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4782|回复: 0

[雷锋精神] 奉化产科医生张碧芬辞职、卖房创办养老院 用爱撑起一个“大家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4 1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公益网讯:

  ●从92岁孤寡老人到20岁残障青年,无不悉心呵护

  ●她曾和64岁的精神病老太把腿绑在一块睡

  ●她受伤住院,因为离不开她,有人为她自残和自杀

  奉化市区望悠路12-1号有着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家庭成员共有58人,年龄最大的92岁,年龄最小的20岁。40人拥有残疾证,其中有23人患有精神或智力残疾,8人有肢体残疾,9人有视力、听力等残疾。

  “家长”名叫张碧芬,一位看上去文文静静的中年妇女。她1962年出生,1978年从奉化医训班毕业,开始医护工作。12年前,她从奉化方桥卫生院产科医生的岗位上辞职,卖掉自家楼房,筹集资金,办起民营养老院。历尽艰辛,如今她为办院还负债近30万元。

  对于张碧芬的人生选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张碧芬却说:“我对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

  92岁孤寡老人有了干女儿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向大地。在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院子里,一群人或坐或站,静静地晒着太阳。

  记者刚走进奉化普天乐健康乐园采访时,一切看上去很宁静和谐的,但很快就被一阵怒吼打破了平静。

  “这是绿茶,我不要!我要龙井茶!”一位老人拿着一包茶叶,在院子里突发脾气。有两位护工紧紧地抱着他,不让他乱摔东西。

  张碧芬立即从办公桌上拿起一盒龙井茶,笑眯眯地说:“您看,这是龙井茶。”

  老人接过茶叶,打开盖子,闻了又闻,露出一种不信任的样子。张碧芬立即递给他一张纸片,上面写上“西湖龙井”几个字。

  老人看到这几个字后,这才心满意足地拿着茶叶,去泡茶了。

  这位老人姓顾,是位孤寡老人,今年92岁,耳朵不好使,还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

  老顾在张碧芬开办的养老院里,生活了12年。

  2003年7月23日,奉化市人民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奄奄一息的老顾被亲戚送进了张碧芬开办的养老院(当时名为“常青休养院”),希望张碧芬能给予老人“临终关怀”,让他走好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此后的一周,张碧芬不分昼夜守护在老人身边,喂煮粥汤,擦洗身体,扇扇降温……

  奇迹出现了。一周后,老人“活”了过来,身体慢慢硬朗起来。

  2004年春节,养老院里突然传来老顾的痛哭声。

  “顾伯伯,您为什么哭啊?”张碧芬问。

  “别人都有家人、亲人来看望,我没有一个人来看望,越想越伤心。”老顾答。

  “以后,你就把我当作女儿吧。”张碧芬立即安慰。

  没过多久,张碧芬让19岁的女儿凯凯也来认亲了。此后,凯凯只要一有空,就去看望,亲热地叫着“外公”,老顾又笑逐颜开了。

  养老院里,共有7位孤寡老人,一年到头很少有人来看望他们。

  “这些老人没有家人、亲人,如果我不好好照顾他们,那他们就实在太可怜了。”张碧芬对他们特别孝顺,每一件事都放在心上,每次换季的衣服,都提前准备。

  和精神病患者同睡一张床

  “阿姨,我今年28岁。”一位身高1.78米左右的年轻人,向我走过来。这人叫小禄,确切的年龄是33岁,有精神类疾病。他逢人就说“我今年28岁”。

  张碧芬告诉我,“很可能他是在28岁那一年发生了意外,出事后就糊涂了,只记住了自己是28岁。”

  这时,一位50多岁的男子拎着一袋东西,走进养老院的大门。小禄看到他后,大声嚷嚷:“你可以去火葬场了!”

  张碧芬立即上前制止:“爸爸来给你送药,送吃的。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

  小禄的父亲,一位癌症患者,经常就会来这里给儿子送药、送吃的。小禄入住这家养老院已有5年。据说,他以前曾开过拖拉机,对开车特别感兴趣。养老院的大门不高,小禄有时会趁保安不注意,偷偷地溜出去,到路上拦车。

  在这所养老院里,小禄的状况算是比较好的。就在记者采访时,晒太阳的人群中,26岁的小伙子阿正,突然发脾气踢倒院里的花盆,躺在地上打滚,还死死地揪住旁边一位老太的头发不放……

  张碧芬和3位护工立即赶过去,把阿正拉开,安抚。

  下午2时,护工们拿来了蛋糕等点心。阿正口角流着涎水。张碧芬始终和颜悦色地紧紧扶着他,一边为他擦口水,一边喂他吃点心。

  “姆———妈,姆———妈。阿———姨,阿———姨。”每给他喂上一口点心,张碧芬就尝试着让他学着说话。

  阿正是去年5月入住的。父母在溪口务农。因为儿子生活无法自理、爱发脾气,他们无心劳作,生活越来越困难。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要崩溃了……”在送阿正到养老院的那天,阿正的父母再三恳求张碧芬,“求你收留阿正吧。”

  “我本来不打算收他的,可看着这样一家人,我又心软了。我相信,只要用心,阿正也会被我感化的。”张碧芬说。

  如今,这里收留了20多名精神疾病患者。每周一次,宁波康宁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季定素,会按时来这里为他们看病,配药。每天两次,张碧芬会按时把药物分发给他们,看着他们把药吃完。

  “这些人患有精神疾病,本身已很可怜了,我不能轻易放弃。现在他们比刚入院时情况好多了,我很开心!”张碧芬说。

  2011年3月,一位64岁的老太住进养老院后,不肯进食,喜欢裸奔。张碧芬用针筒装牛奶,给她灌食。同时,又给她特制了一副袖套,防止她随意脱衣服。晚上,张碧芬与她同睡一张床,把老人的左脚与自己的右脚绑在一起,防止她逃脱。

