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肯德基曙光学子正在为环卫工人准备早餐。 不少家庭贫困的90后大学生,在解决读书学费困境之余,更希望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以证明自己的价值。肯德基成立的“曙光基金”,摆脱了传统捐款模式,为受助学子搭建了“学业资助+餐厅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成长平台。他们不仅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提升了个人能力,逐渐完善了自身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90后大学生,成长于经济繁荣的的20、21世纪交替时期。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传统的捐款助学形式,只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不少家庭贫困的90后大学生,更希望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肯德基成立的“曙光基金”,给了受助学子社会实践的机会,他们搭建了“学业资助+餐厅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成长平台,希望学子不仅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逐渐完善自身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要助学金必须到餐厅实践 想要申请到肯德基“曙光基金”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位受助的大学生都要保证在肯德基餐厅实践400个小时,和员工同工同酬,完成餐厅实践工作和社会服务项目。 要求这么多,90后大学生会买账吗?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专业的王鑫却说:“在餐厅打工时我最开心了。” 王鑫家在咸阳,母亲因为高血压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长年累月躺在床上,父亲因此离开了家,她从小跟外公外婆一起住,这段经历令她背负沉重的家庭压力。过去外公每个月资助她500元,自从她受到肯德基资助后,还清了上学贷款,现在还往家里寄钱去。 王鑫现在是校学生会的副主席。打工过程中,她学会了不把生活压力带到工作上,同事评价:“她在肯德基餐厅上班是笑嘻嘻的。”王鑫说,因为刚开始工作时,餐厅经理教给她:“笑会给你带来好运气。”自此在很多场合,她常常会想起这句话。 另一名受助者唐莉也从餐厅实践中获益良多。虽然并非出身于富裕家庭,但唐莉从小也没吃过太多苦。大一刚到餐厅勤工俭学时,繁忙的工作还是让她一时难以吃得消。“在餐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枚高速旋转的陀螺,要让自己习惯很多以前接受不了的东西,比如打扫男厕所、清理客人的呕吐物之类的。”一年的餐厅服务实践让这个小女孩提早接触了社会,“我才知道原来所有后勤服务工作都没那么简单。” 唐莉把400个小时的餐厅实践都集中在一个暑假内完成。忙过了一个暑期后,唐莉仿佛一夜长大了:“我在餐厅学到了一种工作态度,要自食其力,要拉得下脸;另一方面让我不卑不亢,不会感到地位比别人低一等,也不会看不起别人。” 体验底层回馈社会 除了餐厅实践,曙光学子们社会服务项目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项目结合曙光学子们的专业所长、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的资源,覆盖领域非常广,如居家养老课题的研究、留守人群的人文关怀、中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蚁族人群的调查、湘江白色污染探源等。这些项目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发了媒体及公众的关注。 2011年,一张名叫《幸福》的照片在网络上走红,照片上一位环卫工人坐在路边,将孙女抱于膝上,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捧着孙女的脸蛋,鼻吻。唐莉认为这是一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这种幸福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中,结合当下社会热词“正能量”,他们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传递“平凡人的力量”。