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益慈善组织能生出来又有事做
做慈善,到深圳,已经成为公益慈善界的一句流行语。在去年8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2011)”评比中,深圳在全国53个城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慈善综合指数得分位居第一名,人均捐赠额也最高,达到393.6608元。而上海、北京则位列城市慈善指数综合得分二、三名。在六项指标得分中,深圳在志愿服务指数上表现最好,与北京并列第一。在社会捐赠指数方面,深圳排名第三,2008年和2009年的捐赠总额达180375.7万元。人均年捐赠额深圳393.6608元,在全国排名第一,比第二名厦门高145.7021元。深圳是全国当之无愧的最慷慨城市,深圳的公益慈善事业正在全国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公益深交会”搭建国内最大交流平台
每年在深圳举行的高交会早已闻名全国,而去年开始的公益深交会也将成为另一个闻名全国的公益业界盛会。
去年3月,首届“中国·深圳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公益深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这场由深圳民政局等主办,深圳恩派非盈利组织发展中心承办的“公益深交会”,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社会公益项目集中交流展示会。前来参加的除了壹基金、万科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这样的明星基金会,还有诸如小鸭嘎嘎公益基金、深圳市粉红丝带乳腺关爱中心、深圳市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一批不为人所熟知的公益组织。为期三天的展示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167家公益社会组织、21家基金会、11家相关企业参加,成为民间公益机构与政府、企业、基金会等资助方以及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也成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公益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等问题的重要渠道,并为各地的公益组织、基金会、企业提供了一个同台展示交流的平台。
在这些公益组织当中,超过半数属于个人发起,又没有固定资金来源的社会组织,有的人靠自己的积蓄做公益,有的人则靠一些大的基金获得项目资金。他们有着一腔热血,但资源有限,所以希望在这样的一个展示会上,获得基金会、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认可和支持。而另外一个方面,诸如壹基金、万科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等一批“豪门基金会”,手握大笔资金,为寻找有潜力的、优秀的公益项目而来,他们希望通过扶持小的公益组织、资助优秀公益项目,而让更多的人受益。壹基金在展示会期间举办的一场交流会,吸引了83家公益组织参加。
“公益深交会”让我们看到,我国的公益正在从传统的扶贫救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参加这次公益深交会的公益组织,涵盖了扶贫、环保、文化与教育、医疗卫生心理、扶老助残、专业社工服务、支持与研究、综合服务八大领域。从去年开始,民政部将与深圳市联合举办“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一年一届。
公益“种子基金”让103个公益项目起航
公益“种子基金”就像春天的甘露,让一个个公益项目发芽、开花、结果。
深圳市民政局自2008年起,建立以福彩公益金为“种子基金”,征集社会上运行得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育,探索公益金开拓项目、财政预算资金承接成熟项目的机制。截至去年11月,已经征集了500多个社会公益项目,并对其中103个公益项目进行资助,总资助额达4700万元。每一个想获得“种子基金”的公益项目要通过申请,必须要经历策划初审、专家评审、内部讨论、公示等程序。除此以外,对于每个资助项目,将会开展中期绩效评估以及资金监管,政府给的资金也不会一次给完,视跟踪情况分期发放。与此同时,深圳每年还举办“公益创意项目大赛”,前后征集了500多个公益项目。这两个直接对项目进行资助的渠道,使得不少社会项目得以落地。比如深圳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的孵化基地、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的反家暴项目、橄榄树残疾人文化创意孵化园、深圳市铭晨社工服务社驻宝安法院青少年犯罪社工帮教项目等,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的孵化基地于2010年3月启动,它是深圳市民政局、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以提供场地及福彩公益金购买服务的方式,资助其管理运作的深圳的“社会组织培育实验基地”.该基地通过六阶段培育程序,像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一样培育深圳社会需求的公益服务项目和民间公益组织,使它们在初创期得到关键性支持,能够走稳、走好、快速成长。第一批6家已于去年3月“出壳”,其中5家已经登记注册;第二批也于去年底“出壳”.
