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8155|回复: 0

[帮办·社区] “老龄”电梯最好的出路在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8 2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 王 佳 通讯员 郑 磊 文\摄


  截至2012年7月底,宁波在用电梯中,乘客电梯数量已达21376台,占总量的56.7%。“服役”超过10年的有3418台,其中,15年以上的有1029台。

  进入21世纪,宁波便渐渐进入了“高层住宅”时代。随着时间流逝,再青春的“电梯小伙”也会有“老去”的一天,机体会“生病”,功能会“减退”———


  住宅电梯快速增长

  专项维修资金解决“养老”问题

  作为现代城市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电梯越来越多运用到民用高层住宅中。目前,宁波在用电梯数量已高达4万余台,乘客电梯21376台,占总量的56.7%。

  2004年,电梯尚不过1万台,近几年发展迅猛。据宁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的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到2011年,电梯平均增长率达到25.6%。

  一般电梯未经“修整”运行寿命在10到15年。10多年前,甬城一批最早的带电梯住宅拔地而起;1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首批住宅电梯都迈过了“10年大限”这道坎。有的已从内到外修缮一新,整装再发;而更多的还拖着年迈的躯体,终日上下奔波。

  自2008年以来,市质监系统安全监察机构共治理电梯严重事故隐患73起,各类一般事故隐患2563起。

  据统计,在电梯每年的定期检验过程中,约有4%的电梯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经过整改后方能检验合格。

  那么,小区电梯这一公共设施的维修、整改费用究竟是从哪个口子出?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根据《宁波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具有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设备的住宅、非住宅的物业业主、购房人应当按照本办法交存专项维修资金,交存的专项用于建筑物内共用部位、建筑区划内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的资金。也就是说,属于共用设施设备的电梯使用中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更换时,可动用专项维修资金支付相关费用。

  《宁波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是去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

  “这里有个时间结点。于去年4月1日及之后领取预售许可证的新建商品房屋,建立专项维修资金,操作可行性很强;但之前的小区,相对困难得多。恰恰正是这些小区,对专项维修资金的‘现实需求’更迫切,毕竟前者还有一个‘保修’的缓冲期。”一位业内人士直言,2010年之前的高层住宅,电梯使用都有一定年限了,尤其是早些年的,未来几年或将进入“故障频发期”。

  电梯“整修”方案不一

  业主众口难调

  据专门负责电梯现代化更新的甬上专业人士介绍,电梯容易出故障的地方主要是控制柜、电机、门电机这类精密设备,或钢丝绳、电缆线这类易磨损部件。而轿厢、导轨这类硬件设备一般不需要更换。

  在业内,电梯大修是指以修为主,更换一些实在没法用的零部件,而能修的则尽量修好,达到安全系数。

  据悉,目前宁波一些超过10年的高层住宅里,真正更换电梯的少之又少,主要还是以大修为主。一般大修一台电梯需要费用为三四万元左右,虽然有一些效果,但并不能保证多长时间。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进行改造,把核心部件全部换掉,只留下轿厢之类的硬件设备。这种方案效果比大修好很多,每台电梯的费用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

  至于彻底更换,装上新电梯,市场上的价格最低也要20万元以上,一般都要三四十万元一台。

  选择哪个方案,小区业主往往是众口难调。

  “快一个月了,业主间还是意见相左得厉害。”目前正为电梯“整修”搞得焦头烂额的一小区业主反映,有的业主觉得,大修能解决的就大修,专项维修资金要“管”的共用设施设备不止电梯这一项,且余额用至1/3时还得续交后方能再用;有的业主则认为,修不如换,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谁也无法担保电梯‘修’完后会出什么情况,谁也不敢‘拍板’,事情就这么拖着。”

  “这一争执尚建立在专项维修资金已建立的前提下,更愁人的是在不少老小区,建不建还是个问题。”据了解,有些业主认为,一次性拿出这笔不算少的房屋“养老金”,有难度,且不能动用感觉成了一笔“死钱”,有的是因为将房屋出租,不自住也就不上心了。

  “其实,眼光大可放远一点,‘房屋养老金’是能让房子保值、甚至升值的。一个破旧不堪的房屋,一个‘老无所养’的房屋,进入二手市场,吸引度大打折扣。”

  怎么维修最好有规定

  对“拒不履行者”要有约束

  当电梯老化即将迎来大限,安全无法保障时,如果小区内的居民意见得不到统一,隐患终有一天会爆发,酿成严重后果。

  “能否考虑设立一个专门的‘淘汰’规定,使用到一定年限的电梯,究竟是维修,还是改造,抑或淘汰,最好有个参考规定,便于操作。”业主们建议。

  另外,就是建立、申领电梯维修资金的程序和确定方式。

  目前办法规定,对未建立或未按规定交存首期专项维修资金的物业,最小以幢为单位,由业主自主选择建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账户。

