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4-6-17 14:13:49

公益创投,难而不新


  创投大赛难倒了谁?


  我以前对创投类活动很畏惧。我看到过很多企业都在搞创投大赛,比如拿出数百上千万元资助100个项目。但是这种创投大赛,没有考虑把困难转嫁到了谁身上。


  参赛者要如何获得这笔钱?必须不停地填表、演说,证明自己很优秀、证明自己值得这些东西。这固然是一种训练,但却让申请者承担了过多的困难。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好。


  某些基金会在寻找资助伙伴时,不停地审判他人。被资助者就得想办法证明自己是纯洁的、纯洁的、值那10万、20万块钱。这个过程太刻薄了,不是一个好方式。


  诺贝尔奖什么时候需要个人自己去费劲申请了?评奖委员会挑选获奖者,承担了所有的风险。我特别佩服南都公益基金会,把发现、挑选资助伙伴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自己承担。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阿拉善SEE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基金会,把困难推给了有钱人。阿拉善捆绑了企业家。企业家们需要进入陌生的基金会系统、公益领域里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决策。因此过去了十年,阿拉善曾经笼络了那么多优秀人物,却也没有获得特别成功。


  而阿里巴巴捆绑了员工,是把员工成长的风险跟组织的成长捆绑在一起。比如阿里巴巴要资助我们的项目或者机构,但是如果我作为一个公民写一篇《与不靠谱的基金会共存亡》的评论,就被微信删掉了。阿里巴巴内部还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我的文章惹怒了某些人。


  真正的新,创不出来


  中国的创投存在马太效应。基金会、社会组织都在追逐无风险的项目、无风险的公益,以减少自己的发现、调研和信任、揣摩的成本。因为不管你是跟进一个在地的环保行动者还是公益团队,发现和评创的过程都很耗精力。


  大部分机构不愿意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于是就顺着别人已有的渠道,别人已有的发现进入该领域。


  创投想要找的对象是比基金会更擅长发现社会需求点或者更早发现。但问题在于发现是不是真的、解决方案是不是真的有效?团队必须拿出精力、学识去做一段时间,如果这两点没有办法同时得解,就是假问题、虚问题。2010年阿拉善搞了一次环保创意大赛,资助了很多自以为发现了问题、发现了需求的项目,结果很多项目却根本没有办法做。


  所谓创新,生命力很短。今天是创新,明天就老掉了。可能有些机构一辈子就创新一次,20岁创新一直到60岁,中间的40年是一个守旧的过程。而且创新一般只是某个角度的创新。


  假如一个机构在理念上、行动上、管理方式上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时,对资助方而言,无疑构成很大的风险。很多基金会考虑敢不敢跟这样的人来往?


  另外,中国现在很少有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团队,有的创新或许会对现有体制形成挑战,资助者还愿意跟进吗?


  面对创投的代价和风险,投资人报有什么样的意愿最重要。哪怕只支持5块钱,也要做好5块钱都打水漂的准备,而不是为了5块钱就一定要得到回报要有收获。(完)


  来源:中国公益评论 作者:冯永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益创投,难而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