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4469|回复: 0

施者与受者,慈善的立场与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6 08: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古人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但古人没说“予人玫瑰,人家不要”,然后怎样?

今年广东的高考作文提出了给予之后的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对方欣然接受,那么给予的人理应心安理得,圆满收场;第二种人家要虽要了,但收的不是那么欣然,将之定义为借用,回头要还,不欠人情;第三种是人家干脆不要,我虽清贫但自强,你施舍我,辱我尊严。

或许有人会觉得“借用”或者“不要”的态度太伤害捐赠者的好心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电影《桃姐》中,香港养老院中的老人,也有一天被看望七八次,被人喂无数次月饼的情节。因为是行善,就可以予取予求吗?因为是行善,就可以泛滥而为吗?如果只有善因不问善果,不客气地说,这些行为更像是一种骚扰。慈善,不是一厢情愿的事。

慈善的关系中从来都存在施与受这样一对关系,慈善的本义不仅仅是需要帮助者得到帮助的结果,还有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施者的动机和受者所选择的立场导致结果不同,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关系,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游戏。

面对不同的反馈,你会做何选择?人世间的选择永远都不会只有一种结果,不同的结果正可印证善心的笃定。很多时候做给予者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本报编辑部也尝试着去写这样一篇作文,大家的思绪一时被拉回到数年前的为了高考而埋头苦读的岁月,也因为有了跟公益慈善的亲密接触,每个人的感受和思考又各不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2、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慈善应该始于平等

对于这样一道作文题,看客的观点不外乎都聚焦在谢绝好意的第三家人身上,他们无法接受“施舍性”的帮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荷兰最大的慈善机构——荷兰郁金香基金会总部的院子里,有一座纪念该国慈善家费尔南德的塑像,塑像的底座刻着一行字:一手给予帮助、一手给予尊重。不难看出,“尊重”在慈善活动中的意义何等重要。

尊重和平等应是捐助的原则,慈善的出发点,是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其目的是改变受助者的生活和命运,使他们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捐助行为不应是一种施舍和恩赐,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

这道作文题又不禁让人想到几年前的一件新闻。当年有5名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因为没有主动通过书信和电话向自助者道去一声感恩,结果在一年后被资助方取消了继续受助的资格。

知恩图报固然没错,但前提必须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自愿行为。如果非要将捐助与回报定为因果关系,这样的捐助实则变成了一种交换,让受助者在饱受生活不幸之余又平添一道精神枷锁,这样的慈善行为已经打了折扣。

受助的大学生没有表达感恩的原因或许很多,但回归作文本身,第三家人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所以婉拒了这种“帮助”。也就是说,在这第三家人看来,他们所面对的捐助人所看重的部分,或多或少含有受助者的态度,并没有抛开“施舍心态”。

放眼我们所熟悉的身边,其实有无数这样的“施舍性慈善”在一幕接一幕地上演。声势浩大的捐赠仪式、受助方半推半就地被曝光在媒体面前、受助者声泪俱下的感谢(哪怕真是真情流露)……太多让人叹息不已的“创意”就这样无情地消费着受助者,消费着观者的眼球,而这之中的受益方还是受助者本身吗?相信我们心里都有共同的答案。

若还有人不甘心地为捐助者问上一句“那他们能得到什么?”的话,我想说,的确,人都是自私的,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奉献看似对捐助者有所不公,但他们收获了心灵上的满足,帮助他人难道不是对自己能力与道德最大的自我肯定吗?只是,永远不要希望这种“肯定”一定出自对方之口,这才是真正的行善之道。

(考生:高文兴)

除了那个孩子,没人在乎

她是一个健康的婴儿,却在几个月大时莫名其妙被父母遗弃。养父母待她很好,童年很快乐。惨剧发生在13岁,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表哥将一瓶500毫升的浓硫酸泼向了毫无防备的她——面部、胸部、腹部、大腿……身体90%以上的面积被烧伤。

她戴着一顶蓝色碎花的荷叶帽,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听主持人介绍她的经历,看不到表情,只露出凹凸不平的下巴。

是一个公益活动,某私立医院向慈善机构捐钱,设立残疾人救助金。她是这家医院的免费救助对象,活动设置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她为来宾表演节目。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她一开口,全场便安静了,那声音很清彻,很明亮,像有穿透力,撞击得人们开始自责不该生活得如此完整。

掌声,还是掌声。她没有下台,她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她得感谢。院长、医生、护士,她把医院谢了个底朝天以后,终于如释重负地又走回角落里。

