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7245|回复: 0

慈展会,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07: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慈展会——全称“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由民政部、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举办。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届在深圳举行。

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慈展会以“践行友善,为中国梦助力添彩”为主题,设救灾减灾、生态保护、教育扶贫、慈善金融、公益支持、社区发展、群体服务、综合服务等八个主题示交流区以及社会责任展区和品牌展示推介区。共有1683个机构、项目报名参展。经评估、筛选及审查,最终确定了896个参展项目和机构,其中草根公益慈善组织和项目720个,占比高达80%。
慈展会结束后,有赞扬、有调侃、有吐槽,公益圈内圈外的人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慈展会明年怎么办?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慈展会?《公益时报》记者倾听了不同机构的看法。

平均分5.05分
慈展会的第二天,吕全斌就通过微信发起了“为慈展会打分”的活动。模式很简单:在微信工具“秘密”、行业微信群、个人朋友圈里向好友提问——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本届慈展会打多少分?为什么?

这个现就职于彼得·德鲁克社会组织学习中心的青年牢记机构使命:致力于社会组织的有效管理与社会影响,服务于中国NGO。“所以在这个社会组织云集的场合,我肯定会到场,也非常想了解其他从业者的动向和想法。”

两天内,吕全斌收到了57条反馈信息,其中,有51个有效的打分数据。最高分为9分,最低分为1分,平均分是5.05分。

同时,关于“为什么”的回答里,好评集中在“参展机构热情”“工作人员辛苦”“认识了更多人”和“起到了行业推动作用”四个方面,差评则五花八门:“缺乏社会、公众影响力”“展位设置安排不合理、展位设置混乱”“沙龙的现场组织欠佳,太吵、不准时”“前期准备和传播不到位”“资源浪费、不环保”“展会服务不好”等等。

吕全斌解释:“由于工具和平台的局限,数据来源渠道比较狭窄,统计也有可能产生误差,所以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和大概的判断。”而在他本人看来,汇聚了政府、企业、NGO三方资源的慈展会,本身就很有意义。“慈展会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行业的情况,大家会选择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慈展会上公布。”

为什么参展?
梁海光所在的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就是896个中的一个。这家专注于儿童阅读推广的民间教育机构成立于2012年,先后参加了第二届、第三届慈展会。

梁海光总结机构参展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机构宣传展示;二是作为一个与众多同行交流的平台,慈展会成本比较低;三是为实习生和志愿者提供学习机会。“机构2012年成立,是公益圈里的新兵,需要这样一个平台迅速和其他组织建立联系。我们机构在广州,到深圳参加展会人员和交通成本都比较低,去年还申请到了参展补贴,机构的资金投入就很少,性价比比较高。”

为了鼓励更多的草根组织参与慈展会,组委会办公室特设一定金额的参展补贴,用于支持部分组织参展。补贴发放的标准根据申请方所在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分为A到F共6类:补贴最低的是A类中的深圳本地组织,补贴金额上限是500元每家;补贴金额最高的是包括青海、新疆、西藏等在内的F类地区社会组织,每家最多可获补贴5000元。2013年,获得慈展会参展补贴的机构共266家,补贴总数为70万元,比2012年的40万元有了大幅度提升。

参会成本是许多机构考量的因素。爱心衣橱的乔颖介绍,此次慈展会是爱心衣橱第三次参展。第一次知道的时间晚,来不及布展,就把资料放在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展台(爱心衣橱基金是青基会的一个专项基金),机构只出了两个人的差旅费,不到7000元;第二年申请了9平米的标准展位,布展的经费再加上人力成本20000元左右;今年只有乔颖一个人来深圳,布展只是简单贴了几张海报,花费不足4000元。

“说实话,今年报名之前犹豫了很久,因为前两年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收获,并且明显感觉来展会的公众一年比一年少。但正好这几天我要到深圳上课,就想着还是申请一下,大不了找一些志愿者帮忙,机构只需要支出很少,就抱着比较随意的心态来看有没有什么变化。”乔颖说。

而在深圳市温馨社工服务中心主任曹红霞看来,参加慈展会更多的是寻找机构与其他资源的契合点,开发更多元化的服务。每一届慈展会的时候,我都会把展会相关的信息、链接、资料发到我认识的居民群、朋友群,鼓励大家去看看,了解我们深圳在全国公益行业里的情况。我所在的小区,一个做义工的居民看到消息后去参展,认识到一个图书漂流的项目,就跟他们达成了合作意向,把项目引入了社区。”

嘉兴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项目主管戴祯则表示,参加慈展会目的是了解行业情况,也认识自己在行业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我们本身是一个做培育孵化的平台性机构,希望能学习些新的东西,带给孵化的组织。参展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观察了解,看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对不对路;第二是看看有哪些新的内容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带回来的。毕竟我们中心刚成立,而公益领域可以学习的途径并不多。”

忍不住吐槽
对慈展会满意的组织无非是实现了目标、达成了诉求,而不满的组织则各有各的不满:“展位布置混乱不堪,有展位号也找不到组织;高大上的组织继续高大上,位置更加中心化,草根组织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很多只拿到X展位同时位置一般的小伙伴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很遗憾地在展位发呆了;场内居然允许展位开超大音响并且允许大声开唱,完全无视他人感受……”在给吕全斌的留言中,大到展会主题,小到展位位置,通通被拿来吐槽。

