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10362|回复: 0

[帮办·热点] 今年首次发布 极端天气频繁 我们能做些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3 21: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8月,宁波接连受到“海葵”等4个台风影响,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都属历史罕见。这一年,我市的年降水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将要过去的这个夏天,注定也要在宁波气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奉化创下全国高温四连冠,市气象台创纪录地发布了14次高温红色预警;8月14日,市气象台有史以来第一次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极端高温、重度干旱、强台风、强降雨,各种极端气候现象,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立此存照:

  炎魔和旱魃联手袭击的癸巳之夏

  今年7月,我市高温天气创下了多项历史纪录。

  从全大市范围看,7月24日,奉化气象站以42.7℃创下了市气象台建台60年以来的全市最高气温新纪录;奉化、余姚连续7天最高气温超过40℃,其中奉化连续5天超过42℃,余姚连续5天超过41℃,均创下了全市历史之最。

  此外,全市有四分之一的面积连续7天超过40℃,持续时间和范围又创了本市气象历史纪录。

  同时,余姚、慈溪、北仑三地的7月份高温天数分别为30天、28天、22天,均打破了当地气象历史纪录。

  宁波市区7月连续8天出现了39℃以上酷暑高温天气,且超过40℃的极端高温天数达5天,两者均创下了甬城近60年来的气象历史纪录。

  好不容易熬过了我市60年以来的“最热7月”,8月上旬,高温又再次来袭。8月7日,奉化以43.5℃的极端高温刷新了保持了10年之久的全省最高温极值纪录,并再度领跑全国;市区(鄞州站)也以41.7℃的最高气温创下建站6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短短8天里,市气象台4次拉响高温红色警报。

  炎魔频频发威,旱魃也紧跟其后助纣为虐。7月份以来至8月11日,我市降水量不足常年的三成。全市日照时间在400-440小时,日照时数最长达13.1小时。蒸发量达10-15毫米,局部17毫米以上。根据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分析,至8月11日,我市气象干旱普遍已达中旱或以上,特别是象山港以南和沿海地区,气象干旱更达到重旱程度。全市8.53万人因旱饮用水困难。8月14日,市气象台正式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据悉,干旱预警分为橙色和红色两级。橙色预警表示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年至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红色预警则表示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今夏的极端高温和持续干旱,可以称得上我市历史上罕见的极端天气现象。

  现象回顾:

  由远及近的2012极端天气事件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其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或10%。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可以分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几类,一般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去年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世界气候状况年度临时声明》,认为2012年是极端气候现象频发的一年。

  2012年年初,百年难遇的极端低温袭击了整个欧洲和亚洲北部部分地区,造成了600余人死亡。

  2012年夏天,热流袭击美国,在威斯康星州造成高速公路路面严重变形,马里兰州铁路轨道扭曲,飞机跑道甚至被热到熔化。

  回望2012年国内外的极端天气,最为牵动我们的可能非北京“7·21”特大暴雨莫属。截至7月22日2时,该市平均降雨量达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经济损失近百亿元,77人遇难。

  而据市气象台今年年初发布的“2012年宁波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分析,去年我市气候条件中等偏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偏重,平均气温偏高,雨量异常偏多,雨日偏多,日照偏少。

  去年有6个台风影响我市,其中8月份有“苏拉”、“海葵”、“天秤”、“布拉万”4个台风影响我市,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都属历史罕见,在象山县鹤浦镇登陆的第11号台风“海葵”,为继1956年8月1日第12号台风之后影响宁波最严重的台风。

  统计还显示,去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2052.7毫米,较常年偏多4.3成,且全市平均年降水日数为174.4天,较常年偏多15.7天。

  有此一说:

  气候变暖诱发极端天气现象

  去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表示,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全球气候变化速度加剧,这十年也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世界气象组织称,自197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趋明显,全球每10年平均气温较上一个10年上升0.166摄氏度。

  该组织指出,2001年至2010年这10年中有9年都列入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0个年份。2007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仅为428万平方公里,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水平。

  该组织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人类活动加剧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虽然并非威胁,但真实存在,气候变暖对地球、大气、海洋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不可逆转。

  另外一些气象研究专家则认为,极端气候的影响可以是突然的、急剧的,但极端气候的演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期。导致极端气候产生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除了全球变暖,一些持续周期较短的自然存在的气候现象,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甚至季节更替都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老生常谈:

  保护生态环境从自身做起

  众所周知,自然和人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两大因素。大自然的车轮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可以减少一些可能对气候带来负面影响的人为因素。

  专家们认为,首先,人们应该认识到人类活动也是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之一,尽管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具体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究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程度如何,尚无法清晰可知,但必须深刻反思和立刻停止对地球的掠夺式开发。

  极端气候经常给我们带来巨大伤害。降低极端天气现象发生的频率,我们能做什么?答案依旧是老生常谈:我们唯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还自然以本来面目,我们才会有一个可以期待的美好未来!

