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病倒地,宁波市民爱心接力援手送医
昨天上午8:30,正值上下班高峰,滕女士和往常一样,在万达广场坐上118路公交车赶往解放南路,这是她每天的上班路线。和滕女士一样,20岁女孩陈婷婷也坐上了这趟公交车,她们互不相识。原本,她打算在市政府站下车,但突如其来的疼痛让她只能提前在解放南路站下车。
刚下车不久,意外发生了——女孩她脸色苍白瘫坐在地,双手抽筋……一场爱心接力开始了。
“哎哟”一声,女孩瘫坐在地
滕女士的单位就在市区,平时都坐118路公交车上班,昨天快到解放南路站的时候,她习惯性地往车厢后部走,准备下车。
公交车刚靠站,滕女士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哎呦!”一声,回头一看,一个年轻女孩瘫坐在地,一脸痛苦。
“怎么了?需要帮忙吗?”滕女士快步走到女孩身边。
女孩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脸色苍白,十个手指紧紧并拢,有些类似痉挛的症状。
“阿姨……我肚子痛死了……帮我把手指掰掰开……”她强忍着痛,吐出几个字,“帮我拨个663(亲情网短号)吧,打给我妈妈。”女孩双手不停抽搐着。
这么突如其来的事情,滕女士还是头一次碰上。看着女孩痛苦的表情,她一下子慌了手脚。
大家一起帮忙,交警开绿色通道
“这孩子怎么坐在地上?”“要不要叫救护车?”几名乘客围了过来。
“有三名乘客过来帮忙,都是中年女性。”让滕女士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名骑电瓶车的女子。“可能她刚好路过这里,应该也是赶着去上班。看到有人蹲在地上,她把车停在一边,跑过来帮忙。”
女孩叫陈婷婷,今年20岁,来自福建,在宁波工作。
滕女士左手拿起婷婷的电话,通知了她母亲,然后赶紧拨打了“120”,跑来帮忙的乘客抓住女孩的手,尽量掰开。
“有辆出租车,快上车吧!”有个眼尖的乘客看到了前面有辆出租车刚好下客,的哥是浙BT4747出租车司机杨世国。
滕女士跑过去拦车,手指着女孩的方向。杨师傅回头一看,不远处有个女孩蹲在地上,边上围着几个人。 “她实在走不动,要不你把车往后倒一些。”滕女士说。杨师傅二话不说将车往后退,帮忙一起将陈婷婷扶上车,滕女士跟着上了车。
杨师傅估摸着,最近的医院是第一医院,但最快到达的方法是原地掉头闯红灯。
“去医院的路要走北往南,掉头最节省时间,顾不了这么多了。”刚好路口有一名交警,杨师傅上前求助。得知情况紧急,这位交警立马现场指挥,给杨师傅的出租车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帮有困难的人,很正常的”
没几分钟就到了医院,滕女士掏出10元钱作为车费给杨师傅,杨师傅坚持不肯收。正在双方推脱的时候,另一名乘客上车了,杨师傅只能作罢。
滕女士扶着陈婷婷走进医院,几个热心的护士听说情况后,一人帮忙去推床,一人联系婷婷家人。很多护士以为婷婷和滕女士是熟人,后来才知道两人素不相识,只不过恰好坐了同一辆公交车。
渐渐地,婷婷的情况有所好转。医生说,她患的是“大肠痉挛”,发病时必须尽快送医院救治。
婷婷的母亲赶到医院,已经是上午10点左右了。滕女士这才发现自己上班迟到了,赶紧给单位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看着婷婷慢慢恢复健康,滕女士这才放心地去上班。
“幸好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忙,如果我一个人恐怕也处理不来。我也是孩子的母亲,可能是出于母爱的本能。帮助一个有困难的人,很正常的,没什么值得称赞的。”滕女士说。
我们感动并骄傲着
这两年尤其在今年,发生了多起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事件。好人反被讹,提高了做好人的风险,一时间,对见义勇为,关键时刻似乎要慎之又慎,要想清楚难以预料的后果。但就在昨天,宁波解放南路一起市民接力携手助人的好事,让我们的心情明亮起来。
爱心宁波的城市精神,就是这些看似细微的善行撑起来的。是啊,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是大家都像滕女士等几位热心市民这样,危难时刻伸把手,那么就会形成扶危救困的蝴蝶效应:如果下一次摔倒在街头的人是自己,会有人帮忙送医院,别人倒地,自己当然要去扶一把。这样,善念就会在心中积淀下来,“扶起”就会成为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冷漠地围观或者走开,自然会被公认为是不可想像的怯懦自私之举,那种被救者反过来倒打一耙讹诈施救者,更是一种茹毛饮血的猥琐行为。
因此,我们要为滕女士等几位热心市民的义举大声喝彩。正是她们,对修复社会成员间的彼此信任、匡正社会道德与正义,作出了关键贡献。
同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我们,为此感动并骄傲着。(通讯员 刘小哲 记者 薛曹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