学的门。

  27年后的今天,王耀鹤校长再次静静地等候着她的到来。

  “我相信她早晚会来,我们之间有一个永远的约定。”王校长信心十足地说。

  王校长等的人叫徐周阿花,江苏扬州人,她的丈夫就是徐荣根。

  两位游子的故事造楼、捐款,为家乡做点事

  上个世纪30年代,徐荣根夫妇去日本谋生,历尽千辛万苦,夫妻俩在东京撑起了两个店铺。徐荣根上世纪50年代去世,徐周阿花虽然身在异国,但一直没有忘记丈夫的临终遗言:“日后如有能力,当为祖国家乡的教育事业竭尽绵薄之力。”

  于是,在1987年,徐周阿花通过鄞州区侨办向五乡中学捐资1000万日元(按当时汇率相当于30万元人民币),这笔爱心款用来建造了一幢4层的大楼,学校命名为“徐荣根教学楼”。

  校史记载:徐荣根教学楼1988年落成,内设图书室、实验室、办公室和教室,可以说是一幢使用效率很高的多功能教学楼。

  徐荣根教学楼投入使用后,大大缓解了学校教学用房十分紧张的局面。

  20多年过去了,学校的老教师们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在大楼落成仪式上,大家纷纷向老太太表示感谢。徐周阿花却连连摇手:“不要谢我,不要谢我,应该由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帮我做成了这件事,而且做得这样好,完成了我先生的遗愿。”

  坚守20多年的捐赠钱都是省吃俭用抠出来的

  更难得可贵的是,20多年来,只要徐周阿花身体条件允许,几乎每年都会来学校,每次都给学校捐款捐物。比如,1990年、1992年、1993年均向学校捐赠1万元人民币,1994年捐2万元人民币、1996年捐2万元人民币,2007年捐赠10万日元……也多次捐物,总额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

  “虽然捐赠数额都不大,但这些钱都是她从养老金中省吃俭用抠出来的。每次来这里,她住的是普通客房,如果随行的人多出一个,都是加个铺位挤一挤。”王校长说。

  “学校1993年前后设立了徐周阿花教育基金。”王校长说,基金主要有两个用途:帮助贫困学子和奖励优秀学生,到目前为止已有20届学生、3000多人次获得过这个奖学金。

  今年徐周阿花女士已经99岁了。昨天,记者电话连线上了定居在上海的徐周阿花和她妹妹周女士。周女士说,4月底,徐周阿花还会来宁波,到时也会来五乡中学看看,还要去丈夫墓地祭扫。

  不会忘却的记忆徐荣根夫妇事迹,校史永留存

  王校长说:“我和徐周阿花接触有10多年了。别看她普普通通的,其实是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她真的不是什么大老板,比起赵安中这样的大慈善家来说,她的捐款真的不算多,但是她同样伟大。”

  王耀鹤说:“我知道一点他们的故事。他们在日本侨居几十年,有人劝他们加入日本国籍,但他们却说,‘我们是堂堂的中国人,何必加入日本国籍’,老太太至今仍保留着中国国籍。她告诉我们,她经营的饮食店从来不用中国人做伙计,她觉得她就要日本人给中国人打工。但是如果遇到有困难的中国留学生,她会很愿意帮助他们。”

  五乡中学校史陈列厅里,名誉校友徐周阿华女士的事迹被放在了显要位置。2009年,五乡中学新校迁建工程竣工,念徐氏夫妇之贡献与精神,学校在新校舍中选了一幢楼,命名为“徐荣根实验楼”以作纪念。让学生了解此楼的由来,成为了该校新生实验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们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他们,懂得感恩。”王耀鹤说。

  来源:现代金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乡中学和一位百岁老人 永久的约定 徐周阿花教育基金已资助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