深圳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
建立公益云
提高公益慈善组织透明度
◎慈善组织培育--继续扩大直接登记的范围
去年年初,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登记注册,成为中国慈善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时任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向全国发出了“做慈善到深圳”的号召。
深圳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表示,深圳民政部门对于慈善组织的培育一直是不余遗力。在政策层面,深圳从2008年开始,将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纳入无主管直接登记的范畴,培育了大批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壹基金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目前,深圳可以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包括工商经济类、社会服务类和公益慈善类,以及后来增加的文化类、体育类和生态环保类,今后还要再扩大。深圳市改革办正在牵头,制定新的政策,扩大直接登记的范围。
马宏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关注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原来的公益慈善类组织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为此,深圳采取了放低门槛,加大培养的方针。通过孵化基地、福彩公益金购买服务、公益大赛等,让社会组织“既能生出来又有事情做”,并且要做得好。同时,在能力提升方面,创建了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去年已经培训了五期,培训内容包括公益理念、战略规划、运营管理、人才培养、财务管理、税收规范等;同时邀请香港和国内着名的专家来授课,让大家学有所得。
此外,在税收方面,积极与税务局、财政局联系,对社会组织和企业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捐赠免税资格认定,即获得这一资格的社会组织,企业向其捐款可以享受税收上的优惠;二是社会组织自身营业税的减免优惠,给予社会组织最大限度的支持。这都是向国际接轨,将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
◎慈善组织监管--引入云计算处理公开善款用途
随着深圳社会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加,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的监管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马宏告诉记者,2011年上半年,深圳民管局共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115宗,是前5年查处数量的总和,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按时进行年检和没有按照章程开展活动。这其中包括撤销了19家社团,23家民办非企业组织,另外对73家社会组织要求整改。“我们不仅仅要培育社会组织,更要在后期发展中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促进每一个社会组织都能良性发展。”马宏说。
据其介绍,深圳正在按照省委的要求,在“十二五规划”的5年内将所有的社会组织评估一遍,目的是提升社会组织的规范化运作水平,提高其服务能力。去年是第一年,已经制定了公益慈善类社团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公益慈善类社团进行评估。
马宏表示,评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完善内部治理机制,规范运作。对不规范的社会组织,加大治理和查处。这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年检,对其是否按照章程开展服务、财务是否规范、是否按时换届、负责人有没有签订合同等细节一一进行审查。比如去年上半年共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115宗,是前5年查处数量的总和,就是这个原因。同时,运用特区立法权,出台规范性文件,综合监管,比如《深圳经济特区非营利组织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商会条例》等一批涉及社会组织的立法正在加快制定中。
在去年的高交会上,“云计算”成为热门话题,各行各业都在尝试引入“云计算”.马宏认为,也可以将这种高科技手段引入到社会组织管理中来。
前不久在云计算产业协会举办的“2011年深圳市云计算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上,马宏就提出呼吁建立公益云,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公开。比如汶川地震深圳捐了13个亿,小到学生的几元钱,大到企业的上千万元,钱最终捐到哪里、怎么用了?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公益组织的信息越透明,才能越有公信力。去年9月30日,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平台上线,第一批公布公开的是基金会的年检报告、福彩公益金的资助项目,接下来还将扩大公开项目。”马宏说。
专家访谈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黄亚英:
社会建设立法还应加快步伐
去年的“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公益慈善界的一场“地震”,公益慈善组织的信誉到了一个历史低点,以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将如何处理?业内人士指出,最主要的措施还是对包括公益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进行立法规范,以法律为准绳,促进其成熟发展。去年10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创新促进条例(草案)》,并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交人大代表们讨论。这被外界认为是全国首例为社会建设立法。不过,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黄亚英认为,严格意义上,不能这样说。
黄亚英说:“我个人认为制定这样一个条例和我们讲的社会立法是两个概念。社会建设立法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社会建设领域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都亟待立法,这个立法是大量的、艰苦的,一项一项很具体的。而这个条例是狭义上,更类似于一个宣示性质的,表示高层重视,但从操作角度比较难,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什么问题。这个条例是务虚的,具有导向性,只是一个开始。就像装修,这也只是一个基本框架,离真正的装修、墙体设备安装等都差得很远。”
黄亚英认为,更重要的立法是广义的立法,也就是深圳十二五期间的立法。据记者了解,在十二五期间深圳的147个立法项目中,属于加强社会建设的立法约占总数的45%,而第一类最重要立法中涉及社会建设的约占55%.黄亚英说,由于深圳的经济发展程度好,本身在社会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上,如培育公益慈善组织、社区管理、社会组织建设、社工等等方面都有亮点,因此社会建设的土壤较好。但许多亮点和做法都没有及时上升到法律层面,在执行效果上难以稳定,而且靠一时的政府文件去规定也容易引起社会质疑。
“总体来说,深圳在发展经济建设上有很多法规,但社会建设立法还是滞后的,所以现在是‘补课',要加快立法。”黄亚英说。
个案分析
壹基金如何取信于民?
