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财务管理技术为公益共同体的美好明天奠定基础
原标题: 统一财务管理技术为公益共同体的美好明天奠定基础——寻找建立公益共同体的技术方案
引子
近年来,公益事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也经历多事之秋,多家不同类型的公益机构相继爆出财务问题,公众对中国公益事业的脆弱的信任感遭受不小的打击。为回应公众对公益行业的问责要求,建设行业公信力,从民间到中央政府,都行动了起来。基金会中心网力推基金会透明,自律吧推出了财务信息披露模版、财务信息透明指数并连续两年组织 “自律壹夏晒公益”(公益组织财务内控自查行动),民政部推出了《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媒体们对相关议题持续深度报道,都直指公益机构的财务信息披露,财务透明成了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问题的症结吗?
时任热爱家园秘书长、自律吧协调组组员的笔者,受到触动,起笔开始写这篇文章,想揭示财务透明背后更根本的问题——整个公益共同体缺失的共同体认同和相应的财务技术基础。但,毕竟不是财务管理科班出身,一个关键节点没有想明白,草稿粗胚出来后觉得很涩,又忙,就搁置起来了。最近半年,因为主持一个政府采购服务项目定价模式的课题研究,得以突破了认识瓶颈,终于敢于重写本文。
公益共同体,是所有公益人的共同理想
公益共同体,作为一个概念,也许并不难被公益人所接受。但,接受概念后,是否觉得自己的职业或事业前景与这个共同体的发育息息相关呢?是否能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有一个自己的清晰的界定呢?是否把自己工作中碰到的种种问题与这个概念关联了呢?
没做过调查,不敢贸然判断整体的情况。笔者也无缘与很多公益同仁沟通他们的想法,多年持续观察到的现象似乎不那么乐观。零管理费用,一度甚嚣尘上,自律吧特意为此做了一个“要xx,不要零管理费用”的集体行为艺术,但没听说那些自诩零管理费用的人承认自己说错了。公益机构要规范运作,呼声很大,可笔者最近还是碰到了资助人要求活动费用发票开资助人抬头,并拿走原始发票的情况,由此,一线执行机构的财务管理如何规范?我们要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给服务对象带来福祉,可说这话的人,可能就是那个要求一线执行机构把所有发票都复印一套快递给他们的基金会项目官员,复印发票这个行为的所有成本增加了社会福祉吗?我们在为弱势群体争取体面的生活,而我们年轻的同事们却只能做一个月光族……这种业内自残的例子不胜枚举。
笔者的理解是,这些同仁可能没有把零管理费用、拿走原始发票、复印发票、低工资等等自残行为和损害公益共同体的问题关联起来。那么,关联起来吧!这些就是公益共同体的内涵。公益共同体理想就是追求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在这条道上,每个公益行动的利益相关方都尽可能理性地思考碰到的问题,超越自我当下短期利益的计算,站在整个公益共同体的立场上思考,追求公益事业总体成本最小和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一个个个体利益最大化。于是,公益共同体的健康发育,对于我们大多数公益人的个人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对于我们每个公益机构的健康成长,就正相关了。笔者期待,公益共同体的外延能与整个人类高度重合,公益真正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的其他部分高度融合为一体,而不再是当前这种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引发了社会问题,公益事业来补救的格局。
公益共同体,就是我们勇于自律、彼此信任
共同体原则,与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以及这几十年的集体主义是不同的,是以尊重每个成员的独立意志和利益为前提的,维护共同体是出于实现自我利益的理性选择。维持共同体需要彼此的信任,而信任的维持,依靠的是每个人的自律和对伙伴和共同体的尊重。共同体,永远不是嘴上说的,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自我内心的确信,是自我认同,是互相的认可。
首先要自律。有两个笔者很受教育的故事:天则经济研究所十周年之际,盛洪先生有一篇文章,标题是《遵守规则,直到伤害自己》。当代中国,是一个缺乏敬畏和信仰的社会,不相信有人还在心中秉持敬畏和信仰似乎已成为社会常识,自利很容易成为最高行为准则,一切规则都会形同虚设。于是,遵守规则,直到伤害自己,就是几乎不可能之事,只有把这不可能之事变成事实,把我们的自我伤害袒露给世人,世人才会真的相信我们是有敬畏和信仰的人,相信我们是言行一致的人。另一个业内故事,是遵守规则从而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2011年日本大海啸发生后,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筹措了一笔资金,要捐给日本公益机构。如果不按正规路子,很快就可以完成拨款。但,梁晓燕老师等主事者不怕麻烦,坚持按正规路子走,从而打通了中日民间救灾款互相拨付的通道,这就是公益共同体理念的践行。
