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四~ 发表于 2015-2-28 08:45:34

以成效导向驱动社会企业及社会投资市场

      社会企业及社会影响力投资在国内外逐渐蔚为风潮, 但企业或社会组织要成功进入这个领域, 必须改变以往捐款捐物的活动导向模式, 在思维及行动升级为成效导向-著重社会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才能持续擴大资源运用效益, 进一步拓展社会企业及社会投资的资源整合空间。

       国内企业及社会组织公益慈善项目报告多是从机构本位的款物捐赠数量或受赠人数的项目结果进行报导, 很少针对发展问题症结以及问题改善解决成效进行报导。由于多数项目的执行结果并不必然保證項目能解决改善社会发展问题、产生具体成效, 因此多数机构较难彰显本身使命以及主要项目的意义与价值。

       例如小额信贷机构经常会以贷款偿还率作为主要成效指标, 但很少有机构能发布实际协助民众脱贫率及城镇社区扶贫综合发展成效; 又如协助教育助学的机构会公布自己捐助多少图书、物品或支持多少支教志愿时数, 但却很少有机构有能力发布他们提升多少学童学习意愿、成就、以及运用所学回馈社区及社会的具体成效;同样道理, 環保生态组织不能停留在举办多少宣讲活动、多少人参与、或种了多少棵树, 而应是协助提升的资源回收支持行为率或具体的污染率下降的消长。

       没有机构会拒绝更好的绩效传播, 所以上述问题关键并不是机构披露意愿的问题,而是缺乏专业意识或能力将”成效管理”融入整体项目战略规划。多数机构在项目规划的初始多是将慈善公益当做是款物赈济的活动,并没有将慈善公益当成是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社会组织很难发展成为一个可持续、有竞争力的社会企业, 因此也很难以具体的社会及可持续运营成效扩大吸引公益创投或影响力投资资本。企业经理人若无法掌握社会成效管理方法,也不易说服领导及投资人关于社会投资的价值,因此很难将社会投资当作是提升企业运营优势、不可或缺的管理环节。

       如何将成效管理融入社会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扶贫议题为例, 企业或基金会要推动有意义、可持续的扶贫战略规划, 要先调研当地城镇社区的贫穷概况、基线与症结, 以及可以运用的特色资源,然后研拟扶贫战略行动计划, 结合产品研发、例如当地文化创意手工艺或独特农牧资源;营销、例如结合企业的网络及实体营销渠道;再结合企业专业志愿者协助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及环保生态综合发展能力建设, 如公平贸易计划;并配合财务投资协助当地成立社会企业或产销合作社等, 并在每年调研扶贫发展成效,了解当地民众经济收入成长情况以及当地社会人文与环保生态综合发展效益, 并分析比较年初调研基值, 作为强化来年整体计划的实证依据。整体计画看似高大上的兵团作战, 但却可以从特定社区的社会企业小规模的试验计划做起, 初步成功后再逐渐扩大应用规模。

       国际专业社会组织推动发展项目的成效管理已有相当经验, 以健康公卫组织为例,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域主管UtonMuchtar Rafei博士在印度加德满都第六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眼科医师年会致词时表示,失明造成全球生产力损失约250亿美金,假如再加上复健教育、以及照护者等成本,整体社会成本将高达每年750亿美元。其中,东南亚每年因失明导致的成本约56亿美元,Uton Muchtar Rafei预估,约需2亿美金即可以解决可预防治疗的70%失明疾病,也就可以降低上述56亿美元的七成社会成本,整体失明防治的社会投资投资报酬率约20倍。

       作者2004年任职台湾奥比斯基金会(ORBIS Taiwan)时, 委托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教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方法论, 所进行的「台湾地区2002年失明社会成本之推估研究」发现,台湾一年因失明所付出之社会成本高达29亿余元,但政府却仅编列约500万元倡导经费,远不足以进行有效的公卫防治。上述调查是分析台湾全民健保数据库、查询相关研究文献及内政部、主计处等政府调查资料,对失明之社会成本进行推估。研究结果发现,其中直接成本部分,包括因失明之就医费用、就医交通成本等,约1千3百多万元;间接成本部分,包括就医时间成本、社会福利、特别教育费用、职业训练相关费用及损失的生产力等,则高达29亿2千4百多万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因失明所损失的生产力就占了21亿8千多万元,且尚未估计为照顾失明者之家人所损失之生产力。

