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 发表于 2009-1-10 22:28:41

自杀者的双重"复活":做志愿者救助他人

服毒、割腕、上吊、跳楼、溺水,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时,我们不能不为之伤心唏嘘。如何唤醒那一颗颗伤心绝望的心,带领他们最终走出生命的泥沼,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今天是第五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今年45岁的老许就曾是一名自杀未遂者,现在他是自杀救援工作者,还成功挽救过他人的生命。

    到底他是如何战胜自己的,又是如何挽救别人生命的,让我们先听听他的故事吧。

    而在预防自杀方面,厦门面临着怎样严峻的形势,以及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我们听听专业人士的说法———

    事例老许,一个自杀者的双重“复活”

    老许(化名)曾经是个自杀者,但他现在是个自杀救援工作者,老许就是一个标本,从他被救到救别人,无一不在深刻诠释着预防自杀的重要意义。以下为老许的口述:

    感情受挫后一心求死带着绳子去南山上吊

    我是一名保安,来厦门快二十年了。2005年春节过后,与我谈了两年恋爱的女友,以我“没有才华和能力”为由提出分手。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不知道没有她我还能活下去吗,在分手后的一个多月,我的脑海时刻都有她的影子,对工作完全提不起精神,整个人就像行尸走肉,骑着自行车都会莫名其妙地摔倒,我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只有死才能摆脱这一切痛苦。

    我开始盘算用哪种方法去死,最终选择了上吊。在决定自杀以后,我完全忘记了家人和兄妹,就是一门心思地想死。在一个傍晚,我带着绳子去了南山,挑中了一棵粗壮的大树,就开始慢慢地往树杈上系绳索。“快住手!快住手!”当我做好一切准备的时候,突然从树林里跑出一个年长的老伯,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树旁,三两下就把绳子扯下来紧紧地抓在手里。“年轻人,你好傻啊!”老伯连声叹息地把我推进山上他的小屋。

    像竹筒倒豆子似的,我把心里话一股脑儿地说完了,整个人顿时觉得轻松不少。这是我第一次向外人倾诉我的事,之前一直闷在心里没对任何人讲过。老伯苦口婆心地劝了我一个多小时,说既然人家不爱我了就应该要想开,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寻死。奇怪了,老伯说的话我从前不是没想过,可那天听他一说觉得句句在理,从心里就觉得自己做的事太傻了。后来我知道那个老伯姓杨,是在山上看仓库的。打那儿以后,老伯经常找我泡茶聊天。

    现在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妻子温柔贤惠儿子可爱

    经历了这件事以后,我仿佛一下想通了,性格开朗了工作也有劲了。两年前,我结婚了。媳妇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处处听我的,还把我照顾得好好的,又为我生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我真不敢想像,如果那天就那么死了,哪有现在的幸福日子呢?我从心底里感谢杨老伯,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不幸的是,因为身体原因,杨老伯在前年去世了。我常常想: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杨老伯给的,如果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的话,他一定希望我去帮助更多的人。打那儿以后,我就常常在早上或傍晚到海边溜达,我会游泳身体也好,如果碰到有人跳海什么的,我可以下海去救人。没想到,这事儿还真让我碰到了。

    海边救下失恋寻死女子当志愿者挽救更多生命

    去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我来到“一国两制”的海边,发现有一个年轻女子坐在沙滩上哭得很伤心。我担心她会认为我是坏人,在旁边干着急,不敢上前,来来回回地在她身边溜达,可看她哭了半个多小时了,而且越哭越伤心,我才走到她身边,刚想开口,女孩却大叫让我快走开少管闲事,我不放心就一直站在她身边,告诉她我不是坏人,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后来女孩终于开口了,她说自己二十岁,刚和男友分手,一时想不开跑到海边想自杀。我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她听,听了我的故事后女孩不哭了,擦干眼泪说要回工厂上班了,我不放心又亲自把她送到公交站点,看她上车等车开走后我才离开。做完这件事儿以后,我觉得特别开心,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舒坦。

