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1-12-9 08:21:27

微慈善元年,慈善生态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对于中国慈善来说,2011年是最为特别的一年。因为一位MM,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一落千丈;因为“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民间慈善活动,人人参与公益慈善的氛围空前热烈。有趣的是,“败”与“成”都因微博而起。

  一夜成名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邓飞奔走于各种颁奖典礼和会议论坛之间——在这一年里,他是公益慈善界“蹿红”速度最快的明星。更多人听闻邓飞的名字,并非因为他是记者,而是他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

  12月4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法治人物颁奖盛典”上,主持人要邓飞展示一件“免费午餐”活动中最值得纪念的东西,他带上台的,是今年2月发起“免费午餐”活动的第一条微博。毫无疑问,这条微博不仅是一个公益活动的起点,也掀起了微博慈善的狂潮。

  公益界的人士评论说,“免费午餐”的成功,与发起人的职业不无关系,记者最懂得传播之道,而这个由记者发起的民间公益活动,从一开始就利用了微博这个“鼓动”能力最强的传播工具。

  “免费午餐”的想法是邓飞在去年冬天的一次采访中萌发的。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学校离家远,上学放学路途上需要一两个小时,很多学生不能回家吃午饭,而学校也没有提供午饭的条件,所以很多学生不吃午饭或者以劣质的零食充饥。这些孩子因为营养不良,普遍身材矮小,相比起同龄的城市儿童,小了一大圈。

  作为对民间疾苦最为敏感的调查记者,邓飞想到,也许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2011年初,尽管微博出现的时间不久,但已经呈现出爆炸性的普及。邓飞在微博上发起的“微博打拐”活动,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和公安部的关注,有成功的先例在前,面对吃不上午餐的孩子,邓飞还是选择通过微博来发起善举。

  与“微博打拐”一样,“免费午餐”在微博上一呼百应。到目前为止,“免费午餐”计划已经筹集善款两千多万元,其中直接通过网络筹集的捐款,占到1/4。14个省份的151所学校已经“开饭”,2万名学生吃上了午饭。

  在“免费午餐”之前,可能没有人敢想象,仅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让全国各地数百万人参与到一个慈善活动中,更让人不能想象的是,这数百万人的热情,迅速变成实实在在的午饭,摆到孩子的面前。

  “转发此微博一条,我捐9元。”在“免费午餐”启动不久,一位企业家在微博上留言。第二天,这条微博得到2万多次转发,企业家随即兑现承诺,将20万元善款转入“免费午餐”的基金账号。

  如果没有微博,“免费午餐”恐怕很难实现。事实上,贫困山区儿童吃不到午餐,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的“新闻”。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贫困儿童的报道并不少见。不过,观众和读者在看到新闻时涌起的同情心和慈善冲动,往往转瞬即逝,而微博,却提供了一个让善举冲动立即变成行动的通道。

  “随手”激发全民公益

  从恻隐之心的萌动到行动究竟有多远的距离?在过去可能很远,但微博,能让这个距离变得很短。在各种与公益慈善有关的场合,“免费午餐”总要被不同的人反复提及,一些传统的慈善机构甚至透露着羡慕的神色。因为微博,公益慈善的门槛大大降低。“微博颠覆了传统的公益结构,简单地说,就是玩法变了。”壹基金秘书长杨鹏说。

  新的“玩法”是,任何人随时都可能成为公益慈善的一员。

  郑敏是一名媒体人,每天上班,都要经过北京军事博物馆地铁站地下通道。今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郑敏加班回家时发现,一对父子出现在地下通道里。小男孩坐在毯子上,看上去患有残疾,一旁的父亲正在帮他按摩。看到这个小孩,郑敏本能地心生同情,她停下脚步,细细地询问这对父子的境遇。

  “这就是军博京门大厦地下通道里那对父子。父亲王正全,四川人,带4岁儿子王祥瑞(青海出生、青海户口)来京求医,已走投无路。儿子患有脑瘫及癫痫,脑后有数个瘤。不会说话及走路,大小便不能自理。随身未携带身份证及病历。作为发现者能力有限,希望你们能帮助他。”郑敏后来在微博里这样介绍。

  第二天,郑敏开始在网上寻找可以帮助王祥瑞的人。有人给郑敏转发了“天使妈妈”的微博,通过这个微博,郑敏找到了“天使妈妈”负责人之一邱莉莉的微博,微博上有她的电话。“我拨通电话挺激动的,没想到真的是她自己接的,她听了王祥瑞的情况,承诺要管这件事。”

