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四~ 发表于 2012-12-24 22:05:53

“共享城市”引领社会创新

“共享城市”引领社会创新

来源:社会创业家



  首尔这个城市,让你联想起哪些名词?明洞?Samsung?还是《江南Style》?另外一些正在和首尔产生关联的词语却是“公民起动”、“ 小区参与”、“共享”。这或许不是一般人对首尔的印象,但这些元素正在悄悄地改变这五光十色的都市。

  

  走进建制的反建制市长

  

  拜访朴元淳市长的那一天,首尔下着倾盆大雨,因为迷路,好不容易才找到朴元淳市长的办公室。市长笑容可掬地出门迎接我们,并吩咐助手为我们端上热茶,让人温暖。

  

  一组朴元淳的画像被陈列在市长办公室,是朴元淳参选时一位市民支持者送来的礼物。他指着这组画像说道:“左边那幅是现在的我,中间那幅是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我将会变成右边的样子了。到时,我的白发或许会渐渐增多,但我相信自己服务市民的心不会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朴元淳用他的行动证实了他的一如既往。农村出身的他年轻时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在极权统治的时期曾入狱、也曾被学校开除学籍。其后,他当过检查官、**律师。十多年前,朴元淳成立了“美丽基金会”和“希望制造所”及,致力于推动公民社会。他以“共”(sharing)的理念创立“美丽商店”(Beautiful Store),十年间已经在韩国开设了105家分店,招募超过5000名志工,乃南韩最出色的社企之一。去年十月,朴元淳当选为首尔市长。

  

  朴元淳竞逐市长一职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朴市长毫不讳言,由反建制走进建制,他曾面对过某些人的挑战,也一直在把质疑转为动力。上任一年间,他努力把首尔市建立为一个“共享”的城市:制订措施让市民可“共享”政府部门的工作间;增设六个由市民提名的“名誉市长”,时刻贴近民意;强化咨询机制,让市民及公民团体共同参与政策制订;新设“社会创新”部门,与民间团体建立伙伴关系,在小区内实践创新及富有社会效益的计划。

  

  我留意到市长办公室的墙上贴满数百张post-it字条。靠近看,是市民对市长的期许。我们好奇,每天看着这些字条,会否构成很大的压力?朴市长淡淡地说:“这是市民的话,我每天都会仔细的看。我是市民选出来的,为什么感到害怕?这是我的工作。”

  

  他的助手悄悄跟我说,市长每天工作二十小时,有时会在办公室留宿。离开时我想,真正的社会变革者不是这样吗?把社会意义放在最前,善用自己所属位置、才能与网络,一点一点地改革社会。



  一次成功:大家的“首尔林”


  朴元淳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前景能够燃起人们的热情、吸引更多人为之奋斗?他找到的答案是,这个前景必须符合时代要求。

  

  在圣水洞建设“首尔林”就是反映时代要求的一个范例。按照规划,这里将建起新的市政大厅,并辅以文化观光区、唐人街等项目。

  

  “作为大规模商业区来开发,这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吗?”成为市长以后的朴元淳曾经不断问自己。首尔要成为世界一流城市,关键的一点是构建文化基础设施,使其深入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一味地开发商业区并不是明智之举。

  

  于是,以前的开发计划被取消,新的构思是建造一座生态公园——“首尔林”。当然,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少。

  

  “如果按原计划进行,圣水洞一带就能作为商业用地,最少能确保5兆元的销售。您真的要更改计划吗?”

  

  虽然坚信自己的决定没有错,但听到这样的提问,朴元淳还是有些动摇了。5兆元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不得不重新思考,是选择经济价值,还是环境价值?

