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四~ 发表于 2015-8-21 08:04:29

韩青:公益培训中的形象工程与突击花钱

上月有人在NGOCN上刊文质疑一些公益培训的高收费。在我看来,收费不是问题,只要双方自愿,就无所谓价格高低,真正问题在于公益培训中的浪费现象,一是形象工程,二是突击花钱。
       政府工作中经常存在形象工程,要么是给上级官员或外国友人看,要么是为完成地方GDP或出于官员政绩需求的驱动,从不需要评估实际效用。公益培训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组织了多少场会议,培训了多少人次,制作了多少课件,数据很漂亮,但这真的对改善群体处境会有多大帮助,或者对提高社群意识有多大作用吗?项目书或媒体报道往往只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这样的培训,通常只是自我麻痹,貌似自己很用心很努力,但培训之前,却没对问题做深入探究,培训后自然也无法提供实际评估的可靠数据。

       原因有二:
       一是有些问题不是单靠培训就能解决的。比如国内多名女记者发起的“女童保护计划”,确是好意,但单靠课程就能防止孩子们被性侵(其实男童也面临这种境遇)吗?儿童性侵害是个复杂的问题体系,哪些孩子容易被性侵,如何构建好防火墙但又不至于污名化、标签化,如何使项目更好地结合民族、地域特性落地……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讨论,只是凭着一腔热情,让一些整天被稿子所困的女记者走走穴、讲讲课,很难有啥效果。
       二是没有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很多时候公益培训的评估,都是培训结束后让与会者填一份表,看大家是否满意,对各个环节有哪些意见,甚至事无巨细,从会议接待到议程安排,再到培训内容和讲师风度,都要一一做出评价。这当然有其作用,但只凭这些远远不够,而且在时间紧迫(那时多着急赶车或已回到原来的工作环境中)和感情融洽(接连几天朝夕相处)的情况下,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存疑。而且这些算是“细枝末节”,关键要看培训总体有没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更需要由主办方以此为核心制定指标评估会后效果了。

    除了形象工程,还有突击花钱。这本来是形容政府在年末两个月迅速花掉原定的预算,支出比平时明显要高出一截,这里边当然有合理支出,但也有很多是纯粹烧钱,如果花不掉,明年人大会议上就要削减预算。
       公益行业与之类似,申请项目时资金都已敲定,如果等结项时预算没有用完,只能说明该机构执行力不强或虚报预算,会影响下一次申请。但不能及时花完的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工作领域临时调整,项目设计时存在漏洞,但这未必能每次都向资助方解释清楚,不如赶紧花完了事。有些培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之前曾听说某机构在十一月连办五次会议,首要目的就是花完预算;还有些培训会提高食宿条件,现在政府部门有八项规定管着,而一些财大气粗的公益机构却无封顶标准。
       而“收费”,恰恰能解决公益培训中的浪费问题。一是有利于筛选出真正有培训需要的人群。免费的午餐,人人想吃,何况不少公益培训还能报销吃住,结交朋友,在不同城市举办,与会者还能利用会余时间游山玩水,收费门槛至少会过滤掉部分参会专业户。二是有助于主办方提高培训质量。参加免费的培训,与会者没有底气挑三拣四,但收费的话,期待和要求就会相应提高。即便主办方想突击花钱搞培训,但收费门槛的设置也会使其保证最基本的质量,花更多时间去准备。


这种“收费”,不一定是金钱上的支出,但是参会者必须要有所付出,前期作业也好,费用众筹也好,总之,要在有助于实现培训目的框架下,做些事证明自己。公益机构往往也会支持成员参加一些培训,还会报销差旅费或报名费,但如果培训真的有帮助,那让与会者自行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无可厚非。资助方在敲定项目时也可加上这些要求,比如,要求项目方对要解决的某一问题做深入的调研,做更明确的培训效果评估,尽可能的设置“收费”门槛,给项目执行方案和预算更多的调整空间……
       公益机构本是为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而生,但有时自身也会患上一些政府病和市场病,形象工程和突击花钱,只是其中之一。在外界监督一时缺位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行业内部的自律和自省了。只是,我们愿意直面这些问题吗?


来源:NGO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青:公益培训中的形象工程与突击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