  几个月后,这位老太终于变得“听话”起来。

  季定素说:“像这样的事,只有张碧芬能做得出来。很多人对精神疾病患者惟恐避之不及,更不要说同睡一张床,把自己的脚和精神病人的脚绑在一起了。”

  意外受伤有人为她自残自杀

  “院长对我和老伴很好,我们想在这里养老了。”这是一对来自奉化江口方桥的老夫妻常常说的一句话。

  2011年10月,84岁的老先生因生活无法自理,先住进了这家养老院。2012年2月,他的老伴、79岁的王福娣也住了进来。王福娣入住时,左脚严重腐烂,露出了白骨,无法起床、下地。此前,医生建议她截肢。王福娣和家人不同意。

  张碧芬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到街上买来药,天天给她消毒、换药。通过精心护理,老太脚部腐烂处慢慢愈合了。如今,一度失能的老太,能下地走动了。

  有的危重病人因种种原因,在弥留之际,被家人送到这里接受“临终关怀”,并至去世。12年间,张碧芬累计送走的老人已有上百人。

  今年2月9日,奉化市区一位戴姓老人,在弥留之际被家人送到养老院。张碧芬对他精心护理。2月11日早晨8时,老人艰难地睁开眼,告诉张碧芬:“凭良心说,如果我早知道有你们这个地方,我一定早些来了。”说完这话后,9时不到,老人就平静地去世了。

  事后,老人的家人为表示感谢,给养老院送来了一台彩电。现在,这台彩电就放在养老院的大厅里,供大家观看。

  2010年10月3日,养老院电灯线路发生故障,她爬上高处检查,一脚踏空,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医生诊断为“肝脏粉碎性破裂”。结果,她的肝脏被切掉了四分之一,住院40多天。

  张碧芬摔伤住院,牵动着院内所有人的心。一个名叫“阿二”的精神病患者左臂上留下一条长长的刀疤。原来,在张碧芬住院期间,他产生了幻觉:“有人告诉我,只要我砍自己的左臂而不喊出声来,院长的病就会好的。”他真的砍了自己的左臂,后来被强制送入医院。

  其间,还有一位老太被家人接出养老院,但没过多久,她因想念养老院,而选择了自杀。

  对于张碧芬的人生选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张碧芬却无怨无悔。“阿二自残,老太自杀。这两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我没有退路,只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养老院办得更好。”她说,“我办院12年,付出很多,但也很值得。”

  辞职、卖房只为这个“家”

  张碧芬1978年起从事医护工作,曾是奉化方桥卫生院的产科医生。本来,她也许会在医生的岗位上,一直做到退休。

  1997年至1998年,外婆、公公和一位亲戚,先后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这让张碧芬萌生了创办民营养老院的想法。她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2001年下半年,张碧芬说服家人,把在奉化城区的一间三层楼房出售,共筹得30万元启动资金。2002年1月,她拿到了省社会福利机构开业许可证。

  最早入住的只有张碧芬的外婆、公公和那位亲戚。慢慢地通过宣传,入住人数扩大到23人,最多时达到98人。

  办院12年,钱没有赚到,张碧芬反而借了近30万元外债。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入住的50多人中,每人每月收费600~800元,其中部分残疾人每月最多只能交三四百元钱的残保、低保金。3位完全失能的老人,每人每月1500元。而每月她发给护工们的工资,每人平均至少2500来元。还有电费、水费、房租费,吃的用的都需要打理。作为“家长”,张碧芬必须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为了节约开支,院内所有人的理发任务,都是她承担。

  “现在,我女儿每年资助1万元,我自己每月约3000元退休金,都补贴在这里了。去年,社会各界累计资助了2万多元,奉化市残联发放了近9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如果没有这些钱,我真的撑不下去。”张碧芬感叹。

  除了付出经济上的代价外,还有情感上的代价。因为入住的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丈夫坚决反对。最终,两人不得不离婚。说起这段情感创伤时,张碧芬还是十分难过,所幸她现在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

  ■记者手记

  向张碧芬致敬!

  我先后两次去采访,很想与张碧芬坐下来面对面交流,但非常困难。因为养老院里不断有状况发生,需要她立即处理。我们的谈话往往刚开了一个头,就不得不中断。

  “阿姑,帮我把鞋子后跟扳扳进去吧。”一次,当我走到一位老太身旁时,正在太阳下打盹的老太突然拉住我的衣角。

  我惊讶地打量四周,慢慢蹲下身子。老太穿着一双深蓝色的棉布鞋,后半部分被踏平了,两只脚好像穿着棉拖鞋一样。我轻轻地提起老人的脚,费力地帮她穿好鞋。

  这个过程中,我的心一直在怦怦狂跳。因为这位老太也有老年痴呆症,我担心当我蹲下身子帮她穿鞋的时候,她会不会突然抓住我的头发,袭击我?

  然而,像我这样提心吊胆的情景,对于张碧芬来说,是再寻常不过了。宁波康宁医院的季定素医生说:“即使专业医疗机构,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管理起来也很困难,张碧芬要照顾管理这些人,实在太不容易了!她的付出,是我们常人难以想像的。”

  一个人12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份特殊的爱心事业,她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啊!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3年末,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8.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5%。宁波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正常人的养老问题已相当突出,残疾人、尤其是有精神残疾的人的养老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社会需要像张碧芬这样的爱心人士。

  向张碧芬致敬!

  来源:东南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