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频吃“闭门羹” 支招:事先了解服务对象需求
宁波公益网讯:这段时间,是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高峰期。但是,让大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屡屡吃到“闭门羹”。来自社会的拒绝,不仅让体验之旅草草收场,还挫伤了他们服务社会的热情。
现象满怀热情却频频吃到“闭门羹”
大学生感受最深的是做调查问卷遇到的尴尬事。暑假刚开始,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名女生,手里拿着一份关于居民对小区物业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敲开了鄞州区如意金水湾一户居民家的门,业主开了条门缝:“你们这是干什么?”“您好,我们是大学生,想麻烦您帮我们填写一份问卷,可以吗?”业主一口回绝:“没空。”毫不客气地关上了门。她们班上同学兵分几路,到各大小区做调查,满以为请人在问卷上打几个钩,是件很简单的事,结果发现不配合的人蛮多。走访的家庭中,愿意接受调查的仅半数左右,其中还有不少人随随便便钩了几下就交还了。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10名大一学生,近日跑到了慈溪进行电子商务经济的相关调查。“在街上发问卷,市民的警惕心很高,每次我们都要掏出学生证解释半天,有人还怀疑我们的证件是假的……”参加实践的张同学感到有点“受伤”。
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需要深入了解某些单位或行业的情况,也被调查对象“哼哼哈哈”地打发掉了。
原因志愿服务供需之间存在矛盾
记者翻阅了几所高校今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发现,尽管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但大多数依然集中在“老三样”:关爱弱势群体、问卷调查和社区服务。服务能力有限,而且没有解决志愿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
社区、养老院、福利院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关爱”单位。但是,每年暑假,大学生一拨一拨地来,过于频繁,打扰了老人们安静的生活。“平时没什么人来,到了暑假,一天就接待几十名志愿者,基本是一些重复的活动,比如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表演节目等。要是有护理知识的学生来服务,我们是很欢迎的。”江东区一家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
金家漕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说,社区不是不需要志愿服务,而是学生没法提供社区所需的服务。比如,夏天到了小家电容易坏,社区就需要可以帮忙维修小家电的;孤寡老人最好能有长期结对的志愿者,可以定期上门服务、陪聊、帮忙打扫卫生等。
另外,不少家长也苦于找不到志愿者服务:“孩子放暑假了,可是家长都要上班,没办法带孩子,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却又不放心,如果大学生能搞些爱心家教,帮带孩子,很多家长都会欢迎的。”“不少小区都有纳凉晚会,我们这里能不能也来办一场?”一些外来务工者也有这样的需求。
对策社会实践前要了解服务对象需求
“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热情很高,但是实行起来经常比较盲目。在规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应先问问自己有什么技能,能提供什么服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安排实践活动。”宁波大学的一位老师说,“避免被拒绝也有一些技巧。比如,调查问卷上不能让大家填写类似姓名、联系方式等敏感的个人信息,内容尽量要以封闭式问题为主,让大家简单地打钩就行,不要出现复杂的开放式话题。”
在一些服务对象看来,部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也远远超过了内容。“现在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时间不长,可不仅有拍照的,还有录像的,有作秀的成分。”记者了解到,大学会要求学生做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算作学分。
专家建议,志愿服务要避免重复扎堆。真正有效地把爱心落到实处,必须加深对志愿者活动的了解,了解服务对象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避免社会实践变为“到此一秀”。
来源:宁波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