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箱底宝贝”捐给文化礼堂
宁波公益网讯:红木底架上立着小巧的瓷坛,细腻的白瓷釉底衬托着柳下凭河的少女。“从没见过这么考究的油坛,上面画的应该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慈溪桥头镇毛三斢村的工作人员昨日对记者说。这是村民余定芬家的“压箱底宝贝”,平时舍不得拿出来,但当她听说村里建文化礼堂需要,二话没说翻箱倒柜献上宝贝。
在慈溪,像余定芬这样热心“献宝”的人真不少。盐坛、红升桶、小幢篮、大菜壶、焖粥罐……走进慈溪已建成的8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处处可见村民自发捐赠的“老家什”。据慈溪市委宣传部初步统计,各村文化礼堂已经收到村民捐物超过5000件。村民毛坤来有两块祖传的晋朝古砖,舍不得卖,却舍得捐到文化礼堂。
在宗汉街道联兴村,记者见到了村民陈祖杭捐赠的家族文书拓本,从1843年至1930年,这些珍贵的纸页提供了村境所属历史地域的文字依据,是村史廊的“镇廊之宝”。手摇车、石磨、水车、泥螺网、虾笼……一件件斑驳陈旧的工具记载着前人在三北大地上围垦捕鱼的辛勤创业史。工作人员在每件捐赠品上注明了名称、用途和捐赠人的姓名。“东西放在村里,老人们有个念想,后生们能受到教育,能知道以前的日子是怎么过的。”联兴村村支书陈建平说。
老人是“献宝”的主力军,新村民也为第二故乡的“精神家园”送上礼物。在崇寿镇傅家路村,民族文化馆里陈列着苗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在慈溪打工多年的苗族小伙吴通文是村里少数民族篮球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村里的事情一直是大家一起商量,要搞文化礼堂了,我们也该为村里做点事。”
捐出家里的“老古董”成了慈溪多个村子的新时尚,不少村民也乐意出钱、出力、出点子。画作、剪纸、书法……一幅幅村民原创的作品挂在礼堂。在联兴村,32位企业家捐款20余万元建立了文化基金,用于全村的文化活动。在毛三斢村,不少远在异国他乡的村民从网上了解到村里建文化礼堂,纷纷回来“寻根”,出钱出力,献计献策。
来源:宁波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