梁海光把打分扣在了“服务”上:“机构来参展,能不能对接到资源,能不能筹到款那是机构自己的能力问题。主办方除了搭好台子外,最主要的就是提供服务,跟到饭馆吃饭一个道理,这次我的体验不好,下次就肯定不想来了。今年主办方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积极、比较错乱,什么通知都很晚。”梁海光说满天星申请的是特装展位,而被通知时却变成X形展位,沟通了几次才修改过来。

而让乔颖郁闷的则是,明显感觉公众参观人数逐年下降。“像爱心衣橱这样的项目,很希望能被市民了解。但就第一年参观的公众比较多,因为第一届宣传做得好,会展中心外面包括市区的一些地方都有广告;第二年可能受台风影响,来的公众就很少了,撤展时来收废品的大妈都少;今年我们展位的人流量一天也就30多个,市民屈指可数。”

除了对主办方有槽可吐外,还有人对同行提出质问。吕全斌就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匿名留言:我想,慈展会确实有很多可以吐槽的点,去不去也是大家自由的选择。但毋庸置疑,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行业盛会。除了逃避和抱怨,NGO的同行们,是否可以拿出一点行动来做出一点改变?其实,每年看到很多同行的展位筹备儿戏(展板上满满的文字,很多图片还拉伸变形!),不认真对待来自己展位参观的人(在展位的人一问三不知,不能做机构洽谈,权当个看档口发资料的,很多人在一直玩手机或看资料),然后筹不到钱就抱怨或骂娘,我真的感到很无语。我想,其实我们草根机构的展位设计不需要高大上,但是起码态度上要重视吧!即便90%的来访者是同行,那也要让同行来访时感受到我们对受益人的那种关爱和专业吧!

大家来支招
虽然很多人对慈展会表达过或多或少的不满,但事实上,每年参展机构的数量却都有明显提升。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公益组织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也需要这个平台更实际、更有用。

在问及“你对慈展会有什么建议?”时戴祯表示:“很多人呼吁,慈展会可以在全国不同城市轮流举办,我也认同。慈展会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公益行业发展,在深圳举办,肯定是深圳本地的机构参与度更大一些。在不同的城市办就可以带动更多地区公益的发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城市特点设计不同的主题,因地制宜,看每一个城市在公益方面都有什么特色,可以今年是养老的主题,明年是教育的主题等等。”

乔颖则建议把慈展会办成慈善周:在开会办展的同时搭配一些活动,比如现在健步走、马拉松都很流行,就可以把这些公众参与度高的公益活动放到慈善周来,把更多的老百姓吸引进来。还应该在主会场外设置分会场,大学、公园、广场都可以,不要把大家都固定在展会上,应该每年选一些优秀的组织或者项目,允许他们到大学去做宣讲,这样给公益机构也节省了许多沟通成本,这些都是慈善会可以做的。总之,就是把所有慈善的元素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最大程度地释放。

参加了三届慈展会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心灵基金总干事刘沐强调慈展会应该加强线下推广:应该制作全国公益慈善组织及项目的电子名录。所有报名的参展组织,无论最终有没有机会来参展,统统汇总资料,制作成电子名录发布在官方网站,并持续更新或增加机构与项目信息,供大家浏览、查询、下载,以更大范围地帮助报名机构做推广。

而对本届慈展会服务不甚满意的梁海光在布展上有很多想法:对于机构来说,展位的位置最重要,慈展会应该像商业展会一样,可以自主选择位置。或者像飞机选位一样,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总之应该通过一个什么标准的程序选位,不能随便就把哪家组织放到哪。另外,在展区的主题设计上,不防可以尝试按照省份来划分展示区域,这样找起来会比较方便。

最高层面的建议声音来自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他表示在不断完善总结的同时,下一步是怎样将慈展会跟互联网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不落幕的慈展会。“网上天天有慈展会,这个力量才是最大的。”窦玉沛表示,通过互联网,无论是成果的展示、项目的对接、经验的推广、理念的宣传,影响力都特别大。今年慈展会之所以达到现在的成果,也与互联网手段是分不开的。接下来,就是怎样与互联网结合,打造一个像网上商城一样的慈展会。
■ 本报记者 张木兰 王会贤

