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公益网讯 10间教室,26位老师,近100名学生,坐落在宁波市孝闻街小巷里的达敏学校是一所培智学校。每年,学校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送上社会,有的被大企业录取,有的在五星级酒店上班,有的在超市工作。 为何这群曾经连饭都不会吃的孩子能够改头换面,并自食其力?15年间,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和她的教师团队用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给出了答案。这就是刘佳芬提出的“特殊学校社区融合教育”。 近几年,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世界特殊教育舞台上广受好评,并被业内专家一致誉为“中国样本”。“教材、理念、爱心人士……‘中国样本’的创造离不开任何一环。”刘佳芬说。 国内首套特殊教育教材诞生 “特殊学校社区融合教育”简单来讲就是让社区变成大课堂,让生活变成活教材,让公民变成教师。特殊学校的孩子们能走出教室,走进超市、银行、医院、商店等场所中去学习知识。15年前,上任3个月的刘佳芬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方案。此后,“特殊学校社区融合教育”成为了学校教学的核心理念。 “开展社区融合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受益。那么我们到社区里去学什么。去走马观花吗?不是的,要有学习内容。”刘佳芬说,当时老师们在网络上没有搜索到任何现成的教材,于是大家拍板决定由全体老师来编写国内首部特殊教育类教材。 目前,达敏学校共编印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24本。“包括手工、劳技、生活适应、生活数学、生活语文5门课程,并全部通过了浙江省中小学生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据刘佳芬介绍,前几天,老师们对教材进行了重新修改,正式的教材现已完全定稿,并送往出版社。 刘佳芬全国巡讲归来 将把特殊教育做得更广 特殊教育社区化:达敏学校学生走进超市上课 网友热议“尊严嬷嬷”刘佳芬:让智障孩童不落单 刘佳芬无私奉献精神感动宁波市民 刘佳芬和她的“达敏团队”:恒爱,敬业,创新 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真心的付出收获真诚的感谢 刘佳芬:浇灌迟开的花朵让智障儿童活得灿烂 “教育协作理事会”畅通“社区融合”之路 课程的建设,除了教材之外,还需要跨入社区的第一步。起初,毫无经验的老师带着智障孩子们在商店、超市、公园等地四处碰壁,饱受委屈。如何打破学校和社区之间存在的壁垒,让社会资源愿意为达敏学校服务?刘佳芬一次次地思考找到了解决办法。 “如果学校所在的街道和社区能帮助我们与商家,企事业单位沟通,建立一个‘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那么教学理念的实现就会畅通许多。”据刘佳芬回忆,最开始,社会对达敏学校的了解甚少,光用嘴巴介绍根本引起不了商家的注意,于是她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这一局面。“提升师德,建设一支恒爱如春的教师队伍;学生参与手工制作、文艺演出、运动会等,尽情展示自己;让市民走进我们的学校,参与学校活动。”刘佳芬说:“最早来到达敏学校的是宁波市工程学校(原宁高专)的志愿者,紧接着是孝闻社区居委会书记及周边居民,慢慢地,海曙区8个街道,73个社区全部走进了达敏。大家了解到我们学校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于是多方奔走、沟通,‘协作理事会’最终成立。”目前,协会拥有汉通大酒店、如家宾馆、开心大药房等近200家合作单位,他们现已全部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场所。许多单位、个人还在询问:“我能参加吗?” 刘佳芬说,帮助智障孩子不一定要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而是在生活点滴中给予关怀。是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单位成就了“中国样本”。“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他们的奉献,社区融合教育之路不可能走的如此顺畅。” 在世界特殊教育界竖起标杆 近几年,刘佳芬和她提出的“社区融合教育”在国际特殊教育舞台大放异彩。许多专业、学者对这个崭新的教学理念充满了赞赏和好奇。去年,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举办了特殊教育国际论坛,邀请了美国、香港、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国内的特教专家来到宁波。“当时会上别的演讲者都在讲‘融合教育’,只有我一个人在讲‘特殊学生社区融合教育’。当我提出这个观点时,引起了台下所有人的共鸣。参会人员还来到了达敏学校进行观摩。”刘佳芬说。 “就达敏学校的教学模式而言,在融合教育这一发展潮流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就特殊教育协作理事会而言,即使放眼世界范围都是唯一的。”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许家成教授如此评价。 智能校园 打开“中国样本”新的一页 社区融合教育的提出让中国特殊教育发生质的变化,必将改变特殊教育以后发展的方向。下一步,刘佳芬计划创建一个智能校园,开启“中国样本”新的篇章。 “有一家软件公司曾和我谈过,可以不出门,直接在网上进行智能、高清的对话。”刘佳芬说,有了智能软件,学校老师就不用再利用休息时间外出培训,还能跟其他学校甚至国外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此外,这种软件还能安装在学生家中,家长在家就能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孩子,省去了送教上门的环节,帮老师减负。 “目前,我们在经费上还未落实。我希望争取更多社会友人的支持,让我们在下个学期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