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2-3-4 20:22:06

从学雷锋到志愿者 目前宁波志愿者队伍初具规模

http://www.cnnb.com.cn/pic/0/02/51/52/2515282_921285.jpghttp://www.cnnb.com.cn/pic/0/02/51/52/2515283_170536.jpg2http://www.cnnb.com.cn/pic/0/02/51/52/2515284_737003.jpg百丈街道辖区内企业志愿者为居民免费清洗老花眼镜,还送老人眼镜盒。http://www.cnnb.com.cn/pic/0/02/51/52/2515285_966945.jpg来自法国的达尔文和北仑边防检查站的武警一起清理路边折断的树枝。  因为他们,最需要帮助的人及时得到帮助;因为他们,我们感觉温暖;因为他们,这个城市的爱,一直在身边……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志愿者服务追求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与雷锋同志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精神内涵是高度一致的。

  这一理念上的融合让宁波学雷锋志愿者行动深入人心。眼下,用雷锋精神引领志愿者服务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情感上接受志愿者行动,志愿者行动成为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

  早在1996年,面对初兴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形势,宁波市成立了宁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2000年,又成立了宁波市志愿者协会。“镇海海港社区志愿者送关爱”、“‘雷锋公司’坚持10年每周有活动”、“宁波电力服务队20年如一日”……打开百度搜索,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有关宁波志愿者活动的信息。宁波的志愿者行动,从学雷锋做好事起步,现已打破年龄、行业、地区界限。

  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志愿者协会,全市有基层志愿者服务队伍2223支,志愿者服务组织已成为我市最大、参与最广泛的社会公益组织。一年365天,宁波市学雷锋志愿者,天天都在行动中,天天都在活动中,天天都在奉献中。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传递着文明和关爱,从中也产生了一批全国叫得响的志愿者服务品牌,为“爱心宁波”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思考篇

  志愿者服务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什么短短十多年间,宁波的志愿者队伍发展得如此迅速蓬勃?套用志愿者陈国荣的一句话,那是因为——

  爱是会起“连锁反应”的

  说起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的陈国荣,社区居民几乎无人不知。年近八旬的陈国荣是社区“心连心”互助组的发起人,也是宁波市第一支交通志愿者社区中队队长。

  前不久,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两句话:“我有一次去客运中心,上了车有一个人马上给我让座了。我不好意思坐,结果他把我按下去了。后来抱小孩的上来了,我让给他坐。然后后面的又让给我,这就是‘连锁反应’……”

  “我是个居民,只能做居民的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哪怕是一步,大家汇聚起来就成了宁波的一大步,向前走了……”

  陈国荣的两句话,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短短十多年,宁波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学雷锋志愿者。正是因为这种“连锁反应”,让“爱”得以感染,让志愿者服务迅速在甬城大地遍地开花。

  就拿陈国荣来说,他是一位热心的交通志愿者,在他的影响下,2010年10月,丹顶鹤社区赋闲在家的一些老人经过简单培训后,组建了一支交通安全志愿者服务队。一年多以来,这群老人身穿红背心、头戴小黄帽、手举小黄旗,每天4人轮流协管。让老人们欣慰的是,在他们的影响下,这支队伍慢慢地壮大起来了。

  王雅仙是陈国荣的老伴,也是这支队伍的发起人之一。去年5月,老两口去舟山参加孙女的婚宴,王雅仙在斑马线上被一辆汽车撞倒,脑部出血昏迷。住院期间,她心里一直惦记着站岗的事儿。“我出院后,哪怕坐轮椅也要去指挥交通。我要告诉大家,斑马线是安全线、生命线,对司机来说更是高压线,我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年,10月19日,王雅仙身体刚有好转,便上路站岗了。

  钱志良老先生是这支志愿者队伍中“资历”较浅的一位。他手中捏着的小黄旗,身上穿着的志愿服,都是刚过世不久的老伴用过的。他的老伴郑静娣,是这支志愿者队伍的第一批成员,十分热爱这份“义工”。去年7月份,她突发急性胃溃疡,8月份不幸离世。一个多月后,钱志良便代替老伴到路口管理交通。他说:“这是老伴的遗愿,也是我纪念她的方式。”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从最早的5人发展到如今的39人。

  记者感言

  “我是个居民,只能做居民的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哪怕是一步,大家汇聚起来就成了宁波的一大步……”陈国荣的这句话,让我们想起很多。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宁波志愿者队伍初具规模,注册志愿者人数在全市户籍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已明显超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考核目标,但是与我市人口来比,还不能说是发展到了高端程度。从志愿者人员构成来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格局还没有得到很大改变。调查显示,志愿者中有61.9%是青年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方途径形成以社会志愿者服务为荣的社会氛围。


   1.东胜街道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换灯泡等定期的家政服务。

  2.2011年,小港街道救人的“活雷锋”俞明季设立志愿者道路救助站。

  3.汽车南站志愿者为旅客送水。

  创新篇

  有一种特别的志愿者,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默默地为广大市民及弱势群体无偿提供各种公益服务,将业余爱好变成了一种长期的坚持。网友感其精神,称他们不是为利益而是为了爱而生活——