  新闻内存

  大旱之年我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体正常

  大旱之年,宁波大中型水库蓄水总体正常。截至8月19日8时整,全市30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6.66亿立方米,占正常库容的69.4%。其中6座向宁波城区供水的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3.58亿立方米,各水库合计蓄水量占正常库容的62.6%,仍属正常水平。

  大旱之年,宁波大中型水库蓄水总体正常,得益于我市水资源保障能力的升级。

  近年来,针对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我市进一步挖潜,开发建设了周公宅等“一大四中”水库,开展了跨流域、跨区域的引调水工程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境外引水。

  我市创新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宁波原水集团,实施多库联合供水调度和优化配置,向城区供水的8座大中型水库及姚江水源实现集中调配,实施分质供水优先保障民生等,大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水库与水库之间、水库与河网之间的连接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互济互调能力。

  另外一个足以安慰干渴大地的好消息是,宁波市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项目建议书近日已通过市发改委批复,获正式立项。

  宁波市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是原水输配系统的基础工程之一。工程意在将钦寸、亭下、周公宅、皎口、溪下5座水库进行联网供水,主要包括4项工程:钦寸水库亭下至宁波引水工程(亭下至桃源水厂);溪下水库引水工程;皎口水库至溪下水库联通工程;东西线联通工程。输水线路长约48.68公里。工程预计2017年完工,工期42个月,总投资约12亿元。

  西线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竣工后,可有效提高各水库弃水利用效率,更好地保障宁波城区未来优质原水需求。

  目前我市东线水库共计5座,分别为白溪水库、横山水库、三溪浦水库、西溪水库和黄坛水库,以白溪水库引水工程为主线,已初步实现5库原水联网供水。

  (王芳陈英英)

  延伸阅读

  宁波干旱特征:

  四季均可发生

  以夏秋旱为主

  据《宁波气象志》分析,在宁波,旱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大,危害重的则属出梅后的夏秋干旱,若前期梅雨偏少或空梅则干旱更加严重。

  从1953年宁波气象站建立到1996年的44年中,我市受到比较严重干旱影响的年份有1953、1955、1958、1961、1963、1964、1967、1968、1969、1971、1978、1982、1988、1991、1994、1995共16年,平均约三年一遇。其中出现大旱的年份有1964、1967、1971、1978年。

  干旱年际之间分布不均,以上世纪60年代为最多,10年中出现6年,50年代次之,10年中有3年,70、80年代都为2次。1967年-1969年连续3年发生干旱,其中1967年为大旱。最长连续无干旱年是1980年-1984年,计5年。

  历年夏秋干旱结束日期相差甚大,早的可在8月中旬结束,迟的直到10月末才结束。

  大旱一般是夏旱连秋旱,如1967年、1978年都是这样,1967年我市部分市县旱情持续达5个月之久。

  按历年发生的干旱的情况,我市旱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当年梅雨量少,或出梅早,进入盛夏后雨量又持续偏少。二是梅雨雨量不少,但出梅后,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旱情来势凶猛发展快。

  从干旱地域分布情况看,本市干旱以宁海、象山的丘陵山区和慈溪为最多,旱情相对较严重,上述地区一般两三年一次,其它均为四到五年一次。

  (王芳)

  史海钩沉

  历史上的自然灾害

  出现频率2年一遇

  据《宁波市志》记载,729年(唐开元十七年)至1990年,有文献可考者,干旱、洪涝、台风海潮、风雹、寒雪、虫害等自然灾害共发生632次,平均出现频率为2年一遇。

  历朝分期发生轨迹如下:唐开元十七年至元末160次,出现频率3.99年一遇;明朝155次,频率1.78年一遇;清朝211次,频率1.27年一遇;民国期间43次,频率0.86年一遇;新中国成立至1990年63次,频率0.66年一遇。

  主要灾害干旱、洪涝、台风海潮517次,占历代灾害总数的81.8%。其中,干旱、洪涝灾害尤甚,计366次,平均出现频率3.45年一遇。

  一年之际数灾连续兼发的有123年,大致平均间隔10年出现数灾并发的特重灾年。亦以干旱、洪涝、台风海潮交替居多,计81年占65.9%,其中清代及以后占48年。

  (王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