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鹤 发表于 2011-5-14 17:12:20

一篇值得读一读的文章

天津感染者马治发与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昕在京见面那双温暖的手传来信心(图)
   《站出来等待生活对我微笑》后续:艾滋病感染者马治发勇敢走到媒体面前,公开自己的身份,成为津城第一位公开身份的感染者。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马治发一时之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连日来,马治发的电话不断,很多媒体相约要采访他。昨天一天,马治发都很繁忙,上午被邀请参加清华大学卫生法研讨会当嘉宾,下午见到了他喜欢的演员濮存昕。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的多个频道也在陆续约他采访。
    马治发说,他希望更多的感染者能勇敢起来,从自己主动曝光于媒体的经历来看,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强。
    会上讲述遭遇
    现场一片寂静
    《每日新报》关于艾滋病感染者马治发公开自己身份的报道成为清华大学研讨会的讨论案例。昨天,作为清华大学卫生法研讨会的特殊嘉宾,马治发来到清华大学。
    卫生法研讨会集中讨论基于对艾滋病的歧视和相关法律问题,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联合国艾滋病规划属、盖茨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等高等院校、机构的专家学者一起讨论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存权利。
    马治发在讲述自己四次被辞退的过程时,现场一片寂静。随后,专家就马治发的遭遇展开讨论,呼吁社会给予感染者本应享有的权利。“马治发很勇敢,社会的进步、改变总需要有人率先站出来,虽然目前还有人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偏见,但经过多方努力,感染者一定能获得属于他们的权利。”与会专家表示。
    研讨会后,多家媒体把镜头对准马治发,希望通过他的经历呼唤社会平等包容的氛围。
    濮存昕:
    有时间我会去天津
    给感染者更多帮助
    昨天,在首都剧场排练大厅,马治发见到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昕。
    几天前,了解到马治发勇敢站到媒体前,公开自己是感染者身份的举动,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昕发出支持的声音,“我支持小马,也支持《每日新报》,我愿意尽可能帮助他。”
    濮存昕表示,他很钦佩马治发的勇敢,愿意和小马见面,并尽可能帮助他。
    昨天,刚刚从湖北参加完活动的濮存昕和记者联系,邀请马治发去和他见面。听说濮存昕愿意见自己,马治发很激动。
    濮存昕昨天中午刚从湖北回到北京,下午还要排练,利用排练前的短暂休息时间,马治发见到了濮存昕。
    濮存昕非常谦和,马治发开始还有些紧张,没想到濮存昕主动伸出手来,握手的一刻,濮存昕笑得很爽朗,马治发也笑了。濮存昕一身休闲打扮,脸上还略带倦容,他告诉记者,下飞机后来不及休息就赶到排练场,但马治发要来见他,他一定要抽出点时间。
    “小马个子真高,能站出来透露自己的身份,是个非常勇敢的举动。”交谈中,濮存昕和马治发坐得很近,不时用手拍拍马治发的肩膀,亲切得像个老朋友。
    “没想到濮老师这么谦和。”马治发把自己曾经面临的就业遭遇及如今面临的困境告诉了濮存昕,他说,虽然知道社会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他率先走出来,本来是抱着试探的心态,看看社会的反应,也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包容,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
    濮存昕详细了解了马治发的生存状况,他告诉马治发,如果需要帮助,他会尽力帮助他。濮存昕说,如果时间允许,他会抽时间到天津,看看天津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的生存状况,给感染者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对于《每日新报》的报道,濮存昕给予肯定,他表示,改变社会对感染者的偏见仍需要努力,《每日新报》能利用版面,讲述感染者的无助,帮助他们呼吁本应属于他们的权利,值得肯定。濮存昕还为《每日新报》题词,“携手抗击艾滋病,倾心关爱不幸者。”
    “马治发曾多次被辞退的遭遇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引发讨论,让社会了解,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感染者。”濮存昕认为,应该提倡对感染者尊重、平等对待,坚决不能妨碍他们生存、就业、学习的权利,坚持反歧视的态度。