活动按部就班地成功举办,嘉宾合影,记者离席。一位粗心的女记者将笔袋落在了会场,十几分钟后折回去取。看见她在哭。

哭声很大,很任性。女记者没有好奇,无非是讨厌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讨厌为了让大家可怜而展示她再也漂亮不起来的脸蛋。大人们的自尊也就如此吧。

可又能怎样呢,写篇文章呼吁不要再拿孩子当道具来展示爱心?老生常谈,言微力轻。女记者拿了笔袋打算走人,她却突然厉声叫起来。

“我在乎,我在乎,我不是被抛弃的,我妈就是我亲妈!”女记者怔住了,她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感到羞愧。

对呀,孩子可能很懂事,她知道为了让捐赠方高兴,为了自己能筹到更多的治疗费,为了亲人不那么操心,她表演,她假装,都无所谓。但关于身世,关于母亲,她容不得其他人乱讲。那是她最原始、最安全、最信任的庇佑。对于一个残疾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亲妈更重要了。而那家捐钱的医院,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孩因为他们所谓的善意而受到伤害。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出了一道关于富翁捐赠的题目。看到这个题目,女记者想起几年前的这一幕。社会在进步,她希望每一个人都有选择是否被帮助的权利,每一个被帮助者都有选择怎么做的权利。                                                (考生:张木兰)

职业精神与方法论

材料中第三户人家的反应让富翁感到很受伤,于是便到处向朋友诉说:“我是真的想帮助他们,我错了吗……”眼看富翁有成为祥林嫂的可能,朋友们赶紧给他介绍了一群资深公益人士,希望帮他开解困惑。

资深公益人士A给富翁讲了一个故事: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渔夫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A告诉富翁,虽然拿蝎子类比是不恰当的,但启示是相同的。世界是多元的,不因慈善而齐一,只要你做公益,就一定会遇到接受、互动、拒绝等不同的反应。如果想坚持下去,重要的是保持本心,不因别人的反应改变自己的天性。公益是善,更是职业,离不开无论嬉笑怒骂都笑脸相迎的职业精神。

资深公益人士B给故事另加了一个结尾:蝎子又掉进水里了。渔夫用一根干枯的枝条捞起蝎子,放在岸边,他的手没有被蜇到。渔夫笑着说,慈悲是对的,但慈悲也要有慈悲的手段。专家B告诉富翁,慈善公益跟科技行业、金融行业比,进步太慢,最近100年里,商业管理技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可是慈善公益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到这种进步的势头中去。好的产品就一定会得到客户的认可吗?行善也是一样的,像对待不同的客户那样,去了解自己慈善事业的对象,去开发不同的沟通模式,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富翁虽然依然有些困惑,但是他决定继续行善,心动而不动,总有不尽之意。只有继续去做,恐怕才会不再困惑。

(考生:王勇)

谁救赎了谁?

接受帮助的三家不同表现,正是受助者人群的三种心态,是以受助者为出发点对公益的三重认识,也延伸出一个问题,慈善,究竟是谁救赎了谁?

第一家受助者欣然接受,颇有点像很多年前普遍的慈善模式,有点一锤子买卖的意思,很单调。好在,随着公益领域和慈善观念的不断进步,这种简单粗放式的一次性给予越来越少,寻求专业化慈善的呼声愈来愈高,公益慈善的形式面貌也日渐丰满。

于是,有了第二类人群——今天你给予我,明天我将有所回报。我曾经去过广州水尾洞村看一个公益项目如何帮助当地农民进行危房改造,他们要求每户农民也出一部分钱和劳动力,和爱心企业的志愿者、NGO、建筑专家等一起重建家园;我也去过灾后重建中的玉树,中国扶贫基金会利用加多宝集团捐赠的1亿元善款在当地实施了四个项目,项目完全由当地村民公社化管理运作,以解决农民未来的生产生活问题;小额信贷、母亲水窖、博学生态村……越来越多的捐赠和公益项目,开始了“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改变,也有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告诉受助者,慈善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你通过努力获得的,这种获得的过程,也获得了受助者的尊严。

我们曾经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受助者举着一块写着数字的大牌子,说着感谢的话,仿佛捐款人是现世菩萨,这群受助者中不乏很小的孩子,富人们在孩子稚嫩淳朴的感激中仿佛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重升华。我不想去探讨这种形式的意义多大,只是没有人注意到受助者从此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没有人问问他们是不是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自己的贫穷,在他们眼中这是不是一种高贵的施舍。这种“消费慈善”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公益人诟病,他们说,公益,应该向受助者投去更多的人文关怀。

