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羽报道”依然受到爱心市民和机构的关注 “恰如家”将免费为小羽父亲提供康...
宁波公益网讯:昨天下午,宁波市江北区恰如家养老助残爱心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恰如家”)的负责人与市第九医院的医生特意来到姜山陈家垫村,对小羽父亲刘东的伤情作了评估,并承诺免费为其进行康复训练。
1专家对小羽父亲的情况进行了评估
恰如家总经理赵强和市第九医院康复科主任李跃红等一行8人,来到陈家垫村,检查刘东的褥疮及其他伤情,并对此作出初步评估。
“要确定骨折是否愈合,确定可以移动的话,再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在现场,李跃红和该院骨科护士长孙海霞以及康复科治疗师廉磊,先后对刘东的褥疮及下肢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进行了评估,并检查了腿部和脚部等次生褥疮部位。
通过查阅其就医病历,李跃红认为,刘东现在除了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外,还存在骨盆等多处骨折,并伴有髋关节的半脱位。在目前尚未确定骨折是否愈合的情况下,还不宜随意移动。
廉磊认为,由于长期卧床,下肢肌肉的萎缩以及肌力的下降,再加上下肢的位置摆放不良,可能导致髋关节出现半脱位的问题。如果不治疗的话,情况会更严重,很可能影响今后的坐立。
赵强表示,等刘东的褥疮痊愈,能够正常坐轮椅后,恰如家将为他提供免费的康复训练,让他能够实现生活自理,担负起照顾这个家的责任来。
2伤友现身说法给予鼓励
昨天下午,恰如家的负责人吴岳麓还带着三位伤友同来看望。他希望通过这些伤者的励志故事,激励刘东实现自理,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三名伤者当中,年龄最小的是28岁的小杰,最大的是40岁的何宁,他们都是因为车祸或疾病导致重度肢体功能丧失,经恰如家的康复训练,从绝望的世界里走出来,从而改变人生,重新融入社会。
“如果没有江北残联的老师带着北京伤友唐占鑫老师来看我,我这辈子注定不会活成这样!”说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小杰至今都觉得不好意思。
“一开始,无论他们说什么,我都没反应,直到唐老师说了一句她会开车,我才吃惊地抬起头。”小杰说,唐老师也是一个重度肢体瘫痪伤者,但她除了生活自理外,还能开车,外出旅游,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一点,引起了自己的注意。
2009年,20岁的小杰因突发脊髓炎,导致重度肢体功能丧失,下肢无法站立。从此,小杰封闭了内心世界,整日与游戏为伍。生病的四年多时间,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还一度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中。对此,小杰的家人心急如焚,但苦于没有一个专业的康复机构可以帮助小杰。
“2014年年中,江北残联和恰如家的老师找到我,请求帮助这个年轻人。”远在北京的唐老师至今说起小杰来,还是印象深刻。她回忆说,当时自己花了两个多小时,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遭遇,激励小杰树立信心,通过康复训练实现自理,学会开车等技能。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还要回报社会。比如通过恰如家公益平台,帮助其他脊髓伤者重新站起来,让他们能够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唐老师的这番话实实在在打动了自己,没想到他们还能以这种方式活着。”小杰动情地说。“之后,恰如家为小杰量身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恰如家的负责人吴岳麓对记者说,从学习如何下床,到慢慢学会自理,到学习操纵轮椅行走障碍路段等,小杰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如今,性格阳光的小杰完全融入了社会,开车、交友、自驾游等,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去年,担任恰如家的副主任职务之后,小杰还帮助两位伤友成功康复,成为宁波伤友圈内小有名气的励志典范。
3帮助伤者实现自理是最大心愿
吴岳麓表示,小杰不仅实现了自强自立,还带动一些伤友自强自立。更重要的是,在帮助其他伤友的公益行动中,他和一些伤友已经成为恰如家的骨干力量。
“恰如家希望用更加专业的方法帮到刘东这样的伤者。”赵强表示,按照医生的要求,通过诊治、康复、训练三位一体等治疗训练,就可以帮助刘东实现自理。目前,只要褥疮和脱位问题得到解决,下步的康复训练就可以进行。不过,恰如家也会结合实际,帮他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进行。
赵强介绍说,恰如家成立于2013年,是在市政府和江北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的一家公益服务机构。建成以来,已经培训了90多位伤友,还让部分伤友实现自理,也减少了家庭成员的工作量。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孔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