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9700|回复: 0

[帮办·热点] 我们的内河 何时能水更清 景更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15: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BRB20130605B01b001.jpg

  “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这是每个宁波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宁波是江南水乡,宁波人爱河。宁波的几乎每条街都有河流相伴,而内河边的小区更是居民喜爱的风水宝地。

  然而,对于我们城市的“血脉”———内河,市民却是爱恨交加。

  爱的人认为,现在的内河变清爽了。家住鄞州新城区的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几乎每天晚饭后要到小区边上的华茂支河旁散步。张先生称:“现在的华茂支河完全变样了,河面上种植了水生植物,比以前漂亮多了。”

  而住在江东中兴北路的周先生认为:身边的河水渐渐发黑了,有些甚至发出阵阵的恶臭。那条曾经给他很多美好记忆的河流不再美好,甚至有一段,成了臭水沟,连洗拖把都嫌脏。“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看到我小时候的小河,河水干净,有鱼虾在游,还能淘米洗菜。现在,这个愿望太奢侈了。”

  同样是身边的内河,为何“冰火两重天”?有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有的却变黑变臭了?

  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市内河管理部门。


  记者 金晓东 通讯员 任宓娜 顾梦婕 文/摄



  城区内河经三年大整治

  每平方清走60厘米淤泥

  位于江东区福明路与民安路交叉口的福明公园,是附近居民日常休闲锻炼的一个好去处。不过,前些年附近居民一直有件烦心事:公园东南面的戚隘河,每到夏季河水都会发黑发臭。

  现在好了,戚隘河难闻的臭味消失了,淤积狭窄的河道变宽了,河边堆起了黄石河坎,岸上种满了各种绿化。

  戚隘河的变化得益于我市从2009年起开展的新一轮城区内河整治工作。

  宁波市内河管理处副处长沈浩说,我市内河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城”。目前,市城区(北外环—机场路—杭甬高速—世纪大道)范围内有河道165条,河道总长度约186公里,水域面积约405公顷,分属鄞西、鄞东南及江北三大水系。

  从2009年至2011年,城区内河进行了三年大整治。整治以水质改善为中心,优先确保“河畅、水清”,整治内容因河制宜,着重考虑清淤、截污及护岸;根据流域治理的理念,以流域为单元,区域推进内河整治。

  在此期间,全市共计整治河道总长度约148公里,实施河道沟通工程4个。通过三年整治,全市合计新建河岸护坡34公里,清除河道底泥259万立方米,开挖沟通河道约1245米,新增绿化面积约21公顷,截流沿河排污口423处,新增水体净化设备139套,并新建设计能力2万吨/天的中水回用泵站一座。

  在老宁波的记忆里,每年冬天,人们都会开展捻河泥活动。捻上来的河道底泥被用作农田肥料,既增强了农田肥力,又解决了河道淤积的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冬季捻河泥的传统逐渐消失了。于是,河床淤积的现象日渐加剧。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河底淤泥厚度的增长速度每年可达20厘米。大量的河底淤泥严重影响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而淤泥分解产生的氮、磷等物质也成为导致河水发黑发臭的一大“毒源”。

  在新一轮的城区内河整治过程中,河道清淤成为了一大主要内容。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1年,我市共清除河道底泥259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平方下降了60厘米的底泥,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大大增加。

  “内河水质明显改善,通过对整治前后河道的水质检测发现,水体中总磷下降了40%,COD降低了约18%,总氮下降了21%。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的目标。”沈浩说。

  江东区常青藤小区内的明一河就是典型的例子,改造前的明一河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臭水河。每到夏季,河水发黑发臭,阵阵恶臭使得附近居民即使紧闭门窗仍难以忍受,仅2007年7月,就有10余位居民投诉明一河黑臭问题。如今,当年的臭水河消失了,沿河居民关窗避臭的日子成为了历史,明一河宛如一条翠玉珠链环绕常青藤小区,成为小区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2011年1月至今,市内河管理处未接到一起明一河黑臭问题的投诉件。

  据了解,目前宁波城区内河最主要的河道有:前塘河、中塘河、后塘河、北斗河、护城河、西塘河、卧彩河等。几条主要内河,比如西塘河,每逢夏天会有市民下河游泳,“这种行为是被禁止的,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宁波内河水质是不错的,起码不会对人体构成很大危害。”

  城区黑臭河流

  大都地处城中村

  虽然内河经过了大整治,但是很多市民对此依然不满意。

  “我住在桑家这边的公寓楼,这边一条河,水好脏啊。夏天根本没办法开窗,又脏又臭。”市民薛小姐说的是桑家河,记者在现场看到,河面上,漂浮着塑料袋、垃圾袋、旧家具、瓜果菜叶等各种垃圾。时间久了,水面上更是积起了厚厚的油垢,有些地方发黑、有些发绿;有些地方长了绿毛,有些地方鼓着水泡。 

  走访时,记者也感受到住在这些河边居民的痛苦。平时走过,行色匆匆;河景房成了苦恼,再闷热的夏天也不敢开窗通风;曾经游泳戏水的小河,现在不小心掉到河里,皮肤很快就红肿一片……

