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武强(左)和镇干部一起回忆当年母亲到宁波领奖的事。 编者按
说出你身边雷锋的故事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精神已跨越时空界限,成为人类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念,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
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为了纪念和缅怀雷锋,发扬雷锋精神,本报和市文明办、市档案馆联合推出“寻访身边的雷锋”活动,同时推出“雷锋,在身边”专栏。我们要寻访的人年龄不限、籍贯不限,只要寻访对象的事迹和宁波这座城市有着某种联系。亲爱的读者,请将你身边雷锋式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你可以拨打热线电话87685105,87685101,可以登录宁波日报网www.nbrb.com.cn,或@宁波日报(新浪微博),我们将深入采访报道这些人物。
人物档案:沈金梅,女,生于1916年,2003年去世,奉化萧王庙街道袁家岙村人,60年中用祖传秘方免费治愈上万人,对一些路远的患者还免费提供住宿。她的故事1991年曾入选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
“一位女蛇医,她几十年义务给他人看病……”尽管她已于2003年去世,但当2月9日记者打电话到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想寻访她的后代时,话还没说完,当地干部就脱口报出了她的名字——沈金梅,并告诉记者,她的后代依旧在当地做蛇医。
往嘴里含口烧酒去吸吮伤口蛇毒
从萧王庙街道出发车行半个小时,路越来越窄,山越来越高,两旁的竹子越来越密。沈金梅生前所在的萧王庙街道袁家岙村静静地卧在峡谷之中,老房子、旧牌坊、石板桥、潺潺的溪水……置身其中,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据村干部介绍,全村有1500人,但常年居住在村里的只有300多人,且多半是老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孩子们也跟着到山外上学去了。沈金梅是村里的名人,村民们以村里出过她这样一个人而感到自豪。前几年,镇里要求各村将有特色的内容展示在村网页上,袁家岙村展示的是取之不竭的毛竹和沈金梅义务行医60余年的故事。
穿过老街,我们来到了沈金梅大儿子袁武强的家兼蛇伤诊所。
75岁的袁武强两鬓斑白。他说,母亲沈金梅如果活着,今年应该96岁了。他20多岁时得了关节炎,走路不稳当,便开始跟母亲学当蛇医。母亲的手艺是从外公那儿学来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她从江北嫁到袁家岙村后,一开始并没有当蛇医,只是看到村里有人被蛇咬后,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医治,便帮着治一治,由于疗效很好,逐渐声名鹊起。
沈金梅治蛇伤的方法与众不同,不管是身体的什么部位被蛇咬,药永远都是装在毛蚶壳里,倒敷在头顶的百会穴处,通过血液循环将药性输入人体,让人排出毒素,而对伤口只作简单清理……这种方法很灵验,她做蛇医60多年,平均每年医治200多人,算起来医治过上万人,但在袁武强的记忆里,只有一个人没抢救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傍晚,几个人从新昌送来一个中年人,他一周前被一条1.5公斤重的五步蛇咬了,在当地没医好,特来找沈金梅医治,来时人已经昏迷,最后不治身亡。
沈金梅给病人治病非常投入。如果发现蛇毒侵入严重的病人,她就往嘴里含一大口烧酒,消一下毒,然后用嘴吮吸毒汁,因长期用嘴吮吸患者伤口的毒汁,她在四十多岁时门牙就已被蚀脱。
诊治上万人没收一分钱
袁武强说,母亲对病人有求必应。
山里人走夜路,很容易被蛇咬。很多人连夜被送来,沈金梅一听到敲门声,不管白天在田里干活多累,马上会开门。
蛇药越新鲜治疗效果越好,每年夏秋时节,每隔几天,沈金梅就凌晨4时多起床上山采药,不少草药长在峭壁上,她就慢慢爬过去采。
沈金梅有两儿三女,生活拮据,但是她一直坚守一个原则:不收患者一分钱。她说,被蛇咬的基本上是农民,经济不宽裕,收人家钱,不仗义。
有的病人从绍兴和舟山慕名而来,来来回回换药不方便,沈金梅便给他们管吃管住。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位住在余姚大隐姓毛的村妇被蛇咬得很严重,被送到沈金梅家里住了一个月,直到伤口痊愈回家,走时非要认沈金梅做干妈。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来治病的患者除了农民外,还增加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身在异乡,赚钱不多,被蛇咬后,往往情绪低落,沈金梅不仅不收钱,有时还给他们送些路费或吃的东西。
沈金梅从20多岁起就开始义务行医,一直到87岁去世,60多年治愈了上万人,但从没收过一分钱,有时帮患者治好了伤,患者过意不去,会拎几只鸡或几包年糕送来,她也总是推托。
她家里一直很拮据,2003年11月,她去世时,还居住在她结婚时盖的屋里,家里连一台电视机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