    濮存昕认为,由于对艾滋病知识的匮乏,引起对艾滋病无知而导致恐慌完全没有必要,解决办法是应该继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端正社会的良知和人道主义态度。“近些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艾滋病领域作出了努力。”濮存昕说,作为宣传大使,他和感染者接触,到感染者家中访问,就是想告诉社会,普通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对于马治发的遭遇,濮存昕表示理解,“小马的遭遇在感染者中普遍存在,近十年,通过诸多专家学者、媒体、形象大使等共同努力,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有一定成果,人们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有了提高,但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仍没有根本好转。”
    濮存昕建议马治发参加自强自立的感染者组织,也希望他平复内心的愤懑,面对现实,用爱心、同情心去帮助其他感染者,祝愿他能获得帮助,尽快得到工作。
    从首都剧场走出来,马治发神采奕奕。他说,与濮老师的见面,特别是这次握手,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报记者 劳韵霏    《每日新报》推出“向感染者伸出温暖的手”活动世艾日 我们抱一抱(图)
    作者:新报记者 劳韵霏 摄影 新报记者 吴迪
    昨天,世界艾滋病日,在记者、志愿者的陪同下,在马治发的鼓励下,4个艾滋病感染者勇敢地走到众人面前,第一次以感染者身份面对社会。呼吁过往市民能伸出温暖的手,给感染者一点包容和信心。
    近两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为“普遍可及和**”。去年,《每日新报》就在学校推出活动,让志愿者假扮成感染者,邀请学生给予一个拥抱。但今年,我们“向感染者伸出温暖的手”活动队伍中,有真实的感染者出现。活动的最初想法来源于天津第一个自愿暴露身份的感染者马治发,勇敢的他得到了艾滋病领域专家、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以及社会的关注。
    昨天,由记者、志愿者和感染者组成的十多人的活动队伍出现在河北工业大学南院,大家戴着面具,期待学生和路人能伸出温暖的手。
    现场 有人退缩 有人给予拥抱
    昨天,浓重的雾气笼罩在城市上空,让人有种阴郁的心情。要去活动现场,以感染者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4个感染者不怎么说话,只是低着头。只有马治发表情轻松,他鼓励其他感染者,“勇敢点,我们要先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来到活动现场,河北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们正在给过往的行人佩戴红丝带,让行人在宣传条幅上签字。记者和深蓝水木彩虹感染者互助组的感染者、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戴上面具。
    活动正式开始。“请给感染者一个拥抱吧。”学生们邀请过往行人和路人响应活动。马治发是唯一一个没戴面具的感染者,他始终带着笑容,但其他几个感染者依然沉默,戴着面具安静地站在后面。
    起初活动很顺利,但当一个学生大声说出,“这不是感染者马治发吗?”活动情况有了变化,有的同学本能退到后面,有的刚和马治发拥抱过的学生脸色有些变化。马治发被孤立在活动现场正中间,此时,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主动上前给了马治发一个拥抱。随后,也有学生和路人走过来和马治发握手、交谈。其他4个感染者戴上“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的绶带,站到前面,一起宣传防艾知识……
    心声
    “被孤立在活动现场几分钟,真的很难过。不过,我曾经也遭受过各种各样的冷遇,后来能有人过来和我拥抱,我真的很感动,谢谢他。社会的关注让我有了信心,我会勇敢面对未来。相信有一天,社会能接纳感染者,我会尽力帮助其他感染者。”——天津第一个自愿暴露身份的感染者马治发

    “艾滋病传染途径只有三种,普通接触传染不了。同学们真正接触感染者会有本能的恐惧,但大多数都能包容。我希望自己的举动能给马治发鼓励,希望同学们能多给感染者包容。”——主动和马治发拥抱、河北工业大学大三姓张的男同学

    “感染者总是把自己隐藏得很深,就怕被人知道。艾滋病感染者大多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我们会试着克服内心的恐惧,期待社会能有一天完全包容我们。”
    ——参加活动的四个感染者之一小辉(化名)
    记者手记
    今年的世艾日,我们看到的是感染者对生活的向往——他们尝试着走出封闭的世界,争取社会的包容。采访马治发历时一个月,我看到他从最初无奈的试探,到如今的乐观、自信。感染者都很脆弱,希望他们的勇敢能得到社会的接纳,艾滋病感染者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包容他们,让他们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新报记者 劳韵霏 摄影 新报记者 吴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篇值得读一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