  网络义工

  虚拟世界里的活雷锋

  在镇海务工的四川籍农民工陶进是宁波的网络雷锋之一,因为他创建了6个爱心QQ群。

  2008年,家乡发生地震后,陶进看到很多宁波人给家乡人民捐款,他感到来自四川的同乡们也该为宁波做些什么,便将同乡会群改成了“爱心志愿者社区”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第一次活动,他们来到市区西郊敬老院开展服务。

  陶进发现身边的单身汉越来越多,也跟着着急,建立了一个相亲QQ群。之后,又发现外来工孩子没人辅导,就建立了一个以辅导外来工子女为主要目的的QQ群。就这样,他的QQ群越来越多,群友已有七八百名。这些群友年龄、层次、文化都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是有爱心和热心。这两年来,陶进利用爱心志愿者社区QQ群平台,发动群友800多人在镇海开展系列爱心活动,并为四川、青海等灾区筹集近百万元的爱心款物。

  像陶进这样的网络雷锋,还有很多。

  66岁的张纪奎,是个退休小学教师,现在的身份是北仑新区论坛的超级版主。他每天的工作都从这个许多人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间开始。他说:“后半夜是垃圾帖的高发期,我每天起得早,争取把它们都删掉,净化网络环境,也算是尽自己的努力做好事。”

  去年7月23日晚上,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宁波不少网民彻夜难眠,通过微博转发信息呼吁献血,希望能为受伤群众尽一点力量。网友“肚拉拉”在天一论坛上发帖发动宁波爱心市民献血,并公布了市区献血点详细位置及工作时间。

  去年6月27日,东方热线论坛上发表了《一份关于一个可爱生命和一个濒危家庭的求助信》的帖子,很快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7月5日,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进胡雨晨的病房,并将6000元钱递到胡雨晨的母亲手中。7月6日,柴桥芦渎中学3名初三学生也来看望胡雨晨,并捐了180元零用钱。7月9日,北仑区志愿者协会携手宁波爱心同盟,共同组织了为胡雨晨进行爱心义卖的活动……

  “学雷锋,你想做点什么?”今年2月份的北仑新区论坛上,这个帖子因为网友的实时回复而被置顶。“爱心义卖”、“义务献血”和“清洁家园”等3个网友支持率最高的活动,成为“学雷锋”的重点活动。网友亚亚是论坛义工活动的热心参与者。2月5日,亚亚组织网友去梅山养老院献爱心,原定20人的团队,最后去了65人。

  目前,宁波已经拥有一大批网络志愿者,他们一旦在网上发现确实需要帮助的人,就会马上行动起来。像成立于4年前的鄞江中学同心基金会,原是88届20来名同学为捐助病困老同学而建,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网络爱心团体,一旦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在群里发布信息,组织实施一系列爱心活动。如今,加入这一爱心群体的同学已达80余名。

  还有奉化锦溪论坛的手牵手爱心联盟、天一网络义工、分享爱心俱乐部、爱心同盟等等。

  在宁波,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网络志愿者。这些以网络为纽带的网络志愿者,不仅仅是在幕后,更通过网络的联结走到生活中,积极奉献爱心。

  记者感言

  宁波是较早接入互联网的城市之一,也是网络文化发展较快的城市。全市现有网民487万人,网站4万多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于前列。志愿者服务的网络化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网络志愿者的公民化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网络越普及,就越需要网络志愿者,网络志愿者有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要倡导志愿精神,使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志愿者,让具有理性和自由精神的网络志愿者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



  启示篇

  如何让雷锋精神化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动,走进百姓心灵,引领社会风尚,并让广大市民在学和行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奉献的乐趣与生命的真谛。对此,宁波大学校团委书记周青说——

  让学雷锋

  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昨天下午,宁波大学校团委书记周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雷锋’,社会要做的是把每个人的雷锋精神通过制度、文化、活动激发出来。而这恰恰需要社会、家庭、个体共同努力。”

  “于社会,政府应该提供足够多的岗位和服务项目让‘雷锋’们有事可做;支持自下而上的民间社团组织,让‘雷锋’们有‘家’可归;提供法律保障,保障‘雷锋’们的合法权利,让‘雷锋’们的权益保障有法可依。”

  “于家庭,弘扬雷锋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一代。年轻的父母在培养下一代中渗透雷锋精神教育,帮助孩子通过奉献来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

  “于个人,要让每个人在爱心服务中感受到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对自我的认可,来自同伴的支持,也来自社会舆论氛围的环境。不要让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影响学雷锋行动的本质,不要让志愿者服务成为一个人的孤单身影,而让学雷锋行动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行为。”

  周青说:“期待有一天,当路遇老人摔倒后我们都敢于义无反顾地去扶,当他人有难我们敢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法律成为雷锋行动的庇护伞;当我们的父母都能遵守交通法规,当我们老师都能带头践行雷锋精神,让教育成为传承雷锋的沃土;当学雷锋活动像健身、购物一样方便、时尚,让雷锋精神在每个人身上生根发芽。”

  记者感言

  雷锋精神是朴素的,人人都可以成为雷锋。我们要用最平实的态度理解雷锋精神,把学雷锋精神当做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需要常年不懈的坚持、坚守。当我们把雷锋精神真正植入心中,始终坚持一个做好事、做好人的信念,学雷锋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宁波晚报记者 朱志莹

  资料图片由徐佳伟提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学雷锋到志愿者 目前宁波志愿者队伍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