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3661|回复: 0

[身边好人] 每个学生,我只捐助一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4 22: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公益网讯:天台神秘爱心网友“宏克”,三年捐款41万,至少让55个孩子顺利进入大学很多人都说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因为他有自己的助学原则——每个学生,我只捐助一年。
  “宏克”,在天台很有点名气。
  
  他是一名天台的网友。很多人都说,他是个有意思的好人。
  
  他热心慈善——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在网上发帖,寻找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新生,帮他们交学费。
  
  他又很有原则——每个学生,他只愿意帮助一年,理由是:进大学后,这些孩子有能力勤工俭学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他是做什么的?他为什么要帮助这些孩子?他自己又有什么故事?
  
  他的身份一直是个谜。除了“宏克”这个网名,大多数人对他一无所知。
  
  昨天,天台当地公益组织——红心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善款,“宏克”已经汇到他们的账户上了,一共15万元。
  
  连续三年发“寻人启事”
  
  为助学他已捐款41万
  
  和前两年一样,高考过后,天台的后司街论坛,一则“寻人”启事又准时出现了。
  
  发帖人还是这个论坛的老朋友“宏克”。
  
  今年,他要资助15名左右的天台籍大学新生。条件是:家庭贫困,高考分数线在二本以上。
  
  他会给每名学生1万元助学金,还要送他们一句“立志成才,回报社会”的话。
  
  找人的工作,他全权委托给了“红心社”。这是当地的一个公益组织,有四五十个志愿者,参加过寻访抗战老兵等公益活动。
  
  “宏克”第一次发帖寻人,是在2011年6月23日。
  
  当时,他汇了5万元善款,到红心社的爱心账户,拜托志愿者寻找10名家境贫困的大学新生,资助他们每人5000元学费。
  
  结果爱心社找到了20个符合条件的学生,一时间难以取舍。
  
  正为难的时候,“宏克”又汇来了5万元善款——20个学生,他全“收下”了。
  
  第二年,他主动把资助学生的人数提高到了20个,每个人8000元。
  
  今年,他说:“8000元太少了,每个人1万元,15个左右。”
  
  “今年的15万元钱善款,已经打到我们的爱心账户了。”昨天,红心社的负责人,律师陈松涛向记者证实。
  
  算一算,他已经捐出了41万元的助学金。
  
  每个学生只资助一年
  
  从不轻易现身
  
  陈松涛很快发现,“宏克”虽然热心资助学生,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
  
  “他发寻人启事的第二年,有个学生找到了我,希望能通过我联系上宏克。”昨天,陈松涛告诉记者。
  
  这个学生,就是上一年拿到5000元资助款的20个学生之一。这一年,他又一次遇到了学费上的问题,希望“宏克”能跟以前一样,再帮帮他。
  
  然而这一次,“宏克”的回答,让他们都有些意外。
  
  “他让我告诉这个学生,作为一个大学生,他已经有能力通过打工,解决自己的学费了,不需要让别人再帮他。”陈松涛说。
  
  这也成了“宏克”资助学生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个学生,他只资助一年。
  
  可能是因为他的坚持,这个神秘的“宏克”,再次引起网友的热议。
  
  可三年来,他的身份一直无人知晓。
  
  一个网名为“忘忧草”的志愿者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和他直接接触过。他是男是女,姓什么,叫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之间的所有交流都是在论坛上进行的。”
  
  她说,就连转交受助学生名单,双方也是通过中间人进行邮件转发,没有直接对话过。
  
  朋友口中的他
  
  热心慈善,有自己的原则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宏克”先生的一位朋友。
  
  “他不是为了宣传。”朋友说。
  
  一个真实的“宏克”,在朋友的口中,渐渐鲜活了起来。
  
  这位朋友说,“宏克”,是一位“先生”,今年41岁,姓张,天台人,现在杭州办公司。
  
  他有个好母亲。小时候,他的家境一般,但不管村里谁家有困难,他的母亲总会伸手帮忙。
  
  耳濡目染之下,“宏克”也成了个热心公益的人。
  
  “他和我说过,他就是受了母亲的影响,要多做好事。”朋友这样告诉记者。
  
  在他眼里,“宏克”先生不仅是个好人,还是个有意思的好人。
  
  比如他那条“只资助第一年”的规矩,“宏克”就有自己的说法。
  
  “第一年交不起学费是家庭的原因,但读了大学以后,你可以自己去打工、去勤工俭学。如果还来要钱,那就不值得帮助。”
  
  “宏克”先生还喜欢用不同的名字捐钱,有时只是一个数字代号,因为这样“看起来人多一点”——他希望用这种方法,号召更多的人来做好事。
  
  这也是他几年来热心助学的一个原因。
  
  “现在我帮助这些学生,以后他们成才了,做老板了,很可能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样力量就更大了。”朋友说,“宏克”先生经常这样说。
  来源:钱江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