慈善,亦是投桃报李的过程,“桃”是富人捐出的善款,是志愿者捐出的时间和努力,那么“李”呢?是行善过程中带来的心灵净化,是行善过后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是获得一句最真诚简单的“谢谢”时候由心生发的感动。所以,行善过程中为你帮助的人保留尊严,因为慈善,亦是互相的救赎。

(考生:闫冰)

纯熟的公益

在现实的公益互动过程中,行善者和受助者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公益事业参与者”,像这个富豪施者,他就遇到了欣然接受好意者、犹豫者、拒绝者。而这只是他在公益的初期阶段遇到的不同类型,后面还能够见识到知恩图报、知恩不报、不知恩不懂报等人。“受者”也会遇见“给受者规划人生”、“要求永远对施者感恩戴德”、“每晚传唱富豪赞美诗”,甚至要求“以身相许”,或者给受助者“下跪”,感谢给予行善撒钱机会的大神……公益,凭借其“生活化”的功能,以放大镜的姿态,将每一种“人性”彰显得淋漓尽致。

由于人性的多元,传统的公益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人们通常认为,有钱一方的“施主”处于强势,受助者处于弱势。其实不然,“玻璃心”的富豪如果遭遇“白眼狼”受助人,“大条风格”的富豪碰到咄咄逼人要求种种的“市井类受助人”,可能会上演“东郭先生”的悲剧;“皇帝意识”的富豪,遇见民主姿态的受助人,这也许会成为一种热火朝天的终极抵抗;还如“闷骚”型富豪喜遇“腹黑”型受助人,一场不起硝烟的内心征战暗涌……

在施与受之间,从来没有绝对的强势,也没有绝对的弱势。

只想凭借一厢热情,或者只想凭借一车钞票,就能把公益做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嚣张跋扈、唯我独尊,或者软骨意识,纯为别人利益而活,这样的“极端”的施助者,也是做不得的。同理,受助者失去自我,为索取帮助而贱卖人格,不惜变身奴才,抑或是孤傲极端得不可一世,把所有的好心都看成恶意的侮辱,都是心态的异化。

真正纯熟的公益理念,要求所有公益参与者,正视人性的复杂,不极端地踏心而为,不要轻易给“强”和“弱”下定义,更要学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随缘应对之厉策。如果这些能耐因为历练不够,还无法全部具备的话,那么一个愿意学习和精进的态度也是打造“公益达人”的法门。

(考生:艾已晴)

慈善有方法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个7岁的小女孩,父母因车祸去世,她被寄养在班主任家中,由老师们凑钱抚养。女孩每次问父母在哪、什么时候回来,老师都告诉她:你的爸妈去打工了,最近很忙,等不忙了就会过来看你。“你知道吗,你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就是他们寄给你的。”老师的话,让小姑娘每次都满脸幸福,内心充满着美丽的幻想。

有时女孩感谢老师的周到照顾,老师总笑说“应该的”。女孩始终坚信最亲爱的父母会来接她。她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送给父母一份不一样的“见面礼”。19岁那年,她考上了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当一切谜团都解开,女孩泪眼滂沱,跪在当年班主任老师的面前。老师赶忙扶起她:“莫跪,女孩膝下也有黄金啊!”此时,女孩更加明白了老师隐瞒真相的缘由。

还有一个“慈善”场面让我印象颇深。一位企业家亲赴地震灾区捐款,开展高调慈善。他的举措是现场发钱,每人几张百元大钞,领到钱的人都要站直了、站好了,将手里若干张“毛爷爷”高举过头。举钱感恩时,有灾民不时露出尴尬的神情,而慈善家则显得春风得意。

其实,两则故事的本质都是一场慈善,只不过因为慈善主体的方法论不同,效果也呈现出差异。前一则是班主任在扮演着社会组织的角色,用善意的谎言维护了孩子的小小自尊,并授之以渔,结局圆满感人;后一则的慈善家冒失、直接,即便是善举也有“慈善秀”之嫌。

低调总是满载力量,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受助者最得体、最温暖的物质与精神支援。它给人自由、让人释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

慈善家是凡人,凡人必有弱点,但动动脑子,多考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那么,一切弱点必将统统被战胜。选对慈善方法并认真做一次,胜过将愚蠢的善举重复一千遍。

(考生:李春伟)