2011年11月28日,《福布斯》中文版首度推出“中国最透明的25家基金会”榜单。在评选中,他们选择了中国2010年度公益支出最多的100家公募基金会和100家非公募基金会作为考察对象,重点从基金会的基本信息、筹款信息、项目执行信息、财务信息及日常动态信息等方面,考察各基金会向公众披露信息的真实状况。在这份榜单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位列第5.那么,这家从2007年开始运行,并于2011年1月11日在深圳注册的公益基金会,其生存和运作有何特点?如何取信于民?
公开透明,向公众负责
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告诉记者,壹基金自从成立以来,就将公开透明放在第一位,这是一家公益基金会必须坚持的原则。
记者看到,壹基金在3年多的运作过程中一直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每一季度公布工作季报,每半年公布财务报告,每一年度公布年报,向公众详细介绍壹基金的善款募集和使用情况,接受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督。“大爱压岁”是壹基金在深圳注册后,运行的第一个项目。壹基金高级经理舒小姐表示,除了季度报告外,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会对该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在壹基金的网站向公众通报善款发放、资金结余、各种成本支出等。
“一个基金会一定要让公众了解到你的钱花到哪里去了、效果如何,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透明、专业比简单爱心更重要,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壹基金的项目经理沙先生表示。
杨鹏说,2011年对壹基金来说,是一个转型年。在深圳成立后,一方面要和上海、北京进行清算注销工作,一方面主要对基金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所以去年运行的项目并不多,2011年的季度报告也没有及时更新。以后,他们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做到每一笔捐款向公众负责。
专业,如同运作一个公益产品
“一个基金要赢得公众信任,除了公开透明,还要专业。”壹基金儿童发展部总监陈宏乐说。
2011年7月,壹基金在战略发布会上通过全国媒体向社会发布了海洋天堂计划,将在2011年9月至2013年底通过联合全国200家民间特殊教育机构,分6大子项目区,为20000名特殊儿童提供不同类型救助,促进社会与政府对特殊儿童的关注。从去年8月开始,海洋天堂计划与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等6家民间机构直接合作,联合103家民间机构,覆盖全国26个省市,在2011年内将有超过10000名儿童获得海洋天堂计划的直接救助和关爱。
陈宏乐介绍,对于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项目,首先要了解和调查特殊儿童问题在中国的严重性,他们都遇到哪些困难,在中国目前有多少机构为他们服务,这些机构的能力如何,国家政策如何,差距在哪,等等一系列基本情况。项目结束后,他们还会请第三方机构,比如德勤这样的专业审计公司,对项目进行评估,之后在网站上公布,给公众和捐赠人交代。“就像企业做产品一样,我们在做的是一个公益产品。只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才能落到实处,发挥真正的价值。”陈宏乐说。
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
近年来,在国内外的一些灾难救援现场,总能看到“壹基金救援联盟”这样的队伍,投入到救灾第一线。截至2010年12月,已有全国各地174支志愿救援队伍加入壹基金救援联盟。杨鹏告诉记者,救援联盟是深圳壹基金成立之前,联合民间救灾力量一直在做的事情,今后壹基金也将继续做下去,这也符合壹基金的战略规划,即强调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和公益人才培养三大领域。
去年年初,于建嵘等知名人士在网上发起“微博打拐”行动,得到各方关注。专注于儿童关怀和救助的壹基金,很快与于建嵘联手,让救助流浪儿童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各方共识。2011年是壹基金落户深圳的第一年,壹基金团队成功运作了“大爱压岁”、“海洋天堂计划”、“壹乐园项目”、“壹基金温暖包”等多个公益项目。纵观这些项目,都与儿童关爱有关。
杨鹏表示,2012年,壹基金将在做好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专注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等原有项目工作外,启动“公益网台”、“丝带志愿者计划”等。公益慈善的覆盖面很广,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杜啸天 张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