  如果小区电梯确实需要维修或更换,并且需要动用专项维修资金,那么需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住户,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住户同意,然后再经层层报批,最后交由资金管理中心办理。

  但现状是,想到要建专项维修资金时,往往是“火烧眉毛”时。因最小单位是幢,仅因个别业主不同意而“搁浅”,或因不到1/2,再次启动“倒1/3”方式征求业主意见,因程序繁复影响了“整修”房屋共用设施设备的进度,进而影响到业主生活。

  “能否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且已满足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赞同人员超过2/3,对‘拒不履行者’出台个约束机制。”有业内人士提议,比如像香港等地实行的“支付令”,一定时间内不履行,将影响到本人的信用度,今后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繁复的程序也导致部分物业公司、业委会不愿挑起这个担子。去年,杭州出台了新条例。“物业公司可以先向杭州质监部门提交申请,由质监出具报告后,再提交杭州消防部门备案。有了这两个部门的联合证明,就可以向物业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申请使用维修资金了。”

  都说住得高,看得远,空气也会新鲜一点。这不是楼层越高,价格也高。不过,一旦碰到电梯罢工,住在高层的就恨不得自己往下住。

  海曙4幢1995年交付的10层住宅,自一个月前电梯因严重故障遭封停后,只要一仰望这10层,业主们都是一脸苦笑,爬楼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哪!

  上了年纪的老电梯,究竟该如何处理,对它们来说,最好的出路在哪里?



  帮办延伸

  电梯维保能力不足

  是隐患

  按照相关规定,电梯维保单位应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并对相关检查情况进行备案。但长期以来,电梯维保工作呈现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状态。很多维保单位在执行维保规定、培养维保人员等方面不尽如人意,维保质量得不到保证。

  首先,专业人员短缺。

  一般情况下人均维护30台左右电梯为宜,但一个无奈的现实是:我国电梯维保人员比较缺乏,缺口在1万人以上,有的电梯维保人员甚至需要维护50部以上的电梯。

  目前,宁波市的垂直电梯数量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加,但维保人员的数量明显不够。维保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刚考出证的维保人员只能算新手,并没有丰富的电梯维保实践经验,这也可能促使电梯维保不到位。

  据悉,电梯维保这一行业,涉及机械、电工等多行业知识,是一门不折不扣的技术活。但眼下,因社会认可度不高,待遇低,当电梯出故障时,又常常被当作“出气筒”,宁波本地人愿从事电梯维保的很少。前些年,相关部门与甬上高校联合办学,培养电梯保养技术的专业人才,结果,学生学成后基本“转行”。

  在宁波,从事电梯维保的多为外乡人。一到节假日,随着人员回乡,维保专业人士更是短缺,这也为电梯的运行安全埋下隐患。

  其次,市场竞争无序。

  目前,宁波全市有90多家电梯维保单位,但是水平参差不齐。

  按照规定,每次维保必须有两个工作人员到场,每年还要有两次专项保养,计算工人工资、加上维保所需材料,以及基本的公司运营成本,一台电梯一年收取五六千元的维保费用,才能让一家维保单位比较好地运作下去。

  但现在一些维保单位报出3000元甚至更低的低价,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样低的价格,会导致维保的时候偷工减料,随便弄弄就过了,给使用电梯埋下安全隐患。

  另外,当一些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低,物业收不上钱,在维保费上偷工减料,维护不善,电梯会坏得更快,陷入恶性循环。

  这些都是关系电梯安全的定时炸弹,亟需予以关注,加以解决。(王 佳)



  如被困电梯

  可拨维保单位的电话

  有心的业主乘坐电梯时,一定会留意到正规客梯内,贴有3张标识:检验合格证、维保单位或物业的应急电话,以及安全乘梯注意事项。

  “一旦被困电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拨打‘110’或‘119’。”业内人士说,这没错。但还有一选择:同时拨打维保单位的电话,或许更好。因为现在电梯的品牌越来越多样,品牌不同,维保技术不同,救援方式也不同。参加电梯日常维护的维保单位,对电梯性能最了解,能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点,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电梯。而且,法律有规定,打维保单位电话救援,必须半小时内到达。

  另外,可以通过电梯“110”,寻求脱困。

  2004年,在质监部门统一领导下,由行业协会具体组织协调,有条件电梯公司自愿参加,组织成立了宁波市电梯公共应急救援体系,并通过质监“12365”平台与公安“110”、消防“119”报警平台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网络体系于2004年12月5日正式开通。

  目前已覆盖到全大市的11个县(市)区中心城区,共32支救援队伍。截至2011年底,共接处警1503次,涉及被困人员约3077人次。(王 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