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14481|回复: 0

[DMEL每周一问] DMEL第24问:没有目标,可以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5 09: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想一下,某一天你成为了北京市的市长,你会怎么治理这个城市?


  一种可能的情景是,你为百姓服务,聆听他们的声音,听取他们的建议,寻找他们的困难,然后逐一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另一种可能的情景是,你提出某一种总目标,比如建设宜居城市,然后在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经济、社区等方面分解子目标,采取一系列举措,一步步达成总体目标。


  我们做公益项目,其实很多时候和北京市市长并无二致,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几乎是一样的。


  应对复杂问题的干预方式,可以抽象出上述两种极端。第一种,暂且称为“响应式”,也就是干预者自身不设定目标,他的任务就是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第二种,暂且称为“目标式”,他制定某些特定的目标,然后带动服务对象实现预期的变化。


27034f9dd7454de79430575444e99c52.jpg


  干预方式是一个频谱,在两种极端方式之外,大量存在是两种之间的,也就是即包含聆听需求又包含设定目标的混合状态。根据两者程度的不同,或有偏左,又或偏右,合理的情况应该是基于需求分析来设定目标。在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讨论这个频谱的最左端。


  在公益领域里,由于更容易受到理念和价值观的主导,纯粹“响应式”的干预非常多见。比如,有些基金会资助NGO的发展,他们说,我们并不设定什么目标,我们提供什么服务完全要看NGO你有什么需求;有些机构做青少年发展,他们说,我们并不设定青少年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就是服务这一群人,相互关爱、共同成长;还有一些平台型机构,他们说,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对接,我们不设定目标,大家有什么收获完全要看大家各自交流什么。


  纯粹“响应式”的干预方式,貌似以服务对象为先,但实际上问题很多,需要我们警惕。


  首先,人和资源因目标聚在一起。我的一位老师曾这样给我打比喻,“设想一个公开的会议,如果主题是讨论如何治病,你会去参加吗?你都无从判断它是不是你需要的。如果主题是讨论如何治疗癌症(或其它病症),那么患癌症的人就很容易知道这是他需要的,而患感冒的就会自动不参加会议”。换句说话,干预的目标不是人聚在一起之后再制定的,而是有了目标之后有需求的人才会聚在一起。如果自身定位不清楚,服务人群会无所适从。


  资源跟着目标走,而不是目标跟着资源走。理解这一点对于公益组织的筹款非常重要。现在有不少NGO抱怨说,有好的项目但没有钱;又有不少基金会抱怨说,有钱但找不到好的项目。这两句话,在我看来只可能有一半是对的。现在很多NGO的项目,是讨论怎么治病的而不是讨论怎么治癌症的,资源方常常无从判断自己要不要走进这个会议。


  从NGO自身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没有目标,那么身边即使有众多资源,我们也可能发现不了。《哈佛幸福课》曾这样讲述目标的意义:当你想买电脑时,你会忽然发现居然有那么多卖电脑的厂商,身边居然有那么多的电脑促销广告,而在你不想买电脑时候,这些资源其实都存在但你却看不到他们。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清楚,我们就无从判断需要去关注哪些资源,资源也就不能为我们所用。


  其次,我们要警惕一种无序的响应。聆听需求是对的,但需求只靠聆听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看来,需求分析一定是干预者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目标的设定,和服务对象的诉求、状态以及遇到的困难,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是干预者的理解力照见服务对象的需求的过程。


  人的感知力是很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好像貌似在听取服务对象的需求,但实际上我们很可能只听到一部分。有些人的嗓门更大,表达能力更强,于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们习惯和谁在一起,我们经常与谁打交道,我们就更容易对这部分人的需求感同身受。而且,我们常常更容易感受到眼前和近期的需求,而对未来的重要的事情缺乏感受力。


  如果我们没有总体考量,没有目标设计,我们很容易被偏颇的感知和偏颇的需求所误导,然后迷失在各类需求之中而不自知。感受需求,需要主心骨。这个主心骨,就是目标。


  需求感知偏颇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做支教的组织,更容易感受到支教大学生的需求;在学校里开展教育项目的机构,更容易感受到校长和老师的需求;公益机构的领导人,更容易体会到员工的需求;资助型基金,更容易感受到NGO的需求。我们离最终的受益人距离很远,语言和情感不通,我们对他们的需求严重缺乏体验和感受力。说到这,也就越发感受到特蕾莎修女坚持选择与穷人共同生活的意义。


  当我们对这些近在身边的需求感受力越强,我们越是积极响应这种需时求,我们就越容易迷失自我,然后我们离最终真正的需求,离我们的初心也就越来越远。


  一个号称响应百姓需求的市长是不可信赖的,即使他真心实意这么做。没有目标的公益机构,没有目标的公益项目也是很难让人信赖的,即使我们真心实意地做公益。虽然制定目标很困难,而且目标没有一成不变的,我们制定的目标以后还是要换,但我们仍需要坚持不懈地厘清事实,制定目标。


  与公益机构同仁们共勉!


  作者:李志艳 来源:社会资源研究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