捐赠和感谢的方式

高考语文考试的时候,我在刷微博。看到广东的作文题目时,眼前一亮。作为在公益领域经常起到先锋或试点作用的广东省,这样的高考作文题让人感到惊艳但并不太意外。而题目的重点,也正是公益慈善的重心——受助者。

接不接受捐赠,接受后要怎样表示感谢?对于受助者来说,可以选择的不只是这三种方式。然而作为捐赠者或旁观者,则会想当然地认为接受然后感谢是最合适不过的。这个话题,在道德、舆论上可以有诸多阐释,在这里,我只想讲几个我所经历和听说的故事。

很多公益组织在做贫困地区儿童营养补助项目,帮孩子做早饭、午饭,这毋庸置疑是很好的事情。但在记者跟随捐助人走访一家学校时看到,学校虽然建了厨房,但是没有那么大的餐厅容纳所有学生,很多孩子是蹲在外边地上吃饭的。院里一棵大树下,五六个孩子围在一起吃饭,外围又站了五六个前来参观的人,不停地在问类似“喜欢吃吗”“够吃吗”的问题,然后拍照。几个孩子不好意思吃,也不懂得拒绝拍照,更不能端着饭盒离开,尴尬地蹲在那里不知如何吃下这顿午饭。

一对父母在失去儿子之后,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来,但医疗费用已经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医院和当地公益组织给予了一定的捐助,并在相关会议上请这两位很朴实的父母上台发言讲述感想,母亲在抽泣中不知如何开口,父亲硬撑着讲了电视新闻上经常听到的套话,最后表示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他们退场后,仍有媒体记者紧追不舍,问了一个小时。

一位企业家和公益机构合作向打工子弟小学捐赠学习用品。捐赠仪式在初夏近午的骄阳下进行。为了欢迎帮助自己的叔叔阿姨们,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服装、道具,把平时练过的舞龙、舞狮、高跷表演了个遍。空旷的草场上,在前边欣赏他们表演的只有不到十位来访嘉宾。还有几个来看孩子的家长站在学校大院栏杆外的树荫下围观。

一位从打工子弟学校毕业的90后青年,说起自己在学校时经常有人来搞捐赠。“有人来我们就训练,在大太阳底下表演。如果有人问什么,就说好话呗。”他说,帮助孩子的公益为什么好做?因为孩子懂得讨老师和大人们的欢心,他们会表现得让你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其实是孩子在哄着大人们。

(考生:王会贤)

鱼与渔

作文题让我不禁想起了业内常常探讨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那个家庭接受来的钱物用光了,是不是还要等待再一次的捐助?是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捐赠方式更有利于帮助需要的人?

在云南普洱的翁嘎科乡班弄村的希望小学里,曾经,学生没有早饭吃的情况很普遍。一家国际NGO组织在考虑怎样解决学生的早餐问题时,开始尝试一个可持续自主运行项目,他们决定从养猪开始。

养猪场开设时,建猪圈花费近5万元,购买十头母猪3万多,现在每月花费两千多,其中除了饲料等还包括娜润的工资800元。经过一年多饲养,已经开始卖小猪,项目开始盈利。每头母猪每年产仔两次,每次平均成活8个,因为养肥猪性价比不高,所以小猪养两个月后卖出,平均价格450元。每月除去人工和饲料,大概可以结余3300元给孩子购买鸡蛋,刚好满足全校学生上课期间的需求。

在此之前,学生的鸡蛋和项目支出都由爱心企业来支付,总的项目投资已经超过120万。

同样的故事,还有德达村。

德达村是玉树州称多县拉布乡的一个行政村,很穷。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村民是无畜户,有牲口的也是几头黄牛而已。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项目调研组第一次走进了德达村时,“要不给钱,要不每家一辆拖拉机”成了村民们强硬坚持的条件。

在N次不懈努力的沟通之后,中国扶贫基金会最终确定为德达村提供用于农业发展的,有7台农机拖拉机、青稞打撵机2台、榨油机2台、每户试点种植油菜籽1亩;用于牧业发展的有366头生产母牛、1辆送奶车、每户种植饲料1亩、为每户修建约16平方米的畜棚提供补助。

这个项目总投资165.71万元,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用于玉树灾后重建的1.1亿里面、涉及到的四个项目中,花费最少的。以一个五口之家为例,一年约能增加收入38580元,人均增收7716元。

这两个都是“授人以渔”的故事。

(考生:张雪弢)

来源 :公益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