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8089|回复: 0

[帮办·热点] 户外行走间 随手做公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11: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亭溪岭古道上的净化志愿者
 

  春暖花开,古道游又火了起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山踏青,古道上、丛林间的白色垃圾也多了不少。
  
  “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目前,活跃在宁波周边地区的登山群有数十个,在这些有组织的驴友群里,“活动中不丢弃不能自然降解的垃圾”已经成为铁的纪律。但是,还有大量缺乏约束的散客存在着随手乱丢的陋习。
  
  白色垃圾污染山林,让有识之士痛惜。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山道上,“净化志愿者”已经开始行动。而宁波周边的古道多达五六十条,白色污染随处可见,与此相比,“净化志愿者”的身影显得分散而单薄。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道,及时发现白色垃圾,定期开展清除,上周,本报帮办周刊联合宁波公益网共同发起“让垃圾回家·驴友公益”行动,受到读者和许多公益团体的热情响应。而从市公益服务中心传来的消息,中心也将为“驴友公益”的开展搭建平台,推动这类旨在保护家乡自然山水的公益行动组织化、常态化。
  
  □王芳郑拓谢堃文/摄
  
  有人迹处
  
  皆有白色污染
  
  “活动中不丢弃不能自然降解的垃圾,鼓励拾捡垃圾,提倡环保,尽量不破坏植被、不留下污染的痕迹、严禁猎杀野生动物;注意团队形象,不得破坏大自然和公物。除了我们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所拍的照片,什么都别带走”。
  
  这是记者在本市一个驴友群的活动公告上找到的一段话。在其他的驴友群里,每次组织者发起活动时,类似的提醒也会出现在报名须知里。
  
  网友“不问人间”是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资深驴友。她参加过很多驴友群组织的活动。她告诉记者,每次出发前,领队们都会要求队员们不乱丢垃圾。旅途中产生的垃圾,队员们都会放在自带的垃圾袋里,下山时随身带下来。
  
  有些新加入的驴友可能一开始并没有这种环保意识。“山之恋”登山群的领队威廉回忆,某天大部队在一个水库边吃完中饭正准备开拔,突然有个矿泉水瓶从人丛中“刷”地飞了出来。扔矿泉水瓶的是一位当天第一次参加群活动的老年人。威廉看到了,没有直接阻止,而是背对着老人,朝其他队友大声吆喝了一句:“大家注意了,不能随地乱丢垃圾,要统一带下山去。”听到这声吆喝,那位老人猛然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马上又跑过去把那个瓶子捡了回来。
  
  团队有团队的纪律,团友们相互之间也有约束。因此有些驴友群虽然人数众多,但每次活动过后现场仍然干干净净。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些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三三两两上山的散客,他们在享受山林野趣的同时,不经意间给大自然造成了伤害。
  
  里村,行政区划上隶属奉化溪口,但地理位置更接近鄞州龙观。这个小村庄四面环山,环境清幽,村里住着的多为留守老人。这两年,常有游人从鄞州那边徒步穿越到里村,欣赏里村三叠瀑的优雅身姿,感受小山村的古朴民风。随着游客的增多,白色垃圾也开始侵袭这个大山环抱里的小村庄。去年年底,“山之恋”登山群的群友将年终聚会放在里村。这天天色尚早,群友们发现溪涧两边散落着许多塑料袋、食品外包装和饮料瓶等,就边走边捡,两个小时后,他们捡起的垃圾竟装满了11个编织袋!
  
  净化志愿者
  
  活跃在山林
  
  位于鄞州区横溪镇的亭溪岭古道,是宁波周边登山客最多的一条古道。每到双休日,只要天气晴好,古道的日均人流量都在2000人上下。这条古道属自然景观,由当地政府修整后向公众免费开放,没有配备专业保洁力量。随着登山客纷至沓来,也给古道的环境保护带来不小的压力。
  
  已经在横溪中心卫生院工作近20年的妇产科护士郏柳朔,深爱着她所生活的小镇,以及镇外山林间那一条条清幽的古道。2009年的一天,她和同事相约去爬山,看到山道上的垃圾触目皆是,心里又是气愤又是伤心。几个同事一商量,决定第二天就过来捡垃圾。
  
  那一天,郏柳朔和六七个同事花了30分钟爬上山,从山顶开始往山下捡垃圾,一干就是2个多小时,捡来的垃圾装满了七八个大号的垃圾袋。就这样,横溪中心卫生院的这批医护人员成为了亭溪岭古道净化的第一批志愿者。
  
