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专业化的思考
最近这些天,或许是受到理事会的激励,ICS的人们总在讨论专业化的问题。在我看来,支持专业化的主要是因为专业化牵涉到公信力的问题,公益人士越来越不能只是因为做公益,就要求人们支持,他们还需要是有公信力的人士,才能够得到人们的支持。但是什么是公信力,大家还是有很多争论。就NGO的利益相关方而言,有公信力至少需要,面对资助方,你的财务是公开、透明和有效率的,你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做了的,面对服务人群或者议题,你的工作是有效果的,服务人群是有变化的,面对政府,你不是乱来的,你是合理合法的。等等。就这些最基本的公信力而言,一个组织接近或达到这些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力专业化的过程。当然更进一步,NGO的专业化不但能力走向专业,而且在视野上也需要对整个行业有相当的了解,并对自己组织所在的位置有清醒的认识。这也是一种专业的体现。而具有了这种能力和价值的专业化认识以后,NGO还需要知道如何能够较好地有规范地表达,并得到支持,获得支持的过程也能够展现出一个组织的专业化。这个时候的专业化不但要得到服务人群或者同行的认可,而且也要得到不同行业的其他领域的人们的认可。从上面可以看到,NGO专业化的目标就是确立公信力,包括能力、价值和支持三方面的专业化。质疑专业化的常常担心专业化导致组织为了执行专业化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急速提高,一些处于初级阶段的组织或许难以负担。而且标准化也可能导致组织容易按部就班,失去创新能力,而创新往往是一个NGO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没有人会不同意NGO不需要专业化。但凡只要出去与人合作,那么组织的专业性往往是他人考察的第一个标准。不过我们也看到,对于不同阶段的组织,专业化或许需要不同的标准。就专业化过程而言,也需要考虑相应的成本,组织自身是否能够承当。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组织的执行力,当组织执行力不够的时候,喊太多专业化或者公信力都容易成为一句空话,还不如根据自己的执行力,确立相应的能达到的专业标准。
最后我们要看到的是组织无论怎样专业化,还需要考虑到专业化过程需要嵌入到组织的文化情境之中。组织文化是组织长期积累的一种能量。专业化过程需要考虑到这种力,如果忽视就会遭到组织文化的反弹。而如果能够利用,顺势而为,则常常能够事半功倍。
许多NGO的组织文化都强调创新,因此我们的专业化需要考虑到对创新的包容。当然有的时候,专业化也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调整,养成组织成员新的习惯。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冲突,但是这种冲突正是一种成长的痛。为此,没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关键看这样的专业化是否还是能够支持到组织的创新能力。
一句话,专业化是必需的,而专业化需要考虑到如何达致公信力的同时,能够同时考虑到组织执行力的成本以及能否支持到组织的文化创新力。三者的平衡才是一个良性的专业化过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