之后要信任,信任合作伙伴,尤其处于优势位置的合作伙伴要信任处于被动位置的合作伙伴。撰写本文时,曾看到冯永峰批评基金会的文章《做服务型基金会而非“审判型”》,非常赞同。为何是审判型,因为不信任嘛!前述各种自残行为,往往就是因为不信任,要防范,才不计成本地监管。
笔者曾给基金会的伙伴建言,基金会是公益生态体系的龙头,龙头怎么甩,龙尾就会怎么摆。基金会如果秉持公益共同体的信念,在各种情形下尽量为共同体的长远利益努力,给一线执行机构更多的信任和更大的自由空间,一线执行机构怎么会不追随其后、精诚合作?作为一个吃洋奶走上公益路的公益人,笔者有切身感受——喝洋奶时,从不为管理费用花心思,只想着怎么把业务费用用好用掉,用不完,也面带愧色赶快还给资助人;断洋奶后,每天看着报表神魔交战,琢磨着怎么既落实了团队下个月的工资又不背离初心,心里自然对资助人抱怨不已。
作为带头大哥,总会碰到不仗义的小兄弟或意外的麻烦,基金会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承受一定的恐惧,接受一定的损失。但,也要定下规矩,对于不守规矩的合作伙伴,毫不客气地予以惩戒,列入黑名单、要求赔偿损失……如何发现?不是靠每月的报表和复印报销凭证,多走访,多交流,关注公众舆论评价,因为纸永远包不住火。
公益共同体,必须坚决技术化落到实处
前面谈的是如何解决“知”和“信”的问题,现在,该讨论“行”了。
共同体,不是只停留在宣言书里,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存在,靠每个成员每天的日常行动共同塑造出来。日常行动,必须有共同的技术方案才成,不论是靠行动中的磨合,还是成员大会形成决议。公益共同体的共同行动,包括非常多的方面,需要各类不同的技术方案来支持。但,其中最基本的,恐怕是统一的财务管理技术。
基本的技术方案,应由政府作为公益共同体的管制者来提供,这就是财政部颁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7号文)。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制度质量有问题。比如,社会组织的税务问题是这些年的一个热点,可该项制度并没有提及,所以,制度必须修改;其二,制度贯彻不够,很少有基金会工作人员关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执行中的财务技术问题需要共同探讨。
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个困扰笔者多年的技术问题阻碍着公益共同体的认同:项目设计、申报、监管中的项目逻辑与项目执行、财务核算中的财务逻辑的割裂。
项目设计和项目预算一般由项目执行团队来完成,他们首先完成项目创意,而后具体化为一系列的项目活动,再根据项目活动对资源的需求来编制预算,由此呈现的一个项目预算表格的框架体现了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项目逻辑。进入项目执行阶段后,项目执行团队要按照财务报销制度来报销费用,归集原始凭证,填写报销凭证,会计人员按照财务规范来登录账册,出具业务活动表,财务报表的框架体现了会计科目体系为中心的财务逻辑。会计科目体系是财务制度规定的。
企业里的预算是由财务部门牵头,指导各业务部门分工编制,最后财务部门汇总后实现从项目逻辑到财务逻辑的“翻译”和转换。如果内部需要,再在法定对外报表之外,编制一些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管理报表。管理报表将更加偏向项目逻辑,方便项目的执行和跟进。但,社会组织由于规模都很小,财务人员对项目运作的参与程度比较浅,项目执行团队承担着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没有建立起企业那样系统的预算制定和财务管理流程,就存在项目设计和申请阶段的项目逻辑与项目执行和汇报阶段的财务逻辑二者相对割裂的局面。而资助方对社会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关注又聚焦在活动经费的使用,还是沿用项目逻辑,而不是财务逻辑,就没有形成改善这个局面的外部环境。在商业投资领域,如果一个股东关注的是一个上市公司的所有业务活动的费用细节,那一定被人嘲笑,但在公益领域,这种行为却被不断鼓励并愈演愈烈。
资助方之所以重在项目逻辑而不是财务逻辑,原因为何?笔者的判断是,资助方内部财务部门和资助监管部门也没形成统一标准,资助方的项目官员又不懂财务。换言之,资助方自身就没有以共同体的形象出现在合作关系中。
解决之道在于以财务逻辑而不是项目逻辑为主导来设计和完善资助项目预算申报的表格和财务监管的流程。按项目逻辑编制预算,确保项目预算以项目设计为基础并保持一致,避免纯粹凭经验值拍脑袋编制预算。汇总后实现项目逻辑到财务逻辑的转换,把项目财务管理的焦点从具体的支出细项提升到整个项目的费用结构全局上,对项目价格结构合理性做出评价。同时,加强对项目的社会效应的关注和评估,从而实现对项目的最有效的监管。
笔者认为,所有的公益机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信念共同体,要让这个共同体落到实处,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其中,资助方和草根机构的信任关系是其中一个关键点。资助方占据优势位置,要主动照顾草根机构的困难,体谅,并推动整个共同体的集体能量的提升。采用统一的财务管理技术,以财务逻辑而非现行的项目逻辑为主导来设计和完善资助项目的预算申报和财务监管流程,是推动公益共同体理念落地并发挥实效的重要基础。
来源:中国发展简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