  这以后,越来越多的净化志愿者出现在亭溪岭。有企业主,有银行员工,有学校老师,还有一户一户的家庭。参加这一志愿活动的人都是喜欢登山运动的同道,只要有人发起,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他们就会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亭溪岭,一边登山,一边参与山林净化行动。在净化志愿者看来,“捡拾垃圾的过程就是净化心灵的过程。”每一个参加古道拾荒活动的志愿者都觉得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令净化志愿者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他们这些人探出身子,伸长手臂,费劲地用长柄铁钳从古道两旁钳取垃圾,擦身而过的游人也不好意思再把垃圾随处乱丢了。
  
  除了亭溪岭,同在横溪的松石岭也活跃着净化志愿者的身影。在慈溪,一些企事业单位组织力量,合力保护栲栳山古道的原生态。在宁海,环保志愿者定期清理着该县的登山步道。而前不久出现在北仑九峰山的两名捡垃圾的女孩,更引来网友一片赞叹。
  
  上个星期,百丈街道团工委也联合新浪微博宁波同城会发起了“微爱之行”,来自企业、高校、网络的10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徒步芝林古道的公益活动,捡拾古道周围的垃圾。
  
  举手之劳
  
  你已造福自然
  
  “人人都可以成为‘净化志愿者’,只要你愿意,你就去做,就从下一次登古道的时候开始。”这是一位已经加入古道净化志愿服务的小学老师的心声。
  
  也许拾起一袋垃圾,古道不会立刻焕然一新,但我们的心灵却会因此变得更加纯洁、美丽。在这个春天里,多位民间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向本报帮办周刊建议:成立民间的环保团队,有组织地定期进山“拾荒”。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道,及时发现白色垃圾,定期开展清除行动,上周,本报帮办周刊联合宁波公益网共同发起了“让垃圾回家·驴友公益”行动。在过去几天里,许许多多的热心读者和一些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打通我们的帮办热线,表示愿意加入这次行动。一位小黄姑娘在电话里说,只要活动是在节假日举行,她很乐意参加这样的公益行动。
  
  市公益服务促进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在谈到“驴友公益”行动时也表示,如果能把碎片化的净化志愿者组织起来,成立公益组织,把活动时间、活动区域定下来,那么这股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的公益力量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中心愿意为此类项目的开展提供平台,为项目寻求资助方,共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如果你熟悉古道,且经常出游愿意第一时间带队进山“拾荒”,请你加入我们;如果你在穿行古道的过程中,发现有垃圾污染环境,也请你告诉我们。活动热线:18005740000。
  
  新闻链接
  
  把垃圾带回家
  
  事虽小须力行
  
  王英是宁波的一位普通市民,也是一位热爱自然,提倡环保的妈妈。
  
  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带着女儿出去玩。农村、商场、游乐场、田野、大山、海滩……处处都留下了母女的足迹。到一个地方,玩够了,母女二人会分工合作,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然后开始尽情地吃,愉快地喝。吃饱了,喝足了,就把预先准备好的垃圾袋拿出来,把汽水瓶、饼干纸、食品袋、冰糕棍儿、餐巾纸等垃圾统统装入垃圾袋。由于她们去的大多数地方没设垃圾筒,她便告诉女儿:“把垃圾带回家!”如果沿途找不到垃圾箱,她们就真把垃圾带回家。王英希望,女儿从小该记住:垃圾是不能随手乱扔的。
  
  有一年的春节前夕,王英和女儿去儿童公园玩,“女儿看见公园垃圾随处可见,就建议我和她一起去捡垃圾,让假山也过个新年。我很感动,立即与女儿行动起来,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我们捡了8大袋子垃圾,一起抬着放入垃圾房内。”
  
  垃圾是捡不完的。王英表示,她捡垃圾,只想告诉大家,只有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教育孩子从小讲文明,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将来才能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
  
  王英说,“把垃圾带回家”,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不值得一提。因此,多少年来,乱扔垃圾的恶习逐渐成了社会顽疾,甚至蔓延到了人迹所至的每一个地方。要改变这种陋习,一定要从自己做起,通过大家积极的行为影响周围的人们。同时,要把爱护环境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从小注入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王英说,当我们感到富足时,一定不能让自己成为文明的“乞丐”,是时候向陋习说不了。(易鹤王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