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本报展台了解《公益周刊》的报道理念和公益活动。王鹤鸣供图 7月12日至14日,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下称“慈展会”)在深圳召开,除544家参展方对自己的公益项目进行了展示和交流外,多项公益领域的研究报告也在展会期间陆续发布,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从报告中可见一斑。
慈善蓝皮书
“最需要领域”获捐不足
7月13日,2012《慈善蓝皮书》在深圳慈展会上发布,蓝皮书分析显示,中国的民间外援预计将超出境外捐助,这标志着中国从捐赠入超国转型为出超国,而同时,国内捐款的流向领域仍存在失衡,最需要领域明显获捐不足。
民间外援超过境外捐助
长期以来,中国在民间捐赠方面一直是入超国,即民间接受境外捐赠数量大于向境外捐赠的数量。2011年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据蓝皮书显示,2011年度我国境内对外捐赠与2010年民间外援相比,增幅为2%。以日本地震为主,中国各界为日本地震灾区的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捐赠近9亿元。中国民间外援正在超出境外捐助,中国已经从捐赠的入超国转型为出超国。
“最需要领域”获捐不足
蓝皮书显示,虽然2011年中国捐赠总量达到845亿,保持了自2007年以来稳步发展的态势,但在每个领域的捐赠结构中仍存在非常明显的失衡,许多需要得到社会资源的领域获捐数量严重不足。
在全年获捐最多的教育领域,2011年流向职业教育的捐赠有9906万元,仅占教育行业捐赠总额的1%;而在扶贫与社会发展领域,流向社区发展的捐赠仅2400万元,所占比例不到1%;在公益慈善行业领域,流向支持公益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捐赠所占比例不到3%。
公益问责史无前例
2011年,相当数量的中国社会精英开始对中国现存公益慈善的垄断体制、组织低效、宗旨不明、管理混乱、政府角色不清、监管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发问,慈善蓝皮书认为,这些社会问责,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已经开始群体觉醒。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表示,在我国慈善史上,从未有过这样数量众多且分量很重的密集性公益事件公众问责。而且,问责的都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巨型社会组织。
立足于对2011年中国慈善状况的分析,蓝皮书预测,未来中国慈善捐赠可能从现在的百亿量级达到千亿量级,参与慈善的公民也将从少数人上升为数以亿计,中国的慈善必然突破预设的弥补公共财政不足的地位和角色。
企业基金会
每家平均两名专职人员
7月13日,《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报告》(2012)在深圳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企业及企业家发起的非公募基金会为285家,占非公募基金会总量的22.3%,平均每家有全职工作人员两人,捐款投入最大领域为教育项目,2010年全年为1.9亿多元。最关注教育投资收入低
报告发现,每家基金会的领域平均在2个以上,其中,在教育领域开展工作的企业基金会在数量上遥遥领先,其次是扶贫助困、安全救灾、医疗救助、公共服务、老年人、儿童,不足20家企业基金会涉及文化、环境、青少年、社区发展、卫生保健、残疾人、科学研究等领域。
从收入来源上看,企业基金会92.31%的收入来自捐赠收入,而对于逐渐被基金会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看重的投资性收入,由企业及企业家发起的基金会却未表现出相当的力度,投资收入仅占到总收入的2.34%,低于非公募基金会4.39%的整体比例。
专职人员少公益支出高
基金会中心网2011年数据显示,共有184家基金会披露了工作人员的详细信息,共384人,平均每家基金会仅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而两名人员中的其中一名则为秘书长或副秘书长,低于非公募基金会平均2.5人的水平。
在各项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占到96.7%,行政办公支出占1.3%,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占到0.9%。这与全国基金会年检的结果基本相同。但报告发现,很多企业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是企业员工的兼职或志愿服务,甚至企业会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及办公用品等,因此在行政办公支出及工资福利费用方面还是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
多借业内渠道找合作
基金会如何挑选合作伙伴一直是公益行业一个甚受关注的话题,此次报告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基金会由于难以找到适当的执行方,而不得不选择自身成为项目动作方。
而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多数企业基金会表示会以业内渠道为主,只有两家受访基金会提到招标、邀标的方式。而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也主要以理念及价值观契合,部分基金会提到执行能力和专业性,以及诚信、透明度等。
本报《公益周刊》专门设立展台
深圳慈展会期间,京华时报《公益周刊》也专门设立了展台,以媒体的视角和方式宣传公益理念,参与公益实践。
作为一家运行了两年的都市报公益周刊,本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除报道公益新闻、推广公益理念外,更以切身的行动参与公益实践。展会期间,本报展台除向参观者宣讲公益理念外,还特别设置了“爱心漂流瓶”参与项目,收集起爱心人士亲笔写下的祝福卡片,随后送到“京华流动图书馆”的改装卡车上,这些爱心祝福卡将随着图书车奔赴全国偏远地区的学校,为孩子们送去远方的关爱和祝福,而许多爱心人士还特别留下了自己详细的通讯方式,希望可以借助我们的流动图书馆与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建立联系,为孩子们送去更多的爱心帮助。
此外,本报京华天使基金、大连万达集团、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长江商学院还在慈展会期间携手成立了国内首个“企业公益联盟”,未来联盟将借助发起方的不同特长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项目,并随时欢迎更多的企业、公益组织、教研机构的参与加入,共同为现代公益的发展提供资源优势及交流协作平台。
慈善会
近半项目发钱信息透明不足
本报讯(记者黄英男)7月14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中国首份《慈善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慈善会系统捐赠收入稳步上升,近两年更是达到全国捐款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而慈善会开展的项目,有约一半是以直接提供现金形式完成,未来,慈善会将面临身份独立性、项目单一化和信息透明化等挑战。
接受全国1/4捐赠近半项目“发钱”
作为中国慈善组织的重要类型之一,慈善会系统的捐赠接收量在过去五年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2010、2011年全国慈善会系统接收捐赠款物总额分别占全国捐赠总量的24.8%和24.13%。
而与强大的募款能力相比,慈善会系统在项目开展上则显相对单一,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慈善会项目有47%为直接提供现金,其次则集中在医疗领域。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表示,慈善项目较为单一使得慈善会难以满足丰富多样的社会需求,在进行社会募捐时,提供给捐赠人的选择也比较有限,不利于募捐工作的开展。而在信息透明上慈善会系统相较基金会也仍有差距。会长出身公职独立性受考验。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全国慈善会总数超过2000家,是仅次于中国红十字系统的第二大慈善组织系统。
在对全国30家省级以上慈善会调查后显示,专职人员总数为486人,编制情况包括社会招聘(含返聘)、事业单位编制、公务员编制以及其他(含借调、派驻人员),其中社会招聘人数320人,占65.84%,而公务员编制为15人,占3.09%。
除安徽省慈善协会由于未进行换届选举会长空缺外,29家慈善会会长、理事长均为现任或曾任国家公务员,其中,享受省部级待遇的25人,占总数的86.21%,享受厅级待遇的4人,占13.79%。
刘佑平表示,慈善会与政府关系紧密,一方面使得慈善会在整合政府资源上具有先天优势,但同时也使得慈善会丧失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性。
作者:黄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