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我的道德要求,没有组织化的机制约束,个人公益难免行之不远。
□成都商报 评论员 付克友
他曾经是那个有口皆碑的“最牛志愿者”:汶川地震后,第一个进入重灾区德阳汉旺镇救人的志愿者,80个小时救出29名生还者,获“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还资助18名地震伤残、家庭困难的孩子……如今,他却被曝吸毒、有多名情人,并因涉嫌诈骗12万元而被捕。这是短短数年间发生在陈岩身上的故事。对公众来说,那个“最牛志愿者”的神话破灭了。
按照某种良好的愿望,“最牛志愿者”应该一直牛下去才对。太多的人有理由为此失落、失望、困惑:曾经那么关注乃至敬仰的一个人,怎么会堕落到今天这个境地?人性的变迁,又为何如此诡异?
但是,这的确就是人性。当初那个深入灾区,危难时刻显身手的陈岩,迸发的是人性之善;而后来那个为满足虚荣心,大肆挥霍,乃至涉嫌诈骗的陈岩,又凸显了人性之恶。人性有善有恶,这就是现实。“最牛志愿者”为什么没能一直牛下去?因为人性之善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与维系,人性之恶缺乏长期有效的约束与制衡。而这些激励、维系、约束、制衡,需要组织化、常规化的运作机制来保障。
这正是个人公益的实践者———“最牛志愿者”陈岩的命门所在。这种个人公益,起于个体的道德激情,能走到多远,同样系于个人的道德激情。因为是个人行动,也就缺乏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陈岩后来的一系列行为,本质上是他从个人公益行动中积攒了名声之后,用非法的手段将这种名声化为私利。这就是缺乏机制约束的人性。人们对陈岩赋予天使的道德想象,并希望这个“最牛志愿者”一直牛下去,反倒不切实际。
陈岩的悲剧,并非偶然。同样是汶川抗震英雄,尹春龙在创业失败开价一千万元卖那枚由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奖牌,而引发了广泛的义利之辨。当然他并没有像陈岩那样走上歧途。而因为收养大量孤儿被网友称为“爱心妈妈”的袁厉害,在一场火灾7人不幸丧生之后,也面临媒体和舆论“将声望转化为生意”的广泛质疑。只有自我的道德要求,没有组织化的机制约束,个人公益难免行之不远。
陈岩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公益事业的现状和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公益组织太少,公益机制不尽健全。尽管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在内的三类社会组织从2004年的28.9万个,达到2012年底的48.9万个,基金会也达到3000多个;但离一个现代社会的公益需求,还远远不够。在很大程度上,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之所以有“最牛志愿者”陈岩这样的个人公益现象层出不穷,正是组织化公益缺位的结果。个人公益如何走向组织化公益,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一大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