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686|回复: 0

莫让打工子弟教育成特殊教育 应给其自信的童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4 1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刘让贤老人与什巴小学的学生在一起。 (注:图文无关)
  农民工子女从难以在城市就学到政府千方百计保障其就学,无疑已是相当大的飞跃,但同时也必须正视问题的存在。仅仅安放好农民工子女的书桌还不够,还必须想清楚该怎样安放这张书桌才能让这些孩子每天都有快乐的心情,拥有美丽的童年——
    在北京的西山脚下,有一座叫巨山的村子,这个村子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校——巨山小学。推开巨山小学的校门,一水儿的单层平房,灰墙灰瓦灰甬道。
    和大部分位于北京城乡接合部的学校一样,这个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打工人员家庭。全校800余名学生中,90%是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智力障碍、语言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孩子占4%。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不仅是北京最早免费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基础教育的名校。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坚持要给每一个孩子平等自信的教育,即使对方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很多参观过这个学校的人都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仅仅安放好农民工子女的书桌还不够,还必须想清楚该怎样安放这张书桌,在教育上就要给农民工子女自信。
  让他们知道“我能行”
    “二年级一班、40个孩子,只有5名北京的孩子,其他全都是外地进京人员子女。”班主任陈谊君老师对记者说,这是巨山小学的典型生源结构。
    作为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校长王淑清非常了解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农民工子女存在最大问题不是智力,而是心理,生活的差异容易让他们感到自卑,缺乏自信”。
    她对记者说,这些孩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基本行为习惯较差,胆小、自卑,交往合作能力较弱,内心存在一定程度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情绪,家庭背景千差万别,父母工作稳定性差、学生流动性大。
    巨山小学的老师们用心研究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这里的老师认为,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这甚至比多考几分还要重要。
    “之前我特别不愿意把孩子放到打工子弟学校去,我觉得那里的教育环境不好,和城里孩子的学校就是没法比,但是巨山小学改变了我的看法。”学生王志的妈妈表示。他们来自安徽,来京两年。
    “巨山小学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我从来没考虑过他们来自哪儿、家境如何。”王淑清说,“真正的不同,只有户籍不一样。除此之外,和北京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只要给他们成长所需的爱,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在校园深处的那面红墙上刻着三个金色的大字——我能行。
    每次新来的孩子,王淑清让孩子大声喊出这三个字,于是记者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我能行。”孩子声音小小的。
    “谁能行?大声点,校长没听清!”王淑清追问。
    “我!”孩子放大了音量。
    “把话说完整。”王淑清“不依不饶”。
    “我能行!”孩子大喊一声,声音大得似乎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就是要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自信。” 王淑清说:“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一样,都有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来到我身边就是我的学生,是我的学生我就要对他们负责。”王淑清如是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