在去年12月的“曙光公社迎新年会”上,她带头表决曙光公社2012年的社会服务项目计划:用一个月时间走访环卫工人,了解并记录他们的幸福。 3月,经过曙光基金办公室的审批后,曙光学子与广州市环卫协会秘书长赵冬平取得联系,向他介绍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最终得到了赵冬平的支持。随后,他们又到了清洁公司,与经理商量“环工体验日”当天安排。 “那天,我们清晨三点半起床,4点出发,穿着跟环卫工人一样的背心,戴着口罩,开始在淘金站的大街上晨扫,晨扫要在城市苏醒之前把垃圾扫干净,要在6点前完成。”唐莉动情地回忆起那一幕。 “我们工作到衣服都湿透了,到最后我们一直看表什么时候才下班。”王鑫说,因为扫地姿势不对,平时也很少扫地,又太早起床,因此大家都又累又困,才体验到环卫工人的艰辛。 除了“环工体验日”外,在接下来三个周末里,他们还去探访环卫工人,在他们简陋的家中,记录着每一个平凡人的幸福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有对家乡的思念;有两家人一路相互扶持的历程。 在母亲节,学子们手捧康乃馨和亲手制的贺卡等与环卫阿姨们共度在广州的第一个“母亲节”。从来没有收过花的林阿姨,在接过花的那一刻感动得哭了。学子们还专门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比如王阿姨说喜欢吃“老干妈”,学子们就带来两瓶。 环卫工人林阿姨闲聊中,说起没有上过大学是她此生一大遗憾,哪怕有时间逛逛校园也好,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唐莉听到后,就和同学们精心策划了一次“校园行”。5月26日早上8点,阿姨们提着几大兜水果来到广外门口。“我们带阿姨她们进了广外图书馆、自习室,一起去了人气超旺的糖水店,去操场打了羽毛球,还一起体验了一把‘挤食堂’呢!”当时的参与者郑菊红回想起那一幕,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阿姨们说没有什么好送的,于是带来了水果。阿姨们说今天休息,很闲,其实是凌晨5点上过班后赶过来的。阿姨们还说下午有事所以坚决不让我们请吃饭,虽然我们也只是请他们吃食堂,但是事实根本就是他们不想让我们花钱。阿姨们,你们这些可爱善良的‘骗子’……”学子们在微博上说。 6月中旬,曙光学子在淘金路肯德基餐厅,开始主题宣导日之“温暖送早”第一步。由于曙光学子均有在肯德基餐厅工作的经验,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就做好了20份早餐,全部送去给环卫工人。 此外,他们还在淘金站的西关小屋向市民送上五彩缤纷的“幸福手环”,上面印着“不抱怨、不放弃”;众多市民戴着“幸福手环”拍下了与环卫工人合照的一刻。 曙光公社里的温情 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焕铭曾经在给“曙光学子”面试时提到一个概念:感情账户。你给予对方帮助和关怀,你也会获得同样的回报。曙光公社,在这些学子看来是一个温暖的家。 社友吴晓霞在黄石东路肯德基餐厅上夜班,从下午3点到晚上十一点半。5月中旬的一天,她在班级春游后发烧了,但还是带病上班。那天下着雨,她身心俱疲地回宿舍,已是深夜12点多,一推开宿舍的门舍友都已经睡了,“人在生病的时候总是会感到特别脆弱”,漆黑中她摸到了一袋苹果,还有一张“社友”郑菊红写的字条:听说你病了,苹果给你吃好了。“其实我在摸到字条之前就知道是她送我的。” 平时公社里,会有负责人通过群发短信方式,组织大家为某个社友的生日发送祝福、为参加田径赛助威,或者在天晴的日子里提醒晒被子。社友间的感情沟通不断。 学子陆锦群的绩点在全社最高,拿过国家奖学金,家里有3个姐姐和双胞胎弟弟。上一届社长程海英与其家境相似,她们有共同的话题,有同样的烦恼伤心事,而已经从困顿走出来的社长总能给锦群建议和鼓励。在去年4月的一个晚上,海英在锦群宿舍楼下把她约下来,路灯下,她送给锦群一个笔记本。翻开一看,首页写着“送给不一样的你”,接下来的每页都有海英摘抄的励志格言。锦群忍不住,抱着海英哭了,“我猜那晚的月亮是圆的”,锦群回忆道。 “因为长期交流和接触,我们大家的归属感比较深,其他社团的沟通更多带有工作性质,而我们的交流则是以感情为基础,所以相对于其他社团来说,我们之间的感情更亲密。”晓霞说。 传统目光中的贫困学生往往自卑、内向,甚至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受助者身份。而曙光基金的孩子们自信、主动、热情。他们活跃在校园、肯德基餐厅、社区等各个地方,承担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责任。面对未来的职场,他们充满信心。曙光学子们向公众展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快乐公益”。在曙光基金平台上成长起来的学子们,快乐、积极,他们不再为家庭背景所困扰,因为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