  通电话后不久,天使妈妈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地下通道,找到了王祥瑞,当天就带他到304医院接受检查。很快,“天使妈妈”的微博上,呼吁为王祥瑞捐款的信息不停地传播,微博上公布了捐助账号,50元、100元……善款从四面八方素不相识的人手中飞来。同时,天使妈妈基金为王祥瑞提供了2万元紧急救助款。

  在接受手术后,现在,王祥瑞已经在重庆一家医院接受康复训练,而善款数额还在继续增加。尽管像王祥瑞这样的患儿,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一系列的手术和康复,将改善他的生活质量,也能给一个艰难的家庭,减轻些许负担。

  郑敏的善举可能偶一为之,而另一些人,通过微慈善,将公益慈善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王炎是一个普通80后,每天朝九晚五,生活安稳。想做点好事的冲动萦绕在王炎的胸中,找不到出口。2008年汶川大地震,王炎捐了2个月工资,他很想知道自己捐的钱去了哪里,却找不到答案。

  2010年微博兴起,王炎注册了一个叫“V5推推”的微博。一开始,王炎也不知道微博能干什么,跟大多数人一样,吃饭—拍照—上传的事,他也干过。一段时间后王炎发现,如此便捷的社交工具,也许是实现自己参与公益慈善愿望的好地方。

  王炎尝试着通过微博呼朋唤友,一起去做“好人好事”。“第一次大概有40个人参加,一起去福利院。”王炎现在还能准确地说出第一次行动的时间,是2010年的2月24日。第一次公益行动的实现给王炎莫大的惊喜和信心,他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跟他一样,滚烫的公益激情,仅仅缺少一个出口。

  王炎的微博人气迅速飙升,当年“听众”超过10万,现在已经达到170万量级,成为注册网站上的“明星”微博。后来,王炎又专门注册了“V5公益”微博,专注于公益活动,已经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几次活动。现在,王炎准备注册成为“正规军”,成立民间公益机构,有组织地从事公益事业。

  跟上微博时代

  依靠“病毒式”的传播,号召和募款变得快捷和容易。

  “儿慈会天使妈妈基金”的邱丽丽告诉记者,“天使妈妈”诞生于2005年,几个创始人从论坛中认识。尽管一开始就依托网络,但与今天的微博相比,当年论坛上的募捐,要艰难得多。“论坛毕竟是个小圈子,我们在女人堆里打转,捐款人总是那几个熟人。”邱丽丽说,微博开通后,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能直观地看到“天使妈妈”在做什么,募集善款的效率也高了很多。

  基于微博“病毒式”的传播,更多的募捐方式被创造出来。在腾讯“微爱”活动中,只要网友在微博上转发一个“微爱梦想”,就表示向这个“微爱梦想”代表的公益项目捐赠了虚拟的3毛钱,如果网友转发量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腾讯公益慈善基金将把虚拟善款兑换成真正的善款,用于实现这个“微爱梦想”。“网友没有真正捐钱,但在我们看来,网友传递了善意,就是对公益的支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运营总监李劭说。

  网上捐款,将会成为慈善募捐最重要的渠道。美国的统计显示,在美国如果有10个人上网,其中4人购物,4人搜索,2个捐款。中国慈善缺的不是钱,是信任。微博募捐的异军突起说明,只要能实现更多的“透明”,信任感就会回来。

  微博给慈善的“透明”提供了条件。在“免费午餐”微博上,最多的信息是各所学校的账本,一所学校2周没有更新微博,被“免费午餐”严重警告。邓飞介绍,有的学校教师不熟悉微博,有的地方上网不方便,但为了保证“透明”,“免费午餐”还是对学校更新微博有着严格的要求。除了学校自觉的信息发布,“免费午餐”还在微博上召集志愿者就近到受助学校考察,鼓励志愿者举报违规现象。

  微博正在改变人们对公益慈善的看法,但微博的高效传播和互动性,也给公益慈善带来挑战。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做了一个统计,在新浪和腾讯微博里,公益基金会组织只有100多家,大概占4%—5%的比例。特别是郭美美事件后,一些公益慈善机构关闭了开通不久的微博,屏蔽掉所有联系方式,给自己筑起一道围墙,“躲”了起来。

  “网友对透明的要求很高,如果你的透明达不到大家的要求,大家就会生气,会批评,甚至会终结一个公益组织的生命。”杨鹏说。

  微慈善元年,慈善生态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慈善元年,慈善生态正在悄悄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