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应该如何激励?
主持人:任锦敏今日话题: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要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对于教育部的该项意见,有人不认同,认为这是一种功利性的引导,背离了志愿服务的初衷;更多的读者表示赞赏,认为志愿者的奉献应该得到回报,而且适当的激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志愿服务中来。社会志愿服务氛围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单靠少数人的自觉奉献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赖于政府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志愿者需要引导与激励
林寿清(深圳读者):教育部的《意见》令人拍手称快,其意义显而易见,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无可非议,是务实之举。
冯小炬(深圳读者):志愿服务是中学生关注社会、进入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渠道。通过志愿服务,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与关爱、感恩与知足、进取与奋斗,《意见》的出台,无疑为志愿服务吹响“集结号”,是一件大好事。
杨菁(江苏读者):志愿者服务虽然是奉献,但并不是说不应该有任何回报。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引导人们将志愿服务当成是增长技能、增加见识、结交朋友和获得乐趣的一种必要人生体验,值得一试。统计显示,2007年美国约有6080万16岁以上的人在社区参与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总计义务工作约81亿小时,创造价值超过1580亿美元。即便如此,《美国志愿者活动报告》在提及未来的发展时指出,志愿者团体在招募更多志愿者的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志愿者流失。
梅广(湖北读者):任何善行或义举,客观上都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好的风尚就难以形成气候。学生志愿服务可以不向社会索取什么,但好人应有好报,社会不能对他们表示出过度的冷漠。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其综合素质评价范畴,这是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鼓励和引导,能激励更多的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志愿服务在更大范围发扬光大。
利益刺激背离自愿初衷
吴江(南京读者):既然是志愿者服务,就应该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一旦背离了这一出发点,志愿服务就难免变质变味,名不副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参加志愿服务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甚至还与学生评优、高校选拔挂钩,就变成加分选项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所谓的“自愿”就成“被自愿”。
吴志峰(河北读者):志愿服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增加社会经验、培养多方面技能、提高自身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不应用现实利益去刺激。如果志愿服务过分功利化,甚至将其作为评优和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就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因为这个“重要参考因素”必然跟所谓的“特长”一样,诱惑学生为了评优和进入高校而追逐“志愿服务”,甚至在志愿服务中弄虚作假。这就和志愿服务的初衷发生背离。
莫送弟(广西读者):一旦志愿服务跟评优、高校选拔挂钩,就极可能走样变味。不难设想,为了增加竞争筹码,家长、学生和学校岂能不使尽浑身解数?君不见,今年轰动全国的高考加分舞弊案,就有浙江考生航模造假,重庆考生更改民族身份等。事实上,无论是评奖评优还是高考加分,都会逐渐沦为关系户的专利,无论评选程序如何严谨,评选过程如何严格,关系户总能够“过关斩将”,绕过这些制度门槛。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还是不要赋予志愿服务更多的额外功能,否则,落实中走样变味,绝对不是小概率事件。
武洁(江苏读者):过多的“功利”必然令志愿服务活动变形走样。既然都成了高校选拔的参考因素,志愿者活动难免变成另一种“奥数”,难免被误读曲解,甚至可能出现弄虚造假,必将与初衷南辕北辙。
建长效机制促志愿服务
章邦洪(浙江读者):除了可以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和内容作为升学考核和选拔录用的重要参考依据,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措施,例如,建立颁发志愿者服务证书制度;国家定期依据志愿者服务时间和业绩给予志愿者精神方面的奖励;完善志愿者的社会保险制度;推出公益积分卡;评选星级志愿者等等来提升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杨红兵(江苏读者):给志愿者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国际志愿服务的普遍经验。桑迪·豪威总结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的经验时表示:“要让志愿者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就给志愿者像付薪员工一样的待遇——充分与他们沟通,适时的给他们奖励以表达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有些国家还实行“星级志愿者”评选活动,其中一个主要评定标准即奉献时间,通过评选“公益之星”和公益项目冠名等方法,激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从建锋(南京读者):美国先后制订了《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全美服务信任法案》、《志愿者保护法》等志愿者服务法。德国也曾先后制订了《奖励志愿社会年法》、《奖励志愿生态年法》等法律,鼓励16到27岁的青年暂时离开校园,投身社会或环保志愿服务的行列。不仅如此,志愿者在租税、交通、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享有优惠奖励。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艾国(四川读者):如何才能建立起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北京西城区的做法值得推广,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与志愿者团队对接,扩大志愿者入口途径,他们目前已与北京科技大学、地质大学、北京电力公司等志愿者团队建立起了联系;二、巩固培训体系,分模块对志愿者加以培训,提升志愿者素质;三、优化志愿者管理机制,以老志愿者带领新志愿者的方式,优化团队效能;四、优化志愿者选拔机制,多方面、多途径考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及服务效果,保证长效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话题预告
随着大运会正式进入“深圳时间”,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渐渐处于世界的聚光灯下,接受从城市形象到市民素质、从文明发展到管理绩效等各方面的全面检阅。如何利用举办大运会的契机,全面加强深圳文明城市建设,打造优良的城市“软环境”,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也成为深圳应该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广州亚运会都成为提升城市文明的重要契机。那深圳该如何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呢?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看看吧,大家都会支持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