  居民的心愿很简单:“黑点没关系,不臭就行。”

  在宁波市内河管理处,记者梳理了一下市民的投诉电话。

  梳理后,记者发现,九成以上的市民都是投诉河水黑臭。电话里,大家讲的内容都很相似:在河边出生,小时候这条河能淘米洗菜,能游泳,还可以钓鱼抓虾。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变得黑臭,以前的乐园变成闹心的存在。

  很多电话,都指向同一个地方。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江北区压赛河、庄桥河的投诉就明显多于其他河道。

  从区域来看,江北区被投诉的河流最多,超过了一半以上,海曙区最少。投诉最多的10条河流分别为:江北区的压赛河、庄桥河、庒西河、穿过怡江新村小区的河流、邬隘河;江东区东部新城锦绣东城小区里的断头河、王家弄河、桑家河;鄞州区孙家河;海曙区春城花园小区旁的河流。这10条河流的投诉量,占了总投诉量的7成左右。

  从河道的具体位置来看,以城中村为主,往往是处于支流、水系末梢的位置。

  “是还有一些内河,有脏、黑、臭现象。”沈浩说,这些河道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比如江东区的桑家河、鄞州区的孙马河、江北区的邬隘河。“每个区最多有两三条,整个城区问题河流加起来不到10条。”

  沈浩说,这些河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处在城中村,长度大多为400-500米,宽度5米左右。“因为河道小,周围房子聚集,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入,配套改造无法同步,问题一拖再拖。”

  比如孙马河,附近村民都反映过。调查的结果是,随着鄞州新城区人口的增加,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没有及时跟上,导致污水倒灌。

  既然河水黑臭,影响居民生活,为什么不干脆填埋了?

  对此,沈浩解释道:“内河的主要功能是排涝,不能因为黑臭就把河道一填了之。城中村大多处于低洼地段,如果填埋内河,要是下雨的话,整个城中村就可能被淹。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内河管理处一个部门就能够做到的,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

  河道水体基本处于“死水”状态

  影响内河水质的污染源尚未根除

  根据2011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市区内河主要监测月湖、西郊河、北斗河、南塘河、大河、梅墟大河、甬新河、庄桥河、江北大河和慈江等10条内河。市区内河水质为中度污染,以四、五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项目为石油类、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记者从宁波市内河管理中心拿到了一份权威的调研报告。报告认为:彻底改善城市河道水质,修复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最主要的原因是,影响城市河道水质的污染源尚未根除。

  首先,宁波大部分污水管网建成久远,局部阻塞、老化、渗漏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污水外溢排入河道,加上市区沿街商铺排水污染河道。因此,影响河道水质的外污染源仍未彻底根除。同时,由于平原河网河床淤积速度快,清淤后河道的淤泥存在复积问题,影响河道水质的内源污染仍然存在。内、外污染源的存在,制约了城市河道水质的进一步改善。

  其次,市区城市河道的补充水源严重不足。我市城区河道属于平原河网范畴,位于鄞西、鄞东南及江北水系的末端,加之入江闸门常处于关闭状态,河道水体流动性较差。城区范围调水基本依靠姚江水源,正常情况下能提供的环境水量约1亿立方米/年,水体调控存在着巨大缺口。

  除此之外,城区河道的水体补充和交换基本上依靠自然降水,从而造成水位、水质变化呈现季节性差异。特别是枯水季节,由于缺少有效的水源补充,使得河道水体基本处于“死水”状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足够的活水盘活水道,长期淤积,自然难免“黑臭”。

  另外,市区城市河道河网水系布局尚不合理。大量河道被填埋侵占,同时由于甬江、奉化江、余姚江的分割,城区河道基本处于三个水系的末端,存在较大数量的末端河,加上部分河道未按规划要求进行开挖、沟通,造成河网水系瓶颈众多,水系不通畅,水体流动性差,从而加剧了河道水质改善的盲点问题。


  权威发布

  争取通过三年努力

  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如何让宁波的水更清,接下来我市相关部门又有哪些大动作呢?

  记者从市内河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宁波将推进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和水质维护提升,实施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打通“断头河”、补水提质、护岸绿化、生物防治等工程,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宁波河道的水质有一个明显改善。

  沈浩说:“今年的重点,是从突击性的整治转向常态管理养护,重点是提升水质,力争实现‘一升一降三无’的目标。”

  具体来说,要努力实现水质透明度明显提高,综合污染指数(CPI)逐年有效下降,水体无色、无异味、无杂质。同时,逐步恢复河道自身生态系统。

  在水质日常维护提升方面,将采取政府依效购买服务的模式,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引入第三方水质监测单位,对实施河道水质进行定期监测。政府部门对水质维护单位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再行支付水质维护费用。

  通过水质日常维护提升工作的开展,以人工干预的方式,保持河道水质长期稳定并持续提升,构建必要的河道人工生态体系,并以此逐步向自然生态演替,从而实现修复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的最终目标。

  河水水质分类

  一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

  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

  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四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

  (金晓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