       又如美国健康信托会(the Trust for America's Health)08年所做的报告发现,小额的疾病预防策略性投资可以显著降低美国庞大的健康照护成本。全美每年每人约10美金的小区疾病预防计划,如增进体育活动、改善营养、推广戒烟等可在五年内为全美每年节约160亿美元,每1元的疾病预防投资约可产生5.6元的回报。

       另外, 联合国官员在08年03月22日世界水日前夕表示,提供更好的饮水及厕所等公卫措施可以快速减缓发展中国家贫穷及疾病等问题。调查发现, 设置安全饮水及公卫设施的经费可透过疾病治疗费用的降低、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就业人口的增长获得补偿。全球每花1块钱在挖掘公共厕所或建置下水道系统等公卫计划,可以产生9块钱诸如促进小区经济成长或降低民众医疗支出的社会效益。

       创立于1973年的联合国大学研究指出,2002年因为水质污染及公卫不良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超过350万,每年导致140万儿童死亡的痢疾有94%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在偏僻乡村盖好厕所就有帮助。而且许多以小区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更可以协助创造就业机会, 这也促使盖茨基金会及联合利华等大型国际基金会及国际品牌分别投入”马桶革命”以及印度大型学童洗手清洁运动, 期望以较低的项目成本解决重要社会发展问题。

       不论是社会组织要彰显自身价值, 或是企业与基金会要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夥伴, 首要的决策关键是谁能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创造更大的社会成效, 而非财务管销比例或责信治理这些基础条件。社会组织与企业运营一样, 要能可持续的创造价值、创造与使命相关的行动成效才是机构存在以及社企合作的关键重点。

       由财务透明及责信治理转向成效导向,不仅是中国、更是美国慈善公益领域崭新发展方向。美国非营利组织资讯揭露及评级平台”慈善领航(Charity Navigator)”将自2016年起, 在评级非营利组织时, 除了关注组织财务透明健康之外, 也开始要求非营利组织披露主要项目成效资讯。

       慈善导航的非营利组织评级版本,最早的1.0版聚焦在财务表现, 2011年发布的2.0版聚焦在组织的开放及责信(open andaccountable)。慈善领航以往版本被批评为太过重视财务管销费用比例等财务数字, 缺乏项目及机构的社会贡献与成效, 所以在13年起发布组织评级3.0”成效报告”版本, 要求非营利组织以具体事实来描述项目成效, 满足捐款者的成效需求, 并将自2016年应用于平台上6000家组织评级。

       慈善导航3.0版本并不是替捐款者决定慈善组织是否具有成效, 而是以成效指标,激励这些组织披露更多项目与行动的具体成效 。慈善导航3.0版本包括下述五大要素, 一是否与使命一致, 二慈善组织是否有可行的因果关系逻辑, 也就是能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是否清楚要达成预设项目成效要投入多少行动?三是否有独立第三方机构协助进行成效认证?四是否定期了解服务对象的意见?五是否发布成效的评估报告?

       如何设定成效管理的内容, 基本上可以下列四大效益作为管理重点:一传播推广, 倡导型组织可以报告他们所倡导议题在政协委员或城市民众心中的认知与支持程度,二社会营销, 如环保回收组织可调研市民回收支持行为率, 或健康倡导组织有关市民的健康行为实践率, 三资源整合, 基金会或社会组织理念及成效能获得企业、其他基金会及政府机构的认同及支持, 投入资源合作相关项目,四社会成效, 例如前述失明防治、健康公卫、以及水污染防治的相关国际案例。

       在企业或社会组织成效创造过程中, 加入创新思维及模式可以协助扩大上述效益的附加价值。其中, 最基础的创新模式就是,将以往公益慈善款物赈济的活动模式,逐漸加入以成效导向驱动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才能在每年数以百亿计的款物捐赠活动后, 清楚回答我们是否真的改善解决特定社会发展问题, 而且创造了可以量化管理、倍数回报的社会成效。

来源:发展问题创新解决方案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成效导向驱动社会企业及社会投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