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上雪 发表于 2012-9-5 21:47:48

维护和谐生态需要这样的“园丁”

“吴有水:小‘联合国’里的‘老娘舅’”(9月3日《宁波日报》)。慈溪市五塘新村的外来人口来自十八个省区,吴有水当过兵,在家乡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为人热情,处理问题能力强,很受老乡的尊重和信任,在企业工作时就曾成功调解大大小小矛盾和纠纷几十起。五塘新村成立了宁波市也是全国首个和谐促进会,吴有水走上了和谐促进会专职工作岗位,担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吴有水是社会组织的专职社会工作人员,也是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社会生态的一名“园丁”。一位江西老乡骑自行车下班途中不慎摔伤,断了4根肋骨,医药费花了7000多元,夫妻俩要求企业赔偿3万元。但是企业认为是他自己疏忽造成了意外,只能给2000元钱作为慰问金。伤者的老乡们很气愤,扬言要到企业闹个鸡犬不宁。一听到这个消息,吴有水立马上门了解情况,然后与企业协商,终于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城乡基层社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些矛盾,需要提升社区自治水平,提升居民村民自我化解矛盾的能力。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如慈溪市是浙江外来务工人员最集中的县级市,外来人口近百万。原来的村级管理模式面临流动人口管理难、民间纠纷调解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等多种问题,目前,慈溪在345个村、社区全面组建了和谐促进会;二是要发掘像吴有水这样的“和谐社会生态园丁”,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成绩巨大。但是,由于社会转型、体制改革时间跨度大,过程复杂,许多问题积重、矛盾积累、干群关系弱化,利益纠纷增多。在这个情况下,采用单一、机械的“不出事逻辑”维稳思维,常常会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现象。特别是在已经“出事”的情况下,片面而又机械地采用“增警力、强堵压”的方式,往往会引发出更差的负面效应。“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进程中,有人把基层社会的维稳工作比作为增强“消防功能”,其实不然。社会矛盾积累,社会“燃点”潜伏,但如果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和谐的社会人文生态,即便是有燃点,由于“易燃易爆”物品较少,社会政治人文生态的“空气湿度”就能够克制那些易燃“火星”。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人文生态,需要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让人有话说、有理讲;还要发展社会组织,形成行政、市场和组织自治有机结合的良好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一支社会生态“园丁”队伍尤为关键。有了千千万万个吴有水,同时有了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机制,才会有和谐社会生态园郁郁葱葱的良好景象。(来源:宁波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维护和谐生态需要这样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