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4448|回复: 0

[公益新闻] 北仑“送粥奶奶”陈杏娣送出新年第一碗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4 12: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37608_649545.jpg


2437624_840942.jpg


2437610_421053.jpg

   宁波公益网讯 冬日的宁波街头寒意阵阵,这对于那些排队买票的外来务工者来说是一场不小的考验。今天凌晨4点多,宁波市北仑区新大路火车票代售点前早已经排起了长队。人们在严寒中静静地等待,只希望能尽快买到回家的车票。
  这些排队买票的人也许不知道,此刻就在不远处的新碶街道玉兰社区,有一位老奶奶正心系他们的冷暖,熬着热气腾腾的白米粥,希望即将回家的游子们能喝上一碗热粥,早点买到车票与家人团聚。这位老奶奶叫陈杏娣,今年65岁,新碶街道贝碶村村民,是一位热心善良、开朗乐观的老人。自去年她为排队买票的人们免费送粥后,迅速走红网络,网友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送粥奶奶”。
  凌晨3点起床开始熬“爱心粥”
  凌晨3点,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陈杏娣奶奶早已起床。她洗了一把脸后,便将事先洗净浸泡好的米倒入电饭煲内,加入适量水和碱末儿后开始熬粥。这粥不是他和老伴的早餐,而是为在票务点前排队买票的人精心准备的。
  看着锅内热腾腾的粥,陈杏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奶奶,那么早起来。累不累?”记者在一旁问。“不累。如果有人挨冻买票,只要他们需要我,我就坚持给他们送粥。总之,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陈杏娣笑着说。
  记者发现,陈杏娣熬的粥味道很特别,有一股淡淡的碱水香。一般人如果不得要领,很难做出这种味道。“这个熬粥的米一定事先洗好、泡好。粥里放碱要适量,多了少了都不好。”面对记者的讨教,陈杏娣悉心地传授起熬粥窍门。
  陈杏娣:“我不图名,不图利,就图他们身上能热乎一点。”
  “你怎么会想到去给那些排队买票的人送粥的?”趁着熬粥的间隙,记者在一旁问陈杏娣。“我不图名,不图利,就图他们身上能热乎一点。”面对提问,她的思绪回到了一年前,向记者聊起自己送粥初衷……
  去年1月20日前后,一股强冷空气侵袭南方,宁波北仑雨雪交加,天出奇的冷。和往常一样,一早陈杏娣和老伴出门去超市买菜,家门口不远就是北仑新大路火车票代售点。
  “大冷天的,买票的队伍起码排了有100多米长,很多人缩着脖子冻得瑟瑟发抖,看起来怪心疼的。”看到这一幕,陈杏娣就琢磨着,他们要是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就好了,起码能暖暖身子。在与老伴商量后,他就回到家开始准备张罗了。随后,陈杏娣从街坊邻居那借来4个大容量的电饭煲,从超市买来盛粥的一次性纸杯,又是熬粥,又是煮姜汤,折腾了整整一下午。第二天早上5:00左右,陈杏娣就把这些大家伙都搬上三轮车,直奔火车票代售点。
  “年轻的时候干过体力活,不然这些东西还真抬不动。”陈杏娣在回忆时打趣地说。

凌晨3点陈杏娣奶奶就起来熬粥


北仑的爱心志愿者们一大早也都过来帮忙熬粥


陈杏娣将熬好的粥倒入保温桶内


  为送粥买来新保温桶给粥保温
  “陈阿姨今年又开始送粥了,我们是特意赶过来的帮她的!”凌晨3点45分左右,北仑81890城管义工、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等陆续赶到玉兰社区居委会来帮陈杏娣熬粥。他们有的帮忙切榨菜,有的帮忙清洗送粥工具,有的则帮忙熬粥,原先冷清的房间顿时热闹起来。
  与去年不同的是,熬粥送粥如今已成为北仑爱心志愿者们的公益活动。“送粥奶奶”陈杏娣用她的实际行动,感染了众多爱心人士参与到送粥队伍中来。“外来务工者为宁波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理应多关心他们,为他们献爱心。”家住百合社区的袁阿姨在采访中说。
  5点左右,经过大家几个小时的精心准备,“爱心粥”终于熬好了!“熬好的粥放在什么地方呢?”记者在一旁问道。“这里!”陈杏娣指了指一旁的“宝贝”,原来是一个保温桶。陈杏娣告诉记者,就在前些天,他特意买来保温桶。“天气冷了,粥容易凉。这样一个桶能装好几锅粥,保温效果又好。”
  在爱心志愿者的共同协助下,陈杏娣将熬好的粥一锅锅地倒进保温桶内,足足装了两大桶。随后,他们又将保温桶、送粥的勺子、一次性碗等,分别放到两辆三轮车上。记者发现陈杏娣是个很细心的人。她在三轮车上第一层先铺木板,上面再放保温桶,车上还放了自备的小毛巾。“如果大家在喝粥时弄脏手,可以拿毛巾擦擦手。”陈杏娣乐呵呵地说,“另外我还准备了糖和榨菜。喜欢甜粥的人可以加点糖,喜欢咸的则可以配点榨菜吃。”

陈杏娣和爱心志愿者们在半小时内送出200多碗粥

将粥桶和其他送粥工具搬上三轮车

粥的味道不错



  “送粥奶奶”服务团半小时送出200多碗“爱心粥”
  清晨5点20分左右,陈杏娣和另一位“送粥奶奶”服务团的阿姨骑着三轮车,载着两大桶爱心粥缓缓驶离社区居委会。经过几分钟的路程,他们和其他服务团成员在送粥点——新大路火车票代售点会合。“来喝粥吧,免费的,暖暖身子……”在大家的协助下,陈杏娣挨个儿给排队购票的人们送去了热气腾腾的白米粥。
  “昨天下午5点起,我便到这里等着排队买票了。前几天,上网订票好几次都因系统繁忙没成功。这不,来排队又不敢走远,就怕回来位子被别人占去。快十个小时都没怎么吃东西,肚子有点饿了,这粥来得太及时了!”喝着陈杏娣递上的爱心粥,准备购票回商丘老家的小李颇为感动。排队人群中,有的去年也喝过她熬的粥。“今年的粥比去年味道更好了!”在北仑打工的高师傅欣喜地说。
  小胡,今年19岁,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作为“送粥奶奶”服务团的一员,今天一大早她便从学校赶来现场帮忙。“看着叔叔阿姨们为了买票,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排队,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因为我的爸爸妈妈以前也有外出打工的经历,所以知道外出打工很不容易,尤其是每年买车票更是要费一番周折。现在,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味道不错!挺好吃!”在送粥现场,耳边不时传来大家的赞誉声。一碗碗“爱心粥”陆续从陈杏娣和其他志愿者手中,传递到每一个排队买票者的手中,大家的脸上都流露出幸福的微笑。此刻,一碗粥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早上6点,“送粥奶奶”服务团带来的两大桶粥全部送完。据统计,半小时左右,现场总共派送出200多碗“爱心粥”。看到带来的粥那么受欢迎,陈杏娣感到很高兴。她说,此时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这些排队等候的人能尽快买到车票,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回家,明年再来宁波发展。中国宁波网1月3日讯(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金旭孟 顾霄扬 陈未鸣)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