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四~ 发表于 2014-9-30 08:05:12

NGO如何炼成社会企业?

   社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相互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时间里,将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组织将社会目标和商业途径混合在一起,公共(政府)、私人(商业)和社会(非营利)部门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这一趋势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例如企业社会责任(CSR)、风险慈善、善因营销、可持续商业和社会企业,这些组织或活动正日渐成熟。作为这一趋势中的重要一环,NGO借鉴商业企业的有益元素,在诸多方面与商业企业趋同。
      社会企业是我国NGO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无论是在国外还是中国,NGO的商业化已经是一种事实,中国现代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出路在于引入市场机制和产业化发展。NGO转型为社会企业的原因很多,例如资金缺乏、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效率、确保可持续等。我国绝大多数没有商业支持的NGO都难以为继,大多数NGO获取资源困难,并且面临法律法规对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的限制,以远低于其他行业的收入水平维持运转,人员流动率高。我国的非营利部门只是在理论上与政府、市场并列的第三部门,但始终是依附于第一和第二部门,并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这种转型就是为了巩固第三部门的实力,使其名副其实地具有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另外,公益服务也有成本,NGO同样需要吸引优秀人才。因此,NGO必须提高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发展自己,扩大影响力和作用范围。

      对于包括NGO在内的任何类型组织,收支平衡和可持续性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今后可以不必再探讨商业化是否使NGO失去灵魂,而应该关注NGO如何使用商业手段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在市场经济中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NGO的社会使命和商业化之间并不是排斥的,而是可兼得的。
为了实现向社会企业的顺利转型,NGO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招募具有商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公益领域的大部分人士,对待商业运作还普遍缺乏认识,他们认为公益不能与商业结合,否则会造成困惑,害怕被人认为是借公益的名义,来搞商业活动赚钱,这是被社会唾弃的行为。他们往往有着崇高的理想,但由于不善于经营,基本依靠捐款才能维持。缺乏资金就很难留住人才,这部分人需要引导,需要有一个更高的认识,其中一部分可以转化为社会企业的从业者。

      建设高效的商业机制。社会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要实现组织的成功运营,就应当在市场经济中寻找商业机会;要参与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要提高效率,努力实现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之间的平衡;彻底改变现有人员、管理和治理的结构,需要具有基本商业素养的跨界人士推动,吸引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加入,核心员工应该更具企业家精神。

      培育组织文化。商业化需专业技能、知识和头脑,因此NGO必须寻求来自外部的帮助,接受商业工作方式的培训。此外,NGO必须坚守社会使命底线,努力提高透明度和进行问责。此外,建设新的组织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商业价值和慈善准则合二为一。

来源:社会创业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GO如何炼成社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