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两度失业,到40岁才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她一户户走访社区家庭,帮助3000多人成功实现再就业。她叫吴英芳,是江北区双东坊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工,不久前刚刚赴北京领回了“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的奖牌和证书。 1998年,吴英芳独自带着8岁的儿子在义乌市某盐业公司工作,此时她已经与远在宁波的丈夫两地分居近8年。 天有不测风云,吴英芳生了一场大病,被公司辞退了。 为了儿子的学业,并结束两地分居的窘境,吴英芳卖掉义乌的房子,带着儿子来到了宁波,在江北区文教街道双东坊社区住了下来。在一位同事的帮助下,吴英芳在宁波一家渔业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不想这家企业几个月后倒闭了。再度失业的吴英芳四处求职,最后应聘到本地一所高校做学生辅导员工作,成了一名临时工。 2002年7月,为了帮助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不少社区开始招聘社工。经过考试,吴英芳成为双东坊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工,负责劳工保障和居民低保方面的工作。经历两次失业的吴英芳,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当时的双东坊社区有失业家庭1200多户、失业人员2000多名。吴英芳对照居民册,将失业人员逐一登记,一家家查看资料,并上门走访。不过,第一天的经历就让她碰了壁。 那天,吴英芳敲开一户双失家庭的房门。一名中年妇女开门,吴英芳笑脸相迎:“我是社区的,来了解情况,好给你们介绍……”话还没说完,对方就“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吴英芳半天才回过神来。 原来这户张姓人家丈夫得了严重甲亢,妻子是国企下岗职工,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学,家里生活十分困难,而当时政府配套的就业政策很不完善,张家对社区工作充满抵触情绪。 因为两家离得并不远,吴英芳和张家两口子抬头不见低头见。每次碰到,吴英芳总是笑着与张家夫妻打招呼,有意无意地问起他们的生活情况。一次不理,二次不睬,第三回终于有了回应。 考虑到张家丈夫的病情和温和的性格,吴英芳给他介绍了一份社区工作,专门负责外来人口管理。如今,50多岁的张家丈夫仍在干着这份工作。 就这样,10年来吴英芳走访了社区1200多户失业家庭,帮助3000多人成功实现了再就业。 为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吴英芳还与辖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2003年,在吴英芳的牵头组织下,双东坊社区组建了4家非正规就业组织,吸纳200多名失业人员,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岗位60余个,成立了由30余人组成的失业人员家政服务队伍,有效地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在大家的努力下,双东坊社区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2%,连续四年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 “我曾经是个失业人员,如今能够从事一份比较喜欢的工作,我感到很幸运,也很有成就感,我希望我能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让他们跟我一样能够靠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额头已经有了不少白发的吴英芳说。 (来源:宁波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