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鹤 发表于 2011-6-16 14:00:37

功夫熊猫刺激了谁的神经? 看后有感特转发

在刚从好莱坞舶来的动画片《功夫熊猫2》我看了两遍:一次和友人,从观众的视角,娱乐为主;一次独自一人,从学者的视角,研究为主。后来,我又看了看各大媒体的评论和网友发言,似乎除赵半荻这样匪夷所思的人物,绝大多数人对阿宝这只怎么看怎么像ABC的胖熊猫持毫无保留的欢迎态度。而从事影视传播研究的同仁们,则异口同声地哀叹:我们啥时候能造出这么个风靡全球的东西啊!
    这场景,太眼熟了,是不是?三年前,当这部卡通电影的前作登陆中国时,曾经掀起过几乎一模一样的浪潮。三年过去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熊猫依然是那只熊猫,我们依然是我们,什么都没变。可事实是,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中国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并以一种耐人寻味的高调姿态向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派驻记者。可惜的是,这些努力和成就,还没有完全转化成文化上的影响力,也再次印证那个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真理:花钱买不来喜爱和尊敬。
    其实从纯粹的商业电影生产和传播原理上看,《功夫熊猫》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它的厉害之处,恰恰体现在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上。从中国的熊猫到巴西的鹦鹉,从日本艺伎到泰国国王,只要上了好莱坞的流水线,最终都能“脱胎换骨”,变成风靡全球的文化产品。原因何在?是因为美国有钱么?当然不是。我们中国现在也不差钱了啊,能办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就拍不出一部让老美也心悦诚服的电影么?说不通啊!
    遗憾的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就我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的2008年来说,中国总共拍了406部电影,美国是520部。从产量上看,差距不大。但是,这一年,在中国最受欢迎(票房最高)的影片中,有一大半来自好莱坞;可反过来,只有零星几部中国影片通过DVD终端或电影节,“侥幸”入了美国佬的“法眼”。经济第一大国同时是文化第一大国,可经济第二大国的文化,又魂归何处呢?
    当然,电影拍得好,并不意味着美国文化很牛。但能把软性的文化转变成硬性影响力,为国家和本国人民带来好处,无论如何都是件很划算的事。所以这笔账,我们不能不算。而现实的困境就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将文化视为经济利益或政治权力的小妾,总是觉得只要有钱了,便皆大欢喜,便天下太平。岂不知,由物质上由穷变富容易,精神上由贫乏到丰裕却艰难无比。直到最近四五年,人们才渐渐意识到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已经简约到只能向世界兜售汉语、道德经和风水的程度。
    也许有人会说,美国文化风靡全球无所谓啊,我们保护好自己的文化就可以了,不必管人家说三道四。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文化不只是自娱自乐的把戏,而是关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解释权。胖熊猫阿宝的走红让很多人不安,正是因为它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在某些方面,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元素的解释力,甚至不及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换句话说,现在是人家来教导你应该如何理解你的文化。这是真正可惜和可悲的事。如果说文化的存在令我们拥有理解自身、理解世界、理解人情世故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在过去三十年里GDP中心主义的强大影响力下,并没有同步强大起来。
    所以,我常常认为,好莱坞其实是第三世界的人反观自身的一面镜子,而《功夫熊猫》这样的影片,则是专门为中国人打造的。我们尽可不必在意它取得了多少票房、赢得了多少观众,也不必将其视为美帝国主义的洪水猛兽,但一定要对其背后的逻辑有理性的认识。文化是一项需要我们心平气和来经营的事业。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项工作始于对自身文化传统解释力的重建。一只人见人爱的好莱坞胖熊猫并不能一竿子打死中国的文化传播现状,却可以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自省空间。在阿宝身上,我们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深切地了解到其实我们对自己的陌生。
    至于应当如何实现“自知”,恐怕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我也就不再讨嫌地喋喋不休了。(常江)
详情请看:http://www.cnhan.com/content/2011-06/13/content_1294774.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功夫熊猫刺激了谁的神经? 看后有感特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