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1-5-31 21:11:05

儿童节特刊:童年是怎样玩来的?(图文)(60、70年代请观之)

小鸟叽喳叫,太阳当头照,背着书包上学堂,天天去得早;不怕风吹雨打日晒霜袭,只怕老师骂我懒,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罗大佑《童年》

   明天是六一,每个地球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儿童节,地球的儿童们节日开心快乐!是的,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无论年龄,我们都曾有过童年。今天,就让我们用记忆中的影像,掘出一个岁月倒流的时光通道,一起重温童年的快乐时光吧!
   


玩具和游戏是每个人童年最珍贵的回忆,承载儿时的梦想和记忆。想当年,我们能玩什么,没有电视电脑游戏机,只能自找闲乐。 就算没有玩具,也难不住那些有想象力的穷孩子。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住在有三十多家的四合院子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虽然那时相对比较贫穷,但人们充满了快乐、真诚、热情和纯洁。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三至五个小孩,白天上学结伴而行,人人挎着一个小书包,包里只有语文、算术加上几本作业一支笔,读书没有压力。每到晚上大院子里则是我们儿童的乐园,大家集中在一起抓特务、捉迷藏、踢铁鑵......变着花样玩游戏,玩得开心不亦乐乎,常常大人来叫小孩回家时,我们才散去。
●滚铁环
    滚铁环是男孩子的游戏,那年那月,放学路上,一群小脸脏兮兮的小孩儿,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哗啦哗啦响成一片,那场面相当壮观。那时候,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是件很拉风的事。


●抓子、跳绳
每人5个石子,抛起,手背接住,一一抓起,接不住的,就算失败,从头再来。
    在60后、70后的印象中,“抓子”这样的游戏,永远都是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占上风。
   

    跳绳是那年那月女孩子常玩的游戏。
   
●跳人马、斗鸡
   


    一群男孩子,先“剪刀石头布”地决出输赢,输的那个,站在一边,低头弯腰当人马,让赢家跳过去。其他男孩子站成一排,助跑、扶着“人马”的背跳过去。谁跳不过去,就要主动低头弯腰,当“人马”。“斗鸡”也比较流行,大家各自扳着一条腿,冲杀,腿被“斗”下来落地的,就是输家。这游戏是男孩子的专利。


●手工时代
    ○连环画
资讯缺乏的年代,连环画是孩子们获得知识、增长见识的仅有的几个渠道之一。这种通俗易懂的读物,给六、七年代的人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回忆。
    ○矿石收音机(或者二极管收音机)
    漆包线、竹竿、铁丝,简单的几个电子元件,启蒙了一代人的电子学知识。谁自制了收音机,谁便成为众人的学习偶像和娱乐中心。如此简陋、如此奢侈的玩物,已经超乎了玩具的概念。
    ○捉蛐蛐、知了
在漫山遍野此起彼伏的蛐蛐的鸣唱中,敏锐地分辨出哪只是大王,哪些是喽啰;然后带着自制工具,翻山越岭去寻找一只极品。这是这个年代的儿童最经常亲近大自然的方式。这时候,没人知道什么是“水泥森林”。
    ○集糖纸、烟盒纸、邮票
那时候,能经常吃糖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家,也就在春节时买上一两斤糖而已。所以,想收集一张别人没有的、可以让自己炫耀一番的糖纸,并不比现在寻找一张珍品邮票容易。很多60后、70后孩子都有这样一本厚厚的糖纸集,也有不少孩子,喜欢收集烟盒纸,各种各样的烟盒纸总会成为“至宝”。邮票,都是从旧信封上收集来的沾贴在一本笔记上。

现如今,儿童们又在玩什么。当玩具和游戏,从群体演变为个体,由益智发展到“恶作剧”,童年在社会进步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下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值得我们
试目关注。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节特刊:童年是怎样玩来的?(图文)(60、70年代请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