  

  没有两全其美的选择。最终,朴元淳还是决定在圣水洞一带建造有益于城市环境的生态公园。首尔要成为世界一流城市,不能只停留在功能和效率方面的成就,更要开创具有首尔特色的文化环境。他向公务员们强调了建造生态公园的理由。根据统计,2004年首尔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1.5平米,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东京、伦敦、新加坡、巴黎、纽约等世界一流城市。

  

  站在地区居民的立场上,虽然短期内在经济上或许有所损失,但朴元淳深信,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一个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机遇。圣水洞所在的首尔东北部属于生活质量较低的地区,生态公园建成后地区面貌将有很大改善,其受惠者就是当地居民。

  

  “建设首尔林计划”确定之后,市政府公开向市民征集公园名称和设计图,市民中形成一股庆典般的热潮:“首尔林里的树木要郁郁葱葱,富有生机。荷花池内流水潺潺,四周环绕着开阔的草地。市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尽情嬉戏玩耍。”这样的构想在众多提案中脱颖而出。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首先是圣水洞地区的旧货商铺和混凝土工厂的补偿问题,还有商业开发计划取消后,周边居民的反对声。

  对于补偿问题,“首尔林”项目负责人直接与旧货商铺、混凝土厂商进行一对一说服,最终圆满解决了问题。但是,在协商解决居民补偿问题时,却遇到了棘手的对抗。

  

  “这个公园不是为市政府和市长建造的,而是为改善全体首尔市民的生活环境而开发的,不是吗?”

  

  这些也是朴元淳心里的想法,有关负责人在听证会上对反对者说了这么一番话:“各位居民,请大家好好想一想。这一带以后将成为首尔东北部唯一的公园地区。到时候此地的房价自然会上涨,谁也挡不住。”

  

  在多方努力下,首尔林最终落成,在朴元淳看来,“首尔林”建设成功最大的因素就在于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投入1%共享

  

  HANKYOREH独立报馆的公民参与形式是首尔的另一个共享的典范。

  

  HANKYOREH诞生于1988年5月15日,是80年代公民运动的产物。报馆由一群拒绝妥协于政治审查、坚持新闻自由的新闻工作者创办。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练,已发展成韩国最大的新闻媒体之一,近年来,报馆设立了HERI经济研究单位,深入研究小区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个案。

  

  HANKYOREH的股东是6万2千多名新闻工作者、社工、教师、家庭主妇、基层人士……每位股东不会拥有多于1%的股份,以确保报馆的中立性及多元性。

  

  HANKYOREH的公民参与模式,让我想起由朴元淳创立的出色社企“美丽商店”(二手物资回收店)。市民们被它“1%共享”的理念所感动,愿意每月捐助1%的物资、奉献1%时间,积少成多地共建“可持续发展”这远大的社会目标。

  

  在首尔,共享的精神随处可见。李婆婆是美丽商店的义工,她在美丽商店度过了七年的退休生活。她自豪地对我说:“我当义工已经七年了,每天起床时,总会想想如何把这小店经营得更好。我要得到些什么?嗯……看看这精致的围裙,上面绣有我的名字,只有当了五年的义工才可拥有的呢!”是的,我们为什么总想要得到什么,才开始关注社会?

  

  供职于“希望制作所”的线镜,在大学主修艺术与盆景学,曾到柏林思索生命的意义。她热爱着她的工作,最喜爱游走世界各地寻找社会创新的灵感;星珍大学毕业后,没选择令人羡慕的飞机工程工作,反倒想投身社会企业;育有一名女儿的年轻妈妈高恩,心里对社会使命有一份坚持与执着。

  

  线镜、星珍、李婆婆、付出1%的志工,一个个毫不显眼的人物,正在切实地参与首尔社会变革的历程。

  

  或许我们会误认为“社会变革者”应是英雄式、领袖型的人物。诚然,社会需要如朴元淳般的灵魂人物,以其感染力唤醒公民意识。但真正的“社会变革”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我们需要1%的精英领袖,更不能忽略另外99%的公民力量。



  作者:谭颖茜,香港社联-汇丰社会企业商务中心高级经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享城市”引领社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