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上雪 发表于 2012-9-2 08:25:24

341万亩公益林,宁波的生态富矿

叶光明一家生活在鄞州章水镇大皎村,一出家门,四周都是山。天天面对郁郁葱葱的山林,老叶却不能“下手”:家里要用点木头,只好到洞桥甚至更远的轻纺城去买。“以前,经村里批准,村民可以少量砍伐树木,但现在不允许了。”2001年,我市编制出台《宁波市生态公益林规划》,首次启动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拉开了公益林建设的帷幕。这一政策也从此改变了全市十多万像叶光明那样的林农“靠山吃山”的生活。公益林建设从无到有。2004年,经省林业厅审核,省政府公布认定,宁波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301万亩,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31万亩,省级重点公益林187万亩。全市封山育林75.8万亩,实施公益林中幼林抚育84万亩,退耕还林1.9万亩。2007年,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我市再次加压,在原来基础上,新规划增加100万亩市级公益林,到目前已实施83万亩。鄞州区走在全省前列,成功创建省级公益林建设示范县。山林面积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奉化、宁海、象山等南部地区在建设“森林宁波”的号召下,公益林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奉化市每年都在公益林区内开展绿化造林,开展森林抚育,逐步改善公益林林分质量。目前,该市60.53万亩公益林提高了该市森林覆盖率3.8个百分点,达到66%。实行封山育林以来,溪口镇上跸驻村村民陈位康一直是村里的护林员,几乎天天在山里转。他说,过去村民砍树砍柴,一些山光秃秃的。现在树大起来了,碧绿一片,看着就觉得舒心。到2015年,我市公益林划定面积将达到400万亩,提前五年完成预定目标。全市60%以上的林业用地列入公益林保护范围。效益补偿,结束森林生态无偿使用历史当“公益林”这一说法刚进入村子的时候,一些村民并不买账。不准伐木,靠什么活?林农的担心不无道理。2003年公益林区划界定基本完成后,我市正式启动公益林效益补助试点,此举结束了森林生态效益无偿使用的历史,公益林建设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年落实试点面积85万亩,补助标准每亩7元。除了部分用于森林管护之外,大部分补助金发到农户手中。不砍树,还能拿补助。这让林农吃了一颗“定心丸”。2005年全市219万亩重点公益林全部实施了效益补偿,并将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8元。由中央财政补偿基金、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及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组成的稳定的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也在修改中得以完善。而随着公益林建设的推进,山区、林区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公益林从过去的“要我管”变成“我要管”。到今年,全市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341万亩,公益林补偿资金超过4亿元,在全市111个乡镇(街道)1566个村为14万多户农户开设银行专用账户。投入4亿元,“产出”600亿元荒山重披绿装,长成一片森林;溪流重归清澈,为下游人们提供甘泉……扎根偏僻山区的公益林其实和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蕴藏无限生机的公益林犹如一座座生态“富矿”,在水源涵养、改良土壤、净化大气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效益公报显示,经测算,经过十年建设,相较于4亿元的投入资金,我市已建成的341万亩公益林其“产出”的生态效益价值扩大了一百多倍,累计超过600亿元。全市森林面积净增50.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提高3.67个百分点,达到50.2%。森林结构进一步优化。阔叶林面积比重提高38个百分点,蓄积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生态功能日益显著。全市森林静态储存二氧化碳2196万吨,年释放氧气300万吨,吸取二氧化碳400万吨,相当于97万吨标煤或782万升汽油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碳汇功能十分巨大。全市森林年涵养水源45亿立方米,是2009年全市总用水量的两倍。林区群众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森林旅游和农家乐。目前全市建有21个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经认定的市级以上农家乐有上百个,经济收入8亿元以上。森林公园建设和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改善了居住、投资和旅游环境,进一步促进了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记者感言:从无到有,补助标准也逐年提高,公益林的建设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生态文明日益受重视的程度。在极端气候现象和自然灾害增多的大环境下,加快推进公益林建设,必将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安全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森林质量仍然较低,公益林管理力量薄弱,部分地区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直面这些问题,制订有差别性的补偿政策,是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长久之计。(来源:宁波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41万亩公益林,宁波的生态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