    5月份,我报名当了自杀救援志愿者。现在自己的生活特别幸福:温柔贤惠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儿子,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经常在报上看到很多人自杀,或者想自杀,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自杀真的很痛苦,遇到想不开的事,只要跟亲人朋友好好谈谈,就会好起来的。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实每天平均接三四个求助电话

    “老许是个幸运儿,他在自杀时获救了!”厦门自杀救援工作站站长戴仕梅说。但是,还有更多的生命,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帮助,就那么静静地消失了,留给亲人们无尽的痛苦和遗憾。 “一个人自杀,平均算来会使六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她说,因家人或亲友自杀死亡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造成终生影响。

    记者在采写这篇报道时,曾试图调查清楚,每年厦门有多少人自杀未遂,又有多少生命因此结束,但市公安局、市卫生局、120急救中心都没有具体数据。虽然没有一个权威的数字,但医院的急诊记录却能说明问题。记者从厦门市中山医院急诊部了解到,去年急诊大约接诊了200名自杀未遂者,其中以春夏之交人数最多。这也仅是一家医院的记录。而民间自杀救援工作组织——厦门自杀救援工作站,成立15个月以来,接受过救助的求助者达1200人次,每天平均接到3到4个求助电话。

    昨日,厦门市自杀救援工作站走上街头,举办了“关注生命牞共同参与”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自杀救援工作站站长戴仕梅,还是厦门美丽心灵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她和同事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了形形色色有自杀倾向的人。到底哪类人群容易产生自杀倾向?人们在自杀前有什么征兆?有什么办法能有效预防自杀?她为记者做了详细的分析。

    分析三类人群,最容易自杀

    “自身有精神障碍者、情感矛盾者和经济困难者是最容易自杀的三大人群。”这是戴站长和工作站成员工作中得出的结论。她认为,现已明确的与自杀有关的危险因素有:曾有自杀未遂史;情感矛盾造成的严重急性或慢性应激反应;近期内严重的抑郁症状;生活质量低、失业等巨大社会生活压力等等。

    但“自杀不是突发的,应该是可以预防的”,戴站长介绍说,通常一个人考虑要自杀时,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言行来加以判断,那些天天逢人就说“想自杀”的人,多半并不会选择去自杀。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亲人或者朋友如果细心都可观察到征兆。

    自杀行为,6大明显征兆

    因为亲自参与自杀救援工作,也为自杀未遂者做过心理救助,戴仕梅与自杀者的亲人也广泛接触,总结出自杀者常见的征兆有: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3)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4)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5)陷入抑郁状态,沉默少语、失眠。

    (6)回避与人接触,不愿见人。

    戴站长认为,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出现上述情形,不要怀疑,他(她)有可能是自杀的高危险人群。这时他(她)急迫需要身边亲人的紧急协助,不管你是自行送医或开口劝导,都将可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预防建议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目前,预防自杀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另外,成立专门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或进行专业干预,也是防范措施之一。就比如戴仕梅成立的自杀救援工作站,这是中华自杀救援网的福建分支机构,现有固定志愿工作者60名。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厦门自杀救援工作站成立以来,已迫切感受到人们对于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巨大需求。除通过电话对企图自杀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外,还有人收看工作站网上的留言、QQ及MSN上的留言和帖子。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工作站特别制定了一些细化的救援工作手册,以便志愿者更好地开展自杀救援行动,做到有章可循。

    “开通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为所有心理困惑人群提供最直接的帮助。”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农工党厦门市委已向有关部门建议,成立厦门“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建设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开办专门心理服务门诊,为所有心理困惑人群提供直接、人性化的服务。

    而且,中心还要会同医院、公安、消防等部门,共同组织拯救网络。如110、医院接到自杀者后,中心相关人员将随即到场,配合进行心理辅助治疗。农工党厦门市委指出,除了应急治疗外,还应做好防范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杀者的双重"复活":做志愿者救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