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四~ 发表于 2014-8-15 07:38:59

透过鲁甸救灾数据,捐赠人应该了解的事

先让我们看一组与鲁甸地震救灾有关的数据——

现象一:网民对灾情的关注曲线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upload/userfiles/images/QQ20140813-13.png

百度指数是网民对某关键词搜索规模的指数。我们发现,8月3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指数是337,8月5日是32226,8月10日是564。到目前,网民对灾害的关注度已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现象二:地震一周内资金认捐情况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upload/userfiles/images/QQ20140813-14.png

8月4日—8月6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灾后三天中获得了80%以上认捐资金(截至8月10日18时),从8月8日开始,捐赠曲线趋于平缓。

现象三:大量救灾物资最后会被迫销毁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upload/userfiles/images/QQ20140813-15.png

2013年5月26日,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部分受潮霉变的食品以及部分发霉、有污渍的衣物、棉被等救灾物资被焚烧销毁。此次鲁甸地震之后,那些无法派上用场的救灾物资也将灰飞烟灭。所以,在你准备寄出物资前,请认真想一想你的物资是否是灾区需要的?

现象四:灾后重建将持续一两年,甚至更久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upload/userfiles/images/QQ20140813-16.png

还记得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7.1级地震吗?当时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加多宝共同援建的玉树州最大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两年后才竣工。

透过上述四个现象,我们发现:

1、社会公众对灾情的关注程度与公益机构接收的捐赠总量正相关;

2、地震发生七天后,网民的捐赠热情会显著下降;

3、灾区并不能“消化”所有救灾物资,部分物资处境尴尬;

4、灾后重建工作,特别是基础设施重建周期往往以年计。

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是一对非常重要的矛盾:

公众的捐赠呈现关注时间短、方式简单直接、热情消退快的特点,但灾后重建却必须按需投入,循序渐进,费时费力。

那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个人或企业,如何捐赠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灾区呢?

1、请向救灾一线了解真实需求并确定能发到灾民手中后,再决定捐款捐物。如果贸然邮寄一堆旧衣服过去,上书XX抗震救灾指挥部收,你觉得前线会有专人清洗、分拣、分发吗?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upload/userfiles/images/QQ20140813-17.png

2、如果是个人小额捐赠,建议捐赠现金,不要捐赠物资。试想前线救灾人员面对堆积如山、包得严严实实、装着各色物资的包裹,不仅拆包费时费力,还要检查物资的破损情况、食品的保质期,分栋、登记,最后再发放给灾民。更别提那些标注着“到付”的奇葩包裹!.

3、如果前线灾情反馈并不及时,但您又特别希望帮助到灾区,请把钱捐给您信任、且有足够能力实施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及灾后重建的公益机构。公益机构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规模效应,实现整批采购、整村发放、过程透明,也会将剩余善款投入到灾后重建中。你该知道,所有参与救灾的正规公益机构都将接受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媒体、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会进行监督。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及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公开资料等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透过鲁甸救灾数据,捐赠人应该了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