观点一
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侯伊莎:探索专业机构办慈展会的路径

《公益时报》:慈展会的资金来源和主要支出在哪里?
侯伊莎:20%是政府拨款,80%是来自于社会捐赠。根据募款的情况,有多少钱就办多大事儿。支出除了办展会之外,就是给参展的草根机构补贴,这部分资金这两年大致是80至100万。
《公益时报》:今年的慈展会和前两年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侯伊莎: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以会为主、以展为辅,草根组织都是去展柜化,每个主题板块有公共的发布台,通过这里展示他们的机构。第二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减少纸张的使用,尽量电子化、网络化。
《公益时报》:去年参展的很多一线城市的大型基金会这次并没有参加,我们参展机构的数量有减少吗?
侯伊莎:这个很正常,可能这家不来另外一家来,各个机构并不是每届都参加,因为我们的容量是800多家机构,展览面积是3万多平方米。机构来不来参加慈展会他们自己有一个比较,我们也有一个比较,这是双向选择的结果,这不代表一个趋势或者什么。我们今年报名参展的和获准参展的分别比去年增长8%和12%,所以数量上没有减少。
《公益时报》:草根组织来参加慈展会能得到什么实际的提升?
侯伊莎:像今年支付宝公益第一次来参加慈展会,就获得175个合作对象,有的组织可能会少一些,但是平均下来草根组织如果来参展,一般会获得至少5个潜在合作单位的接触,这就像企业去参加展览获得订单一样,草根组织来参加慈展会就能获得一定的资源、知名度的提升等等。比如每年在这个平台上有很多信息发布,那么大家慢慢就会觉得又到了慈展会了,是不是今年又有什么新的动态、信息呢?过去人们并不觉得原来公益慈善也可以办展览,那么现在一年一度的慈展会,就希望它能成为中国公益领域的信息流、人才流、项目流、资金流。
《公益时报》:慈展会已经举办了三届,我们给慈展会的定位是什么?
侯伊莎:我们觉得最大的成功不在于成交量50亿或者参展组织多少家,而是通过这三次我们探索出了慈展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就是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推进公益慈善组织跟企业、政府、社会的跨界合作、无界融合。
我们会把资源对接的数据库建立起来,这样每年的对接量就会越来越大,就能直接推进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这个将是慈展会的基本定位。如果这个数据库系统建立起来,基于这个数据库我们要建立一套公益领域透明化的信息系统,一套连接捐助人和受助方的信用体系。这个将会是慈展会将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目标。
《公益时报》:那就是说我们有趋势做网络慈展会了吗?展会实体会不会逐渐缩小?
侯伊莎:我们今年就开始做网络慈展会了,实体会不会缩小还不能判断,但是实体和网络要同时推进,网络作为日常项目对接的主要平台,我们希望一年365天中362天都可以进行项目对接,剩下的慈展会3天只是一种展示。
《公益时报》:那么下一步我们在办慈展会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侯伊莎:下一步肯定是更加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我们希望成立一个专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来办慈展会,前三届主办方中的五家都是行政部门联合慈善会来办,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这样难以可持续、难以制度化,保证有一批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所以打算近期就要成立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我们还要探索慈展会和扶贫救急之间的联系,让慈展会更直接有效地解决一些困难问题。我们还想增强慈展会的可视化效果等等,很多想法和做法在今年第三届的慈展会上只是刚刚开题、破题,未来的两三届我们希望能把慈展会模式建立起来,来到慈展会的人可听、可看、可玩、可说的东西都很多。(闫冰)

观点二
有创新,才有未来

相比于前两届慈展会,今年的展位有所精减,以会为主的趋势更加明显

慈展会办了三届,我来了三届。第一届满怀希望做了有个性的特展,第二届作为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学员参加慈展会,第三届来当观众。个人觉得慈展会对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当然,对慈展会感到遗憾和失落的情绪也弥漫在许多参展机构之中。无论是参展机构还是专业观众,付出时间和差旅费用过来,自然希望有所收获。可惜看似熙熙攘攘的展会,大家真正能实实在在到手的收获,又显得很飘渺。我决定为慈展会写点什么。

如果换个举办地、由各地申办会不会好些?总在深圳举办,年年出钱出力出人,对深圳而言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效益也可能一届不如一届。不如,换不同的城市办。
大会内容要更丰富、更扎实。公益慈善大会一定要感染大众,缺失大众参与和支持的公益慈善事业,注定是边缘的、小众的。因此大会要增加娱乐元素,举办慈善晚会、慈善万人行(参考中山经验)、大型慈善集市、地方媒体的慈善选秀等。
公益慈善大会一定不要辜负异地参展组织和专业观众的时间和差旅费。可以办一些高质量的培训,可以让一些基金会实实在在拿出资源在展会上分享,可以安排官员、基金会及企业负责人、学者、名人与参展组织、专业观众真正深入互动交流的机会,要创造机会促进跨阶层互动交友,可以更有力地引导跨组织结盟,可以现场给参展组织和专业观众做诊断和咨询等。
要重视专业观众的参与,如果展会没有大量的专业观众,也就失去了办展会的价值。承办方要倾听和照顾专业观众的需求,例如提前接受专业观众报名,提前征集专业观众的期望与需求。
如果每届在不同省市举办,一定要加强全国优秀参展公益组织与举办地公益组织的深层互动,甚至可以开展“1+1携手发展”活动,这样每年能带动一个省一大批公益慈善组织发展。
制作全国公益慈善组织及项目的电子名录,所有报名的参展组织,无论最终有没有机会来参展,统统汇总资料,制作成电子名录发布在官方网站,并持续更新或增加机构与项目信息,供大家浏览、查询、下载,以此更大范围地帮助报名机构做推广。
心灵基金